侯海紅
【摘要】如今,新課程改革進程正在不斷推進,令人欣慰。但是,我們不應滿足于單純的課程創新,如果守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在課程創新的基礎上摸索教學方式的創新,那么換再多的課程也還是“換湯不換藥”,無法讓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一個質的飛越。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一談備受關注的快樂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一些策略和誤區。
【關鍵詞】快樂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引言
當今教育界普遍研究的一個課題就是如何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的照本宣科的老一套教學模式顯然無法達到這個要求,而快樂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了讓學生在學習中玩樂,在玩樂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如何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并避免誤區這一課題,是很有研究價值的。
一、快樂教學法的概念
快樂教學法指的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反傳統教學的老師機械教、學生死板學的課堂氛圍,而是有意創設一種輕松快樂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友好的氣氛中獲取知識[1]。
二、為什么要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
語文科目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決不能僅僅滿足于給學生分析課文,讓學生學會生字,而是要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革新教學方式,把快樂的氛圍帶進課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小學生在學習中玩樂,在玩樂中學習,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會真正的語文,從而使語文教學實現質的飛躍。
三、快樂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1.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快樂教學最重要的是“快樂”二字。要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語文,就必須創設一個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消除拘謹,輕松、愉快、自主地去學習。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方式中課堂主宰者的角色,而是要成為一個引導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把學生帶進這堂課的主題中,給學生們留出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空間,從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如學習統編版二年級下冊《小馬過河》時,在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和學習生字后,可以創設問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為什么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呢?我們如果在平時遇到這種問題,應該怎么做呢?”讓學生互相交流或分成小組來交流,這種設置問題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2]。
2.將老課文教出新意和趣味
傳統語文教學通常都采用填鴨式的方法,老師講,學生記筆記,死記硬背知識點,很多學生對語文課上講的內容并沒有真正理解,很容易忘記。因此,老師就要把老課文教出新意和趣味,讓學生真正學懂,記憶深刻。如學習統編版四年級上冊《扁鵲治病》時,筆者講解了扁鵲和蔡桓侯的生平和大致事跡之后,就帶領學生學習課文和生字,之后安排學生們編排了一個《扁鵲見蔡桓侯》的小短劇,評選出哪一組演得最優秀,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課后學生普遍反映對這一課記憶很深。
四、快樂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誤區
1.過猶不及,快樂要有度
有些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過于追求快樂,過分渲染了快樂的氣氛,導致課堂成為鬧劇,淡化了知識的教授,這屬于舍本逐末,背離了教學的初衷。教師一定要把握快樂的尺度。
2.過于輕松,沒有鞏固知識
有些教師錯誤理解了“快樂教學”的概念,在學習的時候給學生設置的難度過低,甚至有些教師完全不給學生布置作業和任務量,導致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沒有好好鞏固,學習效果不佳。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師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針對快樂教育這個課題,不斷去完善、提升,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春玲.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010):75-75.
[2]劉艷麗.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00(027):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