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露娜 趙 藝 范曾麗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2)
組織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備的技能,指的是教師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而不斷維持課堂紀律,引導學生學習并使學生按照預期方向發展的一種技能[1]。良好的課堂組織技能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標準,能夠使整節課保持良好的上課環境并且和諧有序地進行下去。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逐漸學會學習,學會進行邏輯思維,從而實現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和提高。故良好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較好的課堂組織技能。
本節課以“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課程理念來設計教與學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組織技能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激素調節機制,明白開燈睡覺引起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圖1)。

圖1 設計思路圖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 章第2 節[2]。該節包括激素調節的發現、激素調節的實例、激素調節的特點三部分內容,與第1 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和第4 節“免疫調節”共同構成了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三個主要環節,是穩態調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
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已經掌握了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但是還未掌握激素的分級和反饋調節機制,不能用所學知識分析激素調節的實例,不能將生活現象與生物學知識聯系起來。
生命觀念:掌握激素分泌的分級和反饋調節機制,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平衡觀和穩態觀,理解開燈睡覺容易導致兒童性早熟。
科學思維:運用科學的思維分析學習卡片,運用已知知識歸納長期開燈睡覺容易引發兒童性早熟的原因。
科學探究:發現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運用生物學知識思考探究,提高實踐能力。
社會責任:呼吁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形成規律的作息。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教學難點是運用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來解釋長期開燈睡覺容易引發兒童性早熟的原因。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PPT 展示兒童為舒緩黑暗的恐懼而長期開燈睡覺的圖片,并指出:“長期開燈睡覺容易引發兒童性早熟”。教師簡單介紹性早熟,即兒童性激素分泌增多,導致提前進入性發育。接著提出問題:“為什么長期開燈睡覺容易引發兒童性早熟?”
學生行為:觀看圖片,了解性激素分泌異常引起兒童性早熟并進行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圖片和提問進入新課,引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激素的調節,并為之后的講解做鋪墊。
2.分析卡片,探索原因
將性激素分泌機制的文獻制成學習卡片,特別標注的文字可自行取下(圖2)。教師分發學習卡片,組織學生兩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要求學生閱讀文獻材料,思考并歸納性激素的分泌調節機制。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導學生總結性激素的分泌是一種分級調節,同時存在反饋調節,并提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討論結束后隨機抽取一位同學并引導其在黑板上繪制性激素分泌機制圖(圖3)。

圖2 學習卡片

圖3 激素分泌機制圖
學生行為:學生閱讀學習卡片上相應的資料信息,歸納總結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機制。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文獻材料,培養學生提煉知識和圖文轉換的能力,掌握性激素分析機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教師點撥中提升。
3.總結原因,回扣開篇
教師介紹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受光照影響,其分泌隨著光照的變化呈現晝低夜高的現象,一旦出現光線就會抑制或停止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發揮全線抑制作用,進而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因此兒童長期開燈睡覺,受到過多光線照射,抑制夜晚褪黑素的分泌,從而減弱了褪黑素對性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導致性激素分泌過多誘發兒童性早熟。
學生行為:學生認真聆聽,豁然開朗,了解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照影響,有光照就抑制或停止分泌,并且褪黑素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使學生更加深入掌握性激素調節機制,了解開燈睡覺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倡導學生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4.課后拓展,鞏固提升
教師讓學生搜尋生活中其他激素調節的實例,并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學生行為:課后查閱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拓展,鞏固新知,更加深入掌握激素調節機制。
本節課以圖片的方式導入,并根據圖片內容提出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開燈睡覺容易引起性早熟?教師在簡單介紹性早熟的概念之后帶領學生學習激素調節,探索性早熟的奧秘。在該探索過程中,教師使用學習卡片引導學生學習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激發學生興趣并培養學生的圖文轉換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開燈睡覺容易導致性早熟的原因。新課結束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尋找生活中其他激素調節的例子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鞏固新知。
本節課的內容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所學的課本知識與個人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倡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形成規律的作息。
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地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教師的組織進行思考和探究,一步步探索新知,并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教師組織,整節課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順利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