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前兆病癥,多發于初患者,與患者的年齡和產次具有明顯的聯系,營養不良和不良生活習慣也具有一定的影響,病因除遺傳因素外,還有子宮-胎盤發育不良和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等,該病癥在控制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會發展為子癇前期、子癇等,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響,并損傷其肝腎功能和肺組織,甚至對中樞神經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常見的控制方式是藥物控制,主要方法有硝苯地平等降壓藥、硫酸鎂解痙、地西泮鎮靜等,但目前對于多種的藥物的效果存在一定的爭議。本文開展對比實驗,旨在分析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診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67例,根據入院時掛號單雙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雙數,33例)和聯合組(單數,3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32歲,平均年齡(29.31±1.77)歲;孕周24~30周,平均孕周(26.21±1.27)周。聯合組患者年齡24~32歲,平均年齡(29.17±1.92)歲;孕周24~29周,平均孕周(26.19±1.12)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所有患者均為本院產科就診患者,本次實驗全部內容均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了解實驗全部內容,并簽署了實驗同意書的患者;②妊娠前無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病癥的患者;③單胎妊娠患者;④子宮、子宮頸、陰道未接受過手術、損傷的患者;⑤主要器官在妊娠期未出現功能性障礙和損傷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無法完全配合實驗的患者;②合并有胎盤植入、前置胎盤和宮外孕的患者;③對于本次實驗所用藥物存在過敏情況的患者;④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硫酸鎂治療,硫酸鎂注射液(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861,規格:10 ml∶2.5 g)首次注射劑量為2.5 g,以葡萄糖注射液20 ml進行混合后靜脈滴注,患者若無明顯的異常情況,則加用劑量,注意劑量≤30 g/d,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患者需要接受緩解措施或停止接受實驗。
聯合組患者接受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硫酸鎂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對照組,硝苯地平片(上海世康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8147,規格:10 mg×100 s)首日口服劑量為10 mg,患者在服用后若無明顯的異常,則加用劑量,注意劑量≤60 mg/d,服用時間為三餐后服用,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患者需要接受緩解措施或停止接受實驗。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21 d,所有患者均需要每日接受收縮壓、舒張壓和24 h尿蛋白檢測,藥物的不良反應應有惡心、嘔吐、腸痙攣胃、腹脹以及潮紅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脈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水平、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次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脈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聯合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34.25±10.24)、(95.47±8.67)mm Hg,與對照組的(133.69±10.67)、(95.38±9.01)mm H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192、0.0417,P=0.8272、0.9669>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分別為(111.25±4.77)、(76.58±3.19)mm Hg,均優于對照組的(129.85±6.33)、(88.47±4.69)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3.6099、12.1660,P=0.0000、0.0000<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 治療前,聯合組和對照組患者在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別為(2.66±0.75)、(2.61±0.81)g/24 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623,P=0.7939>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1.09±0.49)g/24 h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9±0.55)g/24 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5045,P=0.0000<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次數比較 聯合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次數(0.94±0.58)次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6±0.82)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7370,P=0.0000<0.05)。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母嬰的健康影響極為嚴重,其輕則因高血壓出現妊娠期生活不適,重則會癥狀嚴重化和相應的并發癥對身體的損傷出現生命安全威脅,并導致不良母嬰結局發生幾率提高。為了控制病情,延長孕周,盡可能保障母嬰安全。目前治療多為藥物治療或終止妊娠,藥物治療中最為常用的方法為硫酸鎂解痙、地西泮松弛肌肉和抗驚厥、鎮靜藥改善患者的恐懼情緒以及硝苯地平等[1]。
這其中以硫酸鎂和硝苯地平的使用頻率最高,治療效果最好,其中硫酸鎂中的鎂離子能夠抑制運動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阻斷神經肌肉接頭的信息傳到,從而調整相關肌肉的緊張程度,例如在應用于血管平滑肌時,能夠幫助患者擴張血管,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應用于子宮平滑肌,可調節子宮緊張、抽搐的情況,從而緩解子癇的負面影響,該藥物在靜脈滴注后,血藥濃度峰值和半衰期為20~30 min,可在短期內改善妊娠期不良反應。但單獨使用硫酸鎂過量會造成鎂離子聚集,引發患者發生感覺反應遲鈍、呼吸困難和心率異常、麻痹性腸梗阻等不良反應,并且該藥物還存在持續控制時間較短的劣勢。因此目前還多會加用硝苯地平口服治療,硝苯地平的血藥濃度峰值在服用后最慢在2 h左右峰值,半衰期在6~8 h,見效時間快,持續時間長,并且具有血壓控制效果,與硫酸鎂配合使用能夠有效的持續控制患者在妊娠期的高血壓情況,該藥物主要是對患者鈣離子(Ca2+)通道進行抑制作用,通過控制Ca2+內流,從而改善血管平滑肌的緊張情況,對多種冠心病、高血壓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在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治療時,能夠有效的控制血壓[2,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聯合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34.25±10.24)、(95.47±8.67)mm Hg,與對照組的(133.69±10.67)、(95.38±9.01)mm H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192、0.0417,P=0.8272、0.9669>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分別為(111.25±4.77)、(76.58±3.19)mm Hg,均優于對照組的(129.85±6.33)、(88.47±4.69)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3.6099、12.1660,P=0.0000、0.0000<0.05)。治療前,聯合組和對照組患者在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別為(2.66±0.75)、(2.61±0.81)g/24 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623,P=0.7939>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1.09±0.49)g/24 h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9±0.55)g/24 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5045,P=0.0000<0.05)。聯合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次數(0.94±0.58)次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6±0.82)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7370,P=0.0000<0.05)。分析認為,聯合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這與其服用3次/d硝苯地平后血壓持續受到控制有明顯聯系,通過持續控制血壓,患者硫酸鎂的使用次數和劑量均能得以降低,因此鎂離子聚集的不良情況明顯減少,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降低,并且由于硝苯地平持續控制血壓,聯合組因高血壓導致心肺、肝腎的組織受損較小,其中心肌細胞的損傷較小導致了尿蛋白量降低,血壓情況的控制同樣也受硝苯地平的影響,因此聯合組三項指標均占據優勢[4]。另外,祝義婷[5]的研究中還指出,鎂離子可增強患者及胎兒血紅蛋白親和氧能力及氧代謝能力,在加用硝苯地平后,子宮周圍血管擴張,血流量均能夠明顯改善,患者及胎兒均能因此受益,因此在其研究中聯合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76.9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合用藥具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相較于單獨使用硫酸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聯合硝苯地平的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價值較高,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