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澤
摘要:新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新媒體的支持下,學生信息獲取渠道、思想教育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但也造成教育工作的復雜化,容易干擾學生的健康發展。對此,高校應對新媒體的特點、優劣勢有更為客觀的分析,構建特色豐富的平臺,鼓勵師生在此過程中發揮合力,通過高效的溝通實現思維的碰撞,得到思想認知的正向發展。同時還需要對原有的教育工作模式進行創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新的空間。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政工作;創新
新媒體是互聯網階段性發展的新鮮產物,在新媒體的支持下,信息的交互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也實現了信息傳媒的高速發展,對我國各行各業工作的開展都帶來了推進式的影響。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體有助于信息的傳播與教育的更新,其不僅增強了學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參與性,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思想認知。因此,高校應該靈活運用新媒體,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一、打造特色平臺,占領話語高地
新媒體為思想的碰撞、傳播提供了創新多元的平臺,且大學生會主動參與到微博、抖音等不同的平臺上,通過自己的方式或者途徑去搜尋問題的答案,因此這也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多元化,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對此,高校需要利用現有的特色平臺,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相應的規劃,讓學生既能通過平臺得到自由的發展,也能夠通過平臺學習到先進的思想知識,得到情感、價值等多個方面的熏陶。高校可以開設自己的公共賬號,包括微博官方號、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等,在專業化平臺上規劃網課、社區、問卷等多個不同的功能,滿足學生全方位的成長發展訴求。另外,為了占領話語高地,高校既需要鼓勵學生自主發聲,還需要注重思想意識上的引領,發揮好輔導員的作用,讓輔導員發揮思想上的引領能力,多利用新媒體的渠道把握學生的思想發展情況,與部分思想素質良好的學生共同組建“發聲”團隊,對現有的思想資訊、價值理念進行整合利用,這樣才能掌握大學生群體中輿論的整體走向,強化與大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整體目標。
二、推動主動學習,創新工作模式
新媒體時代實現了教學技術、教學理念的更新,對此高校教師應該主動迎接新媒體的挑戰,為這項工作的創新開展做好積極充分的準備。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深入的了解,還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情感認知。在明確教育目標的基礎上,才能對教學內容、工作機制進行全方面的優化。
而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把握良好的機遇,也應該認識到其對大學生意識形態所造成的沖擊。高校應該加強與相關部門的緊密合作,加強對不良信息、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實現對大學生網絡學習與生活環境的凈化。教師也應該主動走入學生群體之中,一改過去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運用平臺把握學生思想情感變化,注重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整合,也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吐露心聲,敘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困境,為大學生在思想上的成長發展提供更多積極有效的幫助。
三、合理運用資源,鞏固意識形態
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可利用的資源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但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互聯網資源本身就存在著信息量較多、復雜性明顯等多個方面的特點。因此,在信息資源選擇的過程中,就需要加強辨識能力,將網絡、現實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利用的整體水平。
高校首先需要保證教育資源的涵蓋范圍,既需要包括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內容,積極引入學習生活、職業規劃、社會熱點、文娛生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滲透;高校還需要注重教育資源的縱深開發,以生為本,鼓勵學生自主去搜索網絡道德觀、倫理觀等與思想政治有著緊密聯系的問題、資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時加深對各個問題、自身行為的反思,發揮教育資源的正向作用。在資源利用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向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的意識形態始終處于一種更新發展的狀態,在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帶動下形成一種文化自信,這也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效果。
四、優化教育隊伍,提高綜合素養
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實現全面創新,不能缺少優秀的師資隊伍、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此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教師教育理念、方法的更新,同時還需要關注輔導員的專業成長、長遠發展。
對此,學校首先需要對輔導員隊伍進行更新,多引入思想先進、主動創新的人才,還需要組織開展輔導員的定期培訓工作,讓每個輔導員都能把握新媒體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緊密關系,靈活運用網絡平臺、技術手段開展工作,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為了實現輔導員在思想理念上的碰撞,還可以定時開展競賽、講座、沙龍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鼓勵輔導員暢談自己的工作方法,實現專業技術水平、思政教育能力的共生共長,這樣才能為后續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調動輔導員在發展自我上的能動性、主動性,鼓勵自我進修、精進自己。輔導員不僅要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負責,更需要關注大學生未來的發展情況,將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學生生活緊密融合,這樣才能
結論
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不僅帶來了教學技術、資源的豐富,為教育工作的更新提供了支持;同時也容易造成學生在思想認知上的偏差,從而阻礙了核心價值觀、正向思想的弘揚內化。對此,高校應該對大學生思想情感、價值觀念的發展現狀進行觀察分析,以此為基礎明確教育的內容、目標。同時,高校還應該利用好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思想引導等多個方面的優勢,構建多元化的交互平臺,讓學生主動得到教育思想的浸潤,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玲玲.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J].新聞前哨,2022(04):65-66.
[2]張軍宏,馬芳琴.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2(06):1-3.
[3]鄭志婷.新媒體與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研究[J].時代報告,2021(12):130-131.
[4]劉奕君.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戰及對策[J].中國報業,2021(24):86-87.DOI:10.13854/j.cnki.cni.2021.2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