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英
產學研合作是中小企業開展研發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為進一步促進職業院校產學研合作,本次研究以職業院校教師為研究對象,歸納概括出五個影響職業院校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因素,本文對這些因素有著不同重視程度的高中低三群教師進行分類總結,并比較三群教師間的差異。
企業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需要不斷研究發展與創新,才能立足生存。研發的來源包含企業自主研發或利用學術界資源進行合作開發。由于研發創新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而且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除了少部分大型企業外,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承擔其風險。如果企業能聯合學術界,有效運用產學研合作,將能夠幫助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技術,同時減少成本的支出。
職業教育旨在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需要,提供產業界所需人才。它與普通教育不同點在于職業教育比普通教育更務實,更能切合產業發展需要。近年來,職業院校蓬勃發展,2019年全國有1.01萬所中等職業學校和1423所高職(專科)院校,各校為求升格,紛紛延攬各類師資,其中不乏研發能力強之優秀人才。因此,中小企業若能充分利用職業院校的人力資源,對于研發創新大有幫助。產業界與職業院校共同合作研發是一種造成雙贏局面的合作方式,其核心是企業需求,但參與的主體是職業院校教師。然而,職業院校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本研究運用激勵理論和參與理論,采用深度訪談、調查問卷的研究方法,針對影響職業院校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影響因素及其重視程度做探討,研究的目的如下:第一、了解影響職業院校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因素,并且分析各項因素重視程度是否會顯現出差異性;第二、根據對各項影響因素重視程度差異,將教師進行分類,并了解不同的教師群體人口統計變數上的特征,為福建省職業院校產學研合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職業院校的產學研合作,利用學校現有設備和充沛的研究人才,讓職業院校的基礎研究與企業的應用研究結合,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最大的目的是讓教學理論與企業單位的需求能有更密切的配合,一方面使企業最低風險和成本實現產品和技術的更新迭代,同時反過來促進職業教育院校研發技術水準。
國內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技術開發、技術受讓、共建研發機構或實驗室、創辦經濟實體、技術咨詢或服務、聯合培養人才(包括建立實習基地和企業員工在職進修培訓)和科技資源的共享(包括利用儀器設備和文獻數據平臺)等。
本研究探索性研究,以職業院校教師為調研對象。通過文獻研究和頭腦風暴整理出五項影響因素為訪談架構,圍繞產學合作的形式、影響因素和建議與受訪教師展開開放式訪談。本研究共訪談10位教師,其中7個為公立職業教育,3個為私立職業教育教師;5位為理工業類教師,5位非理工類教師。綜合訪談教師的寶貴意見及經驗,將訪談結果設計成問卷,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政府、職業院校、企業、教師和學生因素5個方面,包含的概念和范疇詳情見表1。調研形式采用網絡調查軟件發布和收集,用SPSS20.0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問卷總共發出246份,回收有效問卷133份。
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一致性是指對同一或相似母體進行重復測量其結果的一致程度。本研究針對各大類問項,根據填答分數計算信度Cronbachs α系數,結果見表2,其值皆高于0.7,符合研究要求。
各影響因素的重視程度
本研究問卷計分采用五點量表,根據受試者的反應結果給分,影響受測者的因素計有五大項,共29個項目,受測者對于各因素的重視程度如表3所示。結果分析顯示受測者對除了學生因素之外的其他四項因素的重視程度都比較高。
聚類分析
本研究利用五項因素對受測者進行集群分析。根據樣本對各因素的重視程度,采用非階層式分析法將職業院校教師進行聚類分析,得到三個重視程度不同的三群教師。為了解各個歸類在各個因素的重視程度,采用Scheffe多重比較法來比較各群之間對不同因素的重視程度的差異,并找出同類成員相似之處,整合共同特征,分析結果詳見表4。
對三類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影響因素進行ANOVA方差分析,其中,第三類的職業教育教師在五項影響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因素上,較第一類和第二類明顯重視,第三類教師為高度重視影響產學研合作因素之群體,因此,將第三類教師命名為高度重視群。第二類的職業教育教師在五項影響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因素上,較其他兩類教師明顯不重視,故第二類教師命名為低高度重視群。第一類的職業教育教師在各方面因素的重視程度介于第一類與第二類之間,因此將第二類命名為中高度重視群。
獨立性分析
以三類教師的人口統計參數,性別、年齡、學歷、行政職務、服務年限、職稱、任教科系、學校屬性、是否曾經參與產學研合作、未來參與產學合作意愿,進行獨立性檢定分析,以了解三類教師的統計因素是否獨立。計算結果表明,三類人口統計參數并無顯著差異,僅在是否兼任行政職務一項不獨立,有兼任行政職者比較多歸納在中高重視程度的群體中。
合作意愿差異情況分析
利用ANOVA對三類教師未來參與產學研合作之意愿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存在進行ANOVA方差分析。全體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平均值為4.08,高重視群體為4.16,中重視群體為4.09,低度重視群體為3.12,方差分析的F值為0.758,P值為0.47。由分析結果可知,這三類教師在未來參與產學研合作意愿并無顯著性差異。但由平均數可知,高度重視群的平均數最高,表示未來參與意愿最高,其次是中度重視群,低度重視群在未來參與的意愿最低。
分析不同類別的教師人口統計資料,各類別的性別、年齡、學歷、行政職務、服務年限、職稱、任教專業類別、學校屬性,及教師曾參與產學研合作情況并無顯著差異。僅在是否兼任行政職務一項不獨立,有兼任行政職者比較多歸納在中高重視程度的群體中。
三類教師對于未來參與產學研合作之意愿上并無顯著性差異。但由平均數可知,高度重視群的平均數最高,表示未來參與意愿最高,其次是中度重視群,低度重視群在未來參與的意愿最低。另外有受訪教師反應產學研合作與所在專業系別有相當大的關聯,雖然有意愿與企業合作,但是由于所在專業院系屬性無法提供合作事項,易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如果專業教師沒有數年企業實踐經驗,直接參與產學研合作,也很難獲得公司企業的信心。要推薦產學研合作持續進行,有所成效,有賴于政府、企業、院校三方共同密切配合。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海峽兩岸職業教育專項研究計劃(項目編號:FJJKHX15-066)研究成果。]
(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