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務實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肩負起時代的重任,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整理即是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
關鍵詞:小學生;整理數學知識;有效方法
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理能力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有效途徑。通過知識的整理,學生把原來比較零散的知識點系統化,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在這一個過程中,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觀察、整合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一、科學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理意識
小學生由于心理和認知能力的局限,他們對數學知識整理的意識比較弱,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知識整理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數學知識的整理是一個知識融合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思考內化的過程。老師除了教授新知以外,還要加強學生自主整理舊知意識的培養,通過知識整理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將分散的知識點體系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融合,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傳統的數學課堂只重視新知的傳授,以老師的講授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這極不利于學科知識的內化,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老師一定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單純進行題目訓練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框架的構建和知識的融合。老師要指導學生形成知識整理的意識,以培養學生自主整理的意識。
二、注重課堂小結,做好知識歸納
課堂小結在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有些老師認為只要把知識給學生講明白就行了,從不主動去做課堂總結,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此,新課改理念下,老師要對所教的知識做及時的梳理和整理,對新舊知識的聯結做好歸納,幫助學生有效建立起知識體系。一般來說,一節課的教學環節中,要設計好課堂總結或小結。課堂小結也叫結課,是新課改理念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它對學生系統把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課堂小結時,老師要把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醒目地注意到知識的體系,這樣便于學生直觀形象地把握所學知識,以至在日后復習時,也能一眼看出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當然,在進行課堂總結時,老師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盡量用簡潔的語言將整節課程的內容進行梳理歸納,教會學生整理的方式。
三、運用單元小結,整理單元知識
相比一節內容來說,單元知識容量大很多,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單元知識的小結。一般來講,一個單元內容的結束標志著一個階段知識內容學習的完成,對單元知識的總結,就是對系列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框架的擴容。
在對單元知識進行整理時,老師主要引導學生對本單元中的重難點、易錯點做好歸納和整理,幫助學生形成查缺補漏的意識,從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網絡。這個知識網絡是學生建立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日積月累,學生所學的知識就會體系化、系統化,進一步構建起自己的知識框架,因此,一個單元的知識總結很重要,它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起明晰的知識網絡。
四、重視培養學生知識整理的能力
1.處理好整理與討論的關系
在整理的過程中,討論很重要,一般來說在整理能力培養的開始可采用先討論再整理的方法。請學生對需要整理的內容作出選擇,一個知識點包括的內容,知識點間的聯結與對應以及這些知識怎么去整理先行做出決定,然后再去整理。這種整理方式有極大的優勢,它能給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展示機會,給整理能力弱的學生提供整理要點以幫助其順利完成。
教師還可以采用后討論先整理的方式,這種整理的方式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之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由于學生有著明顯的差異性,每個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層次不同,通過討論讓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強化印象,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2.運用全班匯總的方式進行整理
在對知識進行整理時,如果把同一類型的知識呈現在一起,就會讓學生覺得非常單調,興趣不強,但是換一種方式,如果將同類知識間的前后關系進行對應梳理,讓知識點變成知識鏈條,使知識體系化,進而構建成知識網絡,這將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這就需要在整理時調動全班學生去參與,采用全班參與匯總的模式。在具體的整理過程中,先把小組整理的結果用視頻的形式匯總到全班同學面前,然后把各小組整理的知識歸成大類。在這一環節中,實現生生互動,拉近學生間的距離,使每位學生能夠參與其中,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整理意識。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會學生整理知識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它不但能讓數學知識體系化,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英芳.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
[2]李夢瓊.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數學單元復習能力的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3]胡云亞.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