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楊珊珊,李潤博,任紅艷
(佳木斯大學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隨著網絡課程在大學英語中的普及,通過各種網絡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已成為許多高校英語教師教學的共同目標。在不斷的教學實踐探索過程中,一種知識協同構建理論不斷被英語教學工作者研究并且應用到高校英語網絡課程教學中。因此相關內容理論研究也成為許多高校英語教師共同研究的課題。筆者利用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平臺,嘗試結合知識協同構建理論進行教學實踐,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而且滿足了學生對英語學習需求,大大提升了大學英語課堂學習效率。[1]
知識協同是指知識管理中的主體、客體、環境等達到的一種在時間、空間上有效協同的狀態,知識主體之間或平行或交叉地協同進行,同時達到在合適的時間和空間,將準確的信息和知識傳遞給學習者以實現知識創新的單向或多向的多方面的動態過程。知識協同是知識統籌的高級階段,具有知識在時間和目標對象方面的精準性、知識傳遞的多方位性等特性。[2]
知識協同包括以下三點:第一,知識協同有四個元素,知識主體(指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知識客體(指主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對象)、時間和環境(環境包括課堂的教學環境和計算機網絡環境);第二,知識協同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求知識在時間、目標、空間上能夠準確傳遞,即時間、對象的準確性和知識發散的多向性、知識傳遞的動態性等;第三,知識協同強調“動態性”,即在不同的時間知識的主體和客體處于不同的狀態,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生改變;通常情況下,知識主體在“知識協同”活動中的持續進行且在活動中不斷進行知識創造,“知識客體”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價值也會越來越大。[3]基于以上知識協同構建理論,大學英語網絡課程教學恰好與知識協同構建理論相契合。本文是以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作為目標實踐課,把知識協同構建理論與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相結合,使知識協同在時間上達到準時性、目標(對象)達到準確性、知識流達到多向性。以此提高英美概況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學習的能力。
英美概況教材分為兩冊,上冊包括英國地理,歷史,政治制度、經濟、教育、教育、宗教等,下冊部分包括美國地理和自然資源、人口、歷史、政治制度和政黨、教育與傳媒、工業與農業、現代科技、宗教、軍事與外交和美國民航概況。另外附加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基本情況介紹。教材內容雜、信息量大。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和學需求。而知識協同構建理論能夠利用網絡課程平臺把復雜的課程信息、教學課件、視頻資料、互動空間等內容整合到一起,高效地為教學服務。此項研究以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模式為研究平臺,把英美概況課程的不同模塊,即該課程教學內容模塊、課件模塊、視頻資料模塊、及英美概況網絡課程的教學環境等模塊在時間、空間、和知識信息等進行有效協同。實現在恰當的時間和場所將恰當的知識和信息傳給學生并實現本課程知識創新的雙向或多項思維的動態過程。利用英美概況網絡教學平臺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求真正做到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高效學到知識。
本文以英美概況網絡課程平臺為載體,通過知識協同構建去實現知識主體、客體、環境等元素在時間、空間上有效協同, 將英美概況課程內容和知識傳遞給學生并實現知識創新的“雙向”或“多向”模式。研究對象為佳木斯大學2016級,2017級和2018級英語專業學生。具體操作步驟為:通過筆試、口試方式,根據最終成績確定三組,每個小組由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對比班組成,一組中的實驗班和對比班各項成績基本相近。每組的實驗班和對比班任課教師為同一教師。實驗班和對比班使用同一教材,三個實驗班利用英美概況網絡課程中知識協同構建模式進行教學,而三個對比班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經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最后通過調查問卷和測試所得數據進行對比。
在英美概況網絡教學實踐以及前期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以英美概況網絡課程平臺為載體,從英美概況網絡課程總體學習環境設計入手。學習環境的概念比較寬,同時,不同的研究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研究的目的,對學習環境的所給的定義也不同。在國內比較有影響的是鐘志賢教授對學習環境的定義:學習環境是指學習者發展的各種支持條件的統合[4]。基于此定義,在英美概況網絡課程中的各種支持性條件包括各種與英美概況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學生、活動、師生關系等要素;根據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將這些要素統合,圍繞學生進行設計,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類型或模式。
因此英美概況網絡課程中知識協同構建內容從以下幾點入手:1.英美概況課程內容設計:包括該課程介紹,課程內容,參考文獻等;2.英美概況授課教師團隊情況設計:包括本課程師資隊伍,教師簡介以及其研究方向等;3.英美概況課程教學計劃設計: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4.英美概況教學課件設計:包括教學課件,教學活動課件,以及習題課件等;5.英美概況視頻資料設計:包括課堂授課錄像,與課程內容相關資料視頻、圖片和音頻等;6.英美概況課程互動空間設計:包括網上答疑、學生學習成果展示、作業提交、自我檢測等;7.英美概況課程拓課程中協作學習環境設計:為了實現英美概況網絡課程與協作學習的整合,創建網絡課程中的協作學習環境。本文將設計“協作學習支持系統”。作為網絡課程的獨立單元,獨立于網絡課程而存在,這樣的設計為本系統“便于推廣”提供了可能性。經過了三輪的英美概況網絡課程的完整教學過程,進行調查問卷和測試成績的方式對數值進行對比,通過對比數值看出,實驗班學生在上課的反應靈敏度、學生課上主動參與度、平時作業以及筆試成績明顯好于對比班級學生。同時實驗班學生對英美概況課程學習的態度、興趣都有了明顯的轉變。學生漸漸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使結論公正客觀, 同樣的研究過程在實踐三次的基礎上再循環一次。最終的實踐數據進行對比研究表明,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協同知識建構教學模式的效果確實明顯好于傳統模式教學效果。
以上研究表明,英美概況網絡課程中知識協同構建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英美概況網絡課程教學,而且可以嘗試推廣到其他領域的教學中,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管理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