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笑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現代人普遍工作壓力比較大,同時生活壓力也比較大,而這些壓力會使人們出現心理不平衡的狀態,而人們若出現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主要表現為壓抑、焦慮、抑郁等。健康人是如此,更何況是病人,病人由于疾病病痛的影響,還由于其他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1],不良心理出現的概率更高。隨著現代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往很多需要在手術室中完成的手術操作現在都可以在門診中完成了,門診手術不但節省了患者看病所用的時間,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患者與醫生接觸的時間。處于疾病病程中的患者,因為疾病的原因患者的心理壓力會不斷增加,那么再加上這么短的時間就要去接受手術這樣一種有創的治療,對于患者來說無疑是壓力倍增的因素[2],因此,相關研究表明,門診手術患者患者普遍存在著抑郁、焦慮情緒。我國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中國民眾是比較含蓄的一個人群,他們對于自己的心理訴求往往不會直接表達出來。我們從表面上來看,大部分患者會聽從醫生的囑托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使得醫護人員很多情況下都不知道病人是否需要醫護人員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況從而給予其有效的心理護理。本次研究收集到的研究資料為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門診手術患者共計100 例,通過深入研究發現,全部患者均想要得到醫護人員的健康宣教,他們認為健康教育能夠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壓力,通過健康宣教,詳細了解術前準備、了解手術醫生的相關信息,了解手術的效果,了解有沒有并發癥、術后自我護理、了解手術對身體機能的影響[3]。由此可見,門診手術病人中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患者都是希望能夠得到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指導的。若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進行耐心、仔細的健康宣教的話,及時回答患者的疑問且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那么則能夠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放下心理負擔,這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手術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都是很有幫助的。那么本次研究我們將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干預。
研究資料是在本院中收集到的在門診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是在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門診手術患者共計100 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且全部簽署同意書,隨后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50 例與對照組50 例,在觀察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 例,女性患者有30 例,患者的年齡為20-50 歲,中位年齡為30.21歲。在對照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 例,女性患者有25 例,患者的年齡為24-50 歲,中位年齡為32.25 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較強的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措施。
給觀察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加上心理護理,心理護理的內容:
1.2.1 對患者實施詳細的健康教育
通過了解發現,很多患者對自己所患的疾病是不了解的,而且對自己所患的疾病嚴重程度是不了解的,對于手術的必要性沒有正確的認識,對于手術的過程和手術對身體的影響也都不清楚。患者對這些情況的不了解,就會使其產生迷茫情緒,由此則會給患者帶來恐懼。若醫護人員能夠給予足夠的時間在術前與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而又全面具體的健康宣教,讓患者詳細了解疾病情況與醫生手術治療的過程,這樣會使病人在認識上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就不會那么畏懼手術治療了。與此同時,患者就會有更加信任醫護人員,更加愿意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了[4]。
1.2.2 不斷提高醫護人員重視關心患者心理狀態的認識程度
因為現在大多數醫院都是以收益來衡量一個科室、一個醫生的水平的,這樣就造成很多醫生都是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看最多的患者,一味地去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情況和心理需求。對于門診手術病人來講,他們本身在短時間內就要進行一項有創的手術治療,而在一個中國人的觀念中,做手術都是一件能夠驚動一家人的大事情[5],因此,病人的心理壓力就會很大。那么在這個時候,醫護人員就一定要重視患者的心理情況,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這對于患者的健康、對于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醫患關系的改善都是很有利的。在醫院的工作中也要加強這些方面的發展,希望能夠成立專門的門診手術患者術前心理輔導小組,對每位患者要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我們相信,在這種干預措施的實施下,門診手術一定會不斷發展進步的[6]。
1.2.3 重視女性患者特殊群體的心理輔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壓力與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患婦科病的女性數量越來越多。而婦科疾病的出現絕大多數都是與患者的生殖器官與性生活有關系的,涉及到患者的隱私,所以很多患者都難以啟齒。這會給婦科疾病的治療造成很大阻礙[7,8]。目前在臨床上很多婦科疾病沒有辦法依靠單純的保守治療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都是需要應用手術治療方法去治療的。而婦科門診手術大多涉及到患者的隱私,涉及到手術之后,就會使患者的心理出現不良情緒,所以,對婦女患者在術前術后進行心理輔導是非常重要的[9]。
1.2.4 音樂療法
音樂會給人帶來美好的感覺,是一種能夠讓人的心情放松下來的方法,門診手術雖然不是大手術,但是其仍然能夠造成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引起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為主要特點的一系列心理、生理變化,導致其中皮質醇、兒茶酚胺濃度升高、汗腺分泌不斷增加。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個體化音樂干預可使得乳腺腫瘤病人門診手術前的焦慮情緒緩解,而且還能使患者的收縮壓、心率下降[10]。所以,在門診手術之前以及手術中,可以讓患者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讓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促進手術治療達到理想的效果。
將全部數據資料應用SPSS18.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若得到的P<0.05 表示為結果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對于門診手術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由此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