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慧瑩
涂鴉式引導寫作,是引導式寫作的一種形式,它的理念來源于臺灣兒童英語教學專家楊耀琦老師所著《引導式英文寫作》。有專家認為,“寫作的定義范圍很廣,最基礎的寫作即是涂鴉。完整的寫作過程是讓孩子由涂鴉中開始建立寫作樂趣,由淺而深”。
一、涂鴉引導式寫作的解析
(一)制定“涂鴉引導式”寫作的教學策略
針對某一描述主題(topic),把英語教材中關于主題的知識點重新整合梳理,形成語法簡單的句子,進而形成有邏輯的范文。在課堂中,以范文中的關鍵詞(key word)為導入,老師板書并據此畫簡筆畫以建立作文寫作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關鍵詞的替換,重新構造句子,從而達到最后的寫作目標。
(二)以教學策略為依據,制定學案(worksheet)
一是設計上打破常規練習卷的排版,采用卡通漫畫式的設置,力求契合該年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二是以單一“話題”(topic)進行設置。老師重新整合英語教材,把教材中關于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有邏輯的集合;三是學案與教學過程緊密聯系;四是能體現老師的教學策略,能體現知識的梯度性,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達到學習目標;五是落實到“寫”,把學習的知識“寫”出來,就是一個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
二、涂鴉引導式寫作學案設計的案例
以小學四年級下冊“my father”為例, “my father”的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通過對英語教學中關于描寫“人”的職業、性格、年紀、外貌等知識點的重新整合,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句子有邏輯地描述爸爸,從而學習關于“人”的寫作。
(一)復習描寫“人”學習過的相關單詞:職業、性格、年紀、外貌等
這個環節需要教師設計一個單詞歸納表,學生按照職業、性格、年紀、外貌等類別把一眾單詞進行歸類。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環節需要學生課前完成,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并全班核對。其次,復習單詞是為寫作做準備,也是為了給學生建立一個“work bank”以作后續的支援。再次,在復習單詞的環節是以歸類單詞的方法出現,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呈現;最后,為了給予學生句子描述的引導,所以,歸納單詞的時候也以句型呈現。
(二)引導寫作的設計
環節1:通過聽力,讓學生在感受范文的基礎上,找出關鍵詞。
為了減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所以在操作的時候,只是要求學生在學案第一部分每個句型的單詞歸納中,把聽到的關鍵詞圈出來。學生在老師黑板簡筆畫的引導下,逐句地復述與關鍵詞相關的句子。老師在簡筆畫相對應的部位板書關鍵詞。
環節2:運用上一環節找到的關鍵詞,填充所缺單詞,補充完整聽力中的短文。
首先,學生填充完成后,老師可用PPT整體呈現聽力中的短文,讓學生核對答案。其次,學生可整體朗讀全文,了解描述關于爸爸的可以運用的句子和如何成文。
環節3:在上兩個環節的引導下,讓學生畫爸爸的簡筆畫。強調只需要把特征畫出來。并模仿老師板書的方式,在旁邊句子的提示橫線上寫相關特征的關鍵詞。
首先,替換關鍵詞,是引導學生自主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學生之后寫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課堂上,可以先讓一個資優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做一次示范,讓其他學生明白這個環節的完成過程。其次,為了給學生寫作句子的引導,所以關鍵詞要填寫在相對應的句型中。再次,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時間完成這一環節;大多數學生已經完成的時候,可以讓一些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
環節4:學生根據上一環節寫下的關鍵詞,串詞成句,串句成篇,完成描寫爸爸的寫作。
首先,學生在老師一系列的引導下,過渡完成自主寫作。習作以制作賀卡的形式展現,其中,賀卡左邊為圖框,可以貼爸爸的圖或者照片,右邊就是習作,里面可以表達對爸爸的敬愛。其次,學案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中還提供了句型表,可以輔助學生的寫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