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亞麗
鋼琴即興伴奏是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基本技能。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無論是音樂課,還是器樂、合唱、舞蹈課等都離不開即興伴奏,但在現實生活中好的即興伴奏對音樂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鋼琴演奏功底,還要有系統的樂理知識,具備樂曲分析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彈好即興伴奏?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相關論述。
一、要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基本功
演奏者鋼琴基本演奏能力的提高,要從系統的鋼琴學習開始,從指法到力度的表現、識譜能力的培養等都需不斷練習、積累。
1.識譜能力
在常人眼中能識譜就是懂音樂。其實,識譜只是學習音樂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走進音樂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識譜能力的提高需要演奏者平時重視和加強視唱練習,從自己熟悉的歌曲開始,細心聆聽,培養“音樂的耳朵”,掌握音準節奏,培養音與音之間的距離感,做到三準:聽準、唱準、奏準。
2.手指基本功
演奏者要想彈好伴奏曲,就要練好手指基本功,手指要靈活,指法要規范,能系統性地完成相關練習,如《車爾尼599》《車爾尼849》《哈農指法練習》等,做到應用自如、張弛有度。要想彈得更加流暢、靈活、有表現力,就要多練《車爾尼299》及相關作品。
二、要有一定的樂理、和聲基本功
樂理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入門知識,學好樂理知識,能認識一些常用的表現技巧和必要的和弦及和弦轉位、調式、調性,對即興伴奏尤為重要,和聲的正確走向包括連接方法,也是即興伴奏的基礎。
1.和弦及和弦轉位
和弦可以豐富和聲色彩,合理的和弦配置對于樂曲的情感表達尤為重要。演奏者即興伴奏時一定要學好和弦,分清和弦的色彩,弄清和弦的轉位及連接。如大三和弦穩定、明亮、壯麗,給人一種宏偉、響亮、陽光的感覺。小三和弦暗淡、溫柔,讓人感覺靜謐、蒼茫、細膩。這兩種和弦都屬于穩定、和諧的和弦,也有一些不穩定的和弦,如屬七和弦、增三和弦、減三和弦等,會讓人產生焦慮、煩躁、壓抑、擴張的感覺。在和弦配置中最常用的是大三、小三和弦與屬七和弦,有時偶爾也會用增三、減三和弦,需要根據樂曲的風格、旋律合理選擇。和弦連接時要多練習轉位,明確轉位后的性質,分清轉位后的色彩,這樣既方便演奏,又可以讓樂曲表達更完美,還可以讓和弦連接更流暢。
2.調式
多數人常把調和調式混為一談,其實調和調式是兩個概念。調即為旋律的音高位置,而調式是以一個音為主音,按一定音程關系把一系列音組織在一起的一個有機體系。如大調式、小調式、五聲調式、七聲調式等,每一個音都可以產生不同種調式。若將各類調式疊加起來,一個主音“C”就可以組合出一百多種調式,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西洋大小調式和民族五聲調式、民族七聲調式,所以演奏者只有搞清楚了以上這幾種調式,才能配置正確而又合理的和弦,但一定要分清調式和級數,不可主副和弦混用。
3.和聲的配置及進行方式
和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和弦是和聲的基本素材,由3個或3個以上不同音根據三度疊置或其他方法結合構成的,是和聲的縱向運動。和聲進行是指各和弦的先后連接,是和聲的橫向運動。例如,合唱中的高聲部、中聲部、低聲部同時進行,就構成了和聲進行。和聲的配置過程中有正格進行、變格進行、完全進行三種進行方式。
三、要有一定的樂曲分析能力
演奏者要彈好即興伴奏,首先要會分析樂曲,明確其調性、調式、表達的情緒、主副歌的對比變化等。歌曲《歌唱祖國》的曲調雄壯有力,選擇和弦時就要多用大調式正三和弦,選擇即興伴奏織體時就要用柱式和弦,或加八度低音的柱式和弦。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表現了草原遼闊、寬廣的美麗景色,音域開闊、柔美、抒情,就要多用小調式正三和弦,織體選用琶音,在變化時也可用大分解和弦。兒童歌曲《賣報歌》活潑、跳躍性強,可以選擇半分解和弦,或八度低音加柱式和弦的無旋律伴奏。總之,合理選擇伴奏織體對于樂曲的準確表達尤為重要。
四、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
演奏者要彈好即興伴奏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良好的應變能力,要根據樂曲的變化豐富和聲色彩和調整織體。即興伴奏還要看服務對象,如果服務對象是一位專業的歌唱家,演奏者只需要將樂曲的前奏、間奏彈準確即可,在演唱開始時一定要用無旋律伴奏,不可喧賓奪主。如彈奏大型中國歌劇類或戲曲樂曲可以用無旋律伴奏,也可以用有旋律伴奏,還可以根據不同段落選擇不同織體,在空拍或長拍處自由發揮。
總之,演奏者要想彈好即興伴奏,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多聽、多練、多寫,在實踐中求真知,在實踐中求應變,在實踐中求嫻熟,真正做到眼到之處腦到,腦到之處手到,才能將一首樂曲表現得更為完美,更為精準。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