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
本案例中我們可以在康美集團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中看出,該公司2016年與2017年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現金流量金額、每股收益等方面都存在財務虛報,通過調高該方面的財務數據,虛增營業收入,從而達到賬面上提高營業利潤的目的。在該目的實現后就可以營造出一種企業持續盈利的假象,也會騙取公眾以及其他董事的信任,從而吸收更多股民的投資金額。2019年4月28日在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康美集團2018年財務審計報告時,還對該企業2016年及2017年財務審計報告信息做出了更正,隨后,在董事長馬興田確認后,會計師事務所將該份審計報告公布于世。在該份報告公布后,瞬間使得22萬股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多數會計師事務所在對一個企業長期進行審計后,就會對被審計單位所收買以及利用,在雙方管理層人員達成協議后,事務所管理層或授意注冊會計師或者注冊會計師自己在收了該企業的好處后,在下次進行財務審計時,注冊會計師就會減少在審計時應有的懷疑態度,就會出現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一些小錯誤視而不見的等情形,有時還會為了該企業的生存發展出具假的審計報告。這樣做不僅為事務所找到了一個長期的客戶資源,事務所不僅在對該企業進行的審計服務中獲得自己的利潤收入,還可以在幫助企業出具假審計報告后獲取一些不正當的巨大利潤,對事務所而言有何不可?
在康美藥業中,在自己企業已經出現一些財務虧損要影響本企業發展時,康美集團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通過賄賂長期給本企業進行財務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損失一點金錢就可以掩蓋企業經營虧損的事實,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一份有利于本企業發展的財務報告,即使真實虧損也可以依據虛假的財務報告放出持續盈利的消息,吸入大量股民的進入,對企業而言何樂而不為?
法律處罰力度不足以懲戒所犯罪行
在上述康美藥業案例中,該企業通過捏造財務數據讓本公司近三年內在營業收入上虛增多達300億元,利息收入上虛增多達5億元,營業利潤虛增多達40億元,讓公司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經營狀態,有利于本公司吸收大量股民資金。但在事發后,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僅僅對董事長馬興田給予警告、并處以90萬元的罰款。
注冊會計師喪失獨立審計性
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在每年審計時都會存在大量“老”客戶,面對這些“老”客戶,事務所則會為了降低自己的人力資源,就會派遣在以往年度中對該企業進行財務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們,而正是因為這種長期不更改審計人員的原因讓很多被審計企業因此鉆了空子。因此,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會計師事務所應從源頭切斷杜絕該種情況,對待長期在本事務所進行審計的企業,要不斷定期更換不同的注冊會計師,以免在出現受賄后對該會計師事務所造成不利影響。
企業內部審計形同虛設
對審計而言,獨立性就是審計的靈魂,若這項審計過程沒有了靈魂,則該項審計的質量是沒有保障的。在大多數企業中,一般內部審計部門名義上受董事會的直接監管,但實際上,審計部門大多數審計工作要在總經理授權下才可進行,內審部門出具的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表,也在總經理的批準下,才可上交于董事會和公眾。這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模式,很容易讓總經理濫用私權,為自身利益去授意審計人員捏造財務數據,出具虛假財務報表。
加強監管、加重處罰
1.證監會應加大監管力度。
在防范上市公司出現財務問題時,證監會應該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全面檢查或重點突擊檢查。采取多種檢查方式,會比采取以往固定模式在審計結果上更準確、更具有可參考性。因此,證監會應當加強對企業財務造假行為的監管,利用多種監察更換交替的方式對企業財務進行審計,要盡可能的在造假發生前遏制住事情的走向,把公司想要通過捏造財務數據、進行財務造假的想法扼殺在搖籃里。
2提高全民監督參與度,加強社會層面監控。
我們不可無視除證監會以外的其它社會力量,如政府、社會公眾、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方面的監督。社會公眾是外部監督企業財務造假的強大力量,它是由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組成,社會公眾可引起大眾媒體以及新聞媒體的介入,對該公司的整體財務經營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同時社會公眾在社會輿論方向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同行業、不同行業的全面社會監督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企業想進行財務造假的行為,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杜絕該類行為的發生。
3.修改相關法律條例,嚴厲打擊領導層壓迫財務人員造假。
通過查詢多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發現,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造假的行為,都是財務人員在收到公司高層領導授意的情況才發生的。在企業中,財務人員受雇于領導層,若企業上層領導為自身或公司利益,想對財務數據進行捏造,則財務人員只有兩種選擇。一:聽從領導安排,替領導分憂解難,捏造財務數據,獲取升職加薪的機會。二:堅持正確的職業道德修養,不為強勢力壓迫,出具準確的財務報告,但選擇該做法的人員一般都會受到上層領導的打擊報復,開除該員工,讓其他企業也不再錄入該員工。面對如此惡劣的企業環境,又有多少人在能不忘初心,堅持本該具有的職業操守呢?國家應及時修改公司內部管理條例,嚴厲打擊企業領導利用職位便利壓迫其他財務人員為自己捏造虛假財務數據的惡劣行為。要進一步對公司內部管理這一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條款進行細化,從而提高法律法規在公司內部管理上的可操作性,并加強對企業領導打擊報復作出正確財務報告人員的法律處罰,嚴重時應根據具體犯罪加大刑事處罰。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在迄今為止發生的多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中發現,財務人員并不想為了與自己所犯罪完全不匹配的利潤收入,去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冒著受法律處罰及永久失去財務方面工作的風險,去捏造財務數據。但自己在企業中處于底層員工,受雇于領導層,需要聽從領導的安排去虛報財務數據。而內部控制對于企業來說,就是生命力的保障。為了改善現在日漸下滑的審計獨立性和腐敗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相關政府部門應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及內部審計等法律條例,應該制定更嚴格的制度,禁止企業內部之間發生有損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行為,企業應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并對內部控制體系給予足夠的重視,阻止企業財務人員受領導層所壓迫進行財務造假。因此,政府應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嚴厲打擊企業中管理人員威逼利誘財務人員進行財務造假行為,同時,企業也應建立健全良好的信用制度,改善內部審計管理機制,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讓內部審計部門完全獨立于管理層,使內部審計部門不再形同虛設。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也層出不窮,為了凈化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減少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本文從法律、審計單位、被審計單位這三個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預防、解決方案。首先本文通過對上市公司康美集團財務問題這一案例的動因分析說明,其次,提出了當前審計行業現狀及所存問題,最后制定了一系列減少財務問題發生的對策。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完善、修改相關法律條例,加強對公司財務問題的監管力度,并根據企業所犯罪行對市場造成的惡劣情況處以對應的刑事處罰。企業應提高職工的道德修養,建立內部審計獨立機制,使財務人員在出具財務報表時不再受領導層的威逼利誘而去捏造財務數據,強化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協調,構建和諧的企業氛圍,以此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