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慧
摘 要:身勢語,包括手勢和面部表情,被用于無數微妙和復雜的方式交流。如今,它已被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如教學、調查等。恰當的肢體語言可以提高交流的程度,而不當的肢體語言則會破壞交流。有時,肢體語言,或者換句話說,非語言比語言更有用,更有效。本文首先介紹了肢體語言的一些基本知識,如肢體語言的特點、種類等。然后主要介紹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補關系。根據研究,肢體語言也是課堂上的一種交流方式。最后闡述了肢體語言在課堂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肢體語言來提高英語教學。
關鍵詞:肢體語言 英語教學 互補效應
身體語言的研究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肢體語言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下面有一些關于這部分的研究。二是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王福祥在他翻譯的文章《奧妙的人體語言》中提出了肢體語言在課堂中的另一種功能。肢體語言也是老師用來控制學生在課堂上行為的一種重要方式。前蘇聯教育家贊卡普先生曾說過:教師雖然有良好的視覺,但不知道學生最微妙的情感,一些情感,如喜悅、驚訝、懷疑和尷尬,很容易從學生的眼睛里逃出來。
在接下來的這一部分,我們將討論不同種類的肢體語言的應用。
1 眼睛信息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可以傳遞信息和表達感情。老師的眼睛會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思想。當學生猶豫地回答問題時,老師鼓勵的眼神可以告訴他,他被期待了,然后學生就會平靜下來,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學生正確地回答問題時,老師會用表揚的眼神來表達對學生的肯定和感激,學生就會像收到禮物一樣高興;眼睛的變化與眉毛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正確理解眉毛動作有助于揭示學生的情緒。根據前者的研究,眉毛的變化可以分為以下六種基本形式。
1.1 眉毛向下意味著猜測悲傷或憤怒。
1.2 眉毛湊在一起表示尷尬、不快、冥想或煩惱。
1.3 揚起肩毛表示好奇、詢問或驚訝。
1.4 打眉表示親切和同意的心情。
2 頭部信息
一般來說,點頭表示是“肯定”,搖頭表示“不”,但學生沉默地點頭、搖頭可能表示一些復雜的贊同、欣賞、評價或批評成分。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學生點頭的行為。在課堂上,一些學生可能會點頭,以告訴老師他們已經理解或同意老師的觀點,但實際上有時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虛榮或其他一些原因。作為一個經驗豐富,有洞察力的老師會發現他可能還沒有理解。當遇到這種點頭的學生時,老師可以給出另一種策略,或者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教學的語言和非語言才能產生互補作用。
3 手和腳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使用我們的手。手是整個身體最靈活的器官。我們可以單手,雙手,甚至是手指做出各種不同的手勢,我們可以用它們將我們的思維直接轉化為我們的視覺模式來傳遞信息。
如果學生的手腳反復重疊和松開,或把筆套放在嘴里,或用手指或筆在桌子上亂寫亂畫,這些行為都表明學生感到困惑或緊張。這些跡象表明,該學生缺乏精神上的平靜,想要利用身體的變化和刺激來緩解和轉移自己的心理壓力。情緒波動大、性格內向、學習不好的學生可能會頻繁便用這些姿勢。
4 上半身信息
一般來說,挺直上半身意味著關注和興趣,把臉朝上或把身體移到另一邊意味著消極情緒或學生在想別的事情。放松的身體也體現了和諧的課堂氛圍。相反,身體表現出極度的放松,即缺乏熱情和興趣或虛弱。彎腰駝背是典型的防守姿態和消極態度。學生在課堂上彎腰反映出他們對這個話題很謹慎或者沒有興趣。在其他方面,姿勢也會影響情緒,比如彎腰會抑制情緒的興奮和放松。
5 結語
本文主要論述了英語課堂上的身勢語。了解肢體語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周圍的人,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它使我們更有吸引力,特別是在課堂上。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它來了解學生,并可以用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整學習氛圍,使教師可以更好地指導課堂。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身勢語,積極向學生傳達正能量的信息。
總之,身勢語在外語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助于加強師生關系,而且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所以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必須學會運用身勢語的教學技巧,盡量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用英語授課,加上相應的身勢語,這樣學生的英語能力肯定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 of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 任競競,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9(11): 14
[3] 莊和誠.論身勢語及其符號功能. 外語與外語教學,1995.(5):6-10.
[4] 曹李宏. 試談英語教學中身勢語的重要性. 雙語學習,2007.(7):192-193
[5] 田曉娜. 教師的風度儀表行為.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6] 王福祥編譯. 奧妙的人體語言.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
[7] 孟小平譯. 體態與交際.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8.
[8] 胡文仲,畢繼萬. 跨文化非語言交際.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9] 劉汝山. 體語學研究與外語教學.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莊河第五高級中學 (遼寧省大連市 11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