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
摘 要:造價管理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關鍵內容之一,是保證企業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國傳統的工程造價主要為分階段式管理,導致整個工程中造價管理出現斷層,各個環節數據連接不暢,信息共享存在障礙,弱化了數據分析功能,使得造價信息不夠精準。而BIM技術應用于工程造價中可實現虛擬仿真、協同管理、圖價一體,實現全程化、全要素、動態化造價管理。
關鍵詞:BIM 技術;造價管理;動態控制
1 BIM 技術概述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deling)技術,基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形成的多位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術,依托于可視化、數字化技術,在虛擬空間建構起三維建筑信息模型,建構工程數據庫,為工程建設提供具體的信息及信息共享平臺,繼而進行協同作業。BIM技術在應用,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協同各環節施工,提前判斷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系列問題,制定應急對策,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保證工程施工順利完成,降低投資成本。
2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優勢
2.1 直觀展示信息
BIM技術應用于工程造價管理中,可建構起三維可視化立體模型,直觀展示建筑方案、建筑構件及其參數。利用BIM技術還可將工程目標展現出來,幫助施工人員及造價管理人員提前了解施工全程及施工效果,減少工程風險,為工程建設各環節順利完成提供參考。
2.2溝通傳遞
應用BIM 技術可將整個工程建設過程預演出來,并保存各類數據,與此同時將數據發送給工程建設各個部門,各部門對信息進行匯總,就項目開展討論、分析、決策等。基于BIM實現信息交流共享,數據可在不同部門、不同階段、不同環節實現有效銜接,提升的數據等信息的準確性,便于各部門進行溝通協作。
2.3碰撞檢查
通過建構BIM模型,提前對工程施工進行碰撞檢查,防止在工程施工中管道與構件之間出現碰撞沖突,使設計人員可對其進行針對性修改。基于模型進行變更,可更為全面的匯總工程量的變化。
2.4準確計算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可全面保存處理數據,如市場價格變動等。另外在施工中建構5D模型,對施工階段進行動態監控,基于此,更有針對性地對施工中人員、材料、資金等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各時間段、各環節的工程量信息等數據可實時更新,開展實時造價核算,加強造價管理壓力,使造價管理更為精細化、精準化、動態化。
3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動態控制策略
3.1投資決策階段的應用
3.1.1 投資估算
BIM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數據采集功能,可為投資決策提供數據信息資料,為建筑企業投資決策提供詳實的數據信息參考。借助BIM技術可搜索提取出數據庫中同類建筑工程相關歷史信息數據,基于此結合建筑工程實際,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新建工程信息資料。在此過程中,信息數據的獲取尤為簡單快捷,全面詳實。新建工程信息資料制成后,可更有針對性的對工程施工中材料、機械設備、人工等工程量進行計算,在結合市場價格估算指標,完成對工程建設的投資估算。
3.1.2 方案比選
BIM技術具有模擬化、可視化優勢。基于BIM建構三維立體可視信息模型,依托此模型可以對不同方案進行可視化比對,決策者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選擇設計方案。利用BIM技術還可以基于新項目方案分離提取類似項目模型,進行再提取、再組合、再創新高,從而使方案更為完善。對各種方案信息進行采集修改后,可重新進行統計計算,控制成本支出,對比各方案優劣,篩選最優方案。
3.2設計階段的應用
3.2.1 限額設計
限額設計既是施工圖設計的關鍵,同時也可以對項目的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它集中的體現在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中。傳統的概預算方法中,基于造價指標的限制,設計方案不能做出及時性的修改,這導致對限額設計進行及時合理的改進是很難辦到的。而利用 BIM 技術查詢信息更為方便快捷,通過在模型數據庫中獲取準確的基礎數據,再根據項目限制指標進行限額設計,就可以將這個難題解決。BIM 技術的強大不僅體現在它不但可以對所設計的項目里的單元構件的造價做到同步的計算分析,甚至還能夠適時的對設計方案中的某一個構件或部件進行優化設計從而保證項目在經濟上合理性以及技術的可行性。
限額設計主要是就限制條件情況而言的,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在投資目標前一階段確定限額條件,把控限額設計質量。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限額設計上立足于投資方案,及時開展造價核算,隨之提出優化建議,實現動態化投資控制。以某工程為例,某綜合性建筑,采用全框架結構,總面積約為2.1萬m2,目標投資2600萬元。在設計階段,應用價值工程、綜合評價法等比較選擇A、B、C三個設計方案,經過分析對比得出方案A加權得分最高,將此方案作為該工程的設計方案。經過投資核算,本工程造價核算高于投資目標,針對此,在設計階段,設計師經過全面分析論證,保證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改動工程框架,使施工圖預算控制在了投資范圍內。基于BIM技術為各專業設計人員建構起了無障礙交流溝通平臺,信息工程交流更為密切,為工程設計提供了更為全面的依據,確保工程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控制工程成本。
3.2.2 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設計階段,為防止超預算,工程預算人員要綜合對比單位工程計算價格,完善投資預算。利用BIM技術強化圖紙審核。利用定額軟件分類匯總工程清單。基于BIM編制預算,可隨時查看預算書,其中詳細標明了構件位置,給出了計算工程,工程量的計算更為便捷,基于此,可反復核算軟件內工程量。依托工程量清單的計算,需要進一步完善分部分項工程圖紙設計,使工程造價更為合理。
3.2.3碰撞檢查
BIM技術可以在施工前期進行碰撞檢查,預防各專業間的沖突與碰撞,使設計更為完善,減少設計變更,降低成本支出與索賠風險。據統計,利用BIM技術可減少40%設計變更。在設計階段,利用BIM三維模型直觀反映出各專業的施工狀態,土建、機電、安裝等提前進行碰撞,更有針對性地找出施工圖中的錯誤、不足、疏漏之處,厘清各專業間的沖突,提前制定應對之策,進行修改與完善。
3.3施工階段應用
3.3.1成本控制
利用BIM技術可模擬整個施工狀態,建構成本數據信息,形成進度計劃信息,直觀的反映出工程施工中需要的人力、材料、機械設備、財力、其他資源等的工程量,為資源配置提供直觀的參考,提升了成本計劃編制的效率與質量,提升成本測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控的精確性,提升了成本控制質效。此外,基于BIM技術,降低工程索賠與變更難度,減少工程變更與工程索賠帶來的經濟損失。
3.3.2? 材料控制
利用BIM技術可以直觀展現建筑形象,展示施工全貌與全程,包括工程量、施工進程、施工成本、材料的使用、資源的配置等,基于此,在材料采購、進場、使用上制定更為科學的計劃,使材料管控提前化、高效化。
3.4 結算階段的應用
利用BIM技術可為工程結算提供全面的數據資料,保證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與詳實性,推動了工程的順利開展。某建筑工程在驗收中,利用BIM技術進行結算核算,依托信息模型,工程量的計算更為準確,人工計算量明顯減少,結算進程明顯加快,結算工作高效、精準、快速完成。此外,依托BIM數據庫功能可以保存工程數據信息,為后期其他項目建設提供參考,還可推動造價審核的高效完成。
4結語
BIM技術的應用使工程造價控制更為提前化、可視化、精準化,將其運用于工程投資決策、設計、施工、結算全過程,簡化了工作流程,在造價管理上實現了信息共享、協同合作、圖價一體,提高了造價質效,實現了全過程、全要素、動態化的造價管理。
參考文獻:
[1]吳秋水.BIM技術視域下工程造價精細化控制的探討[J].居舍,2021(28):65-66.
[2]段禮霞.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J].江西建材,2020(07):237+239.
[3]蔣璐蔚,陳蓉.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中BIM技術的應用[J].價值工程,2020,39(1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