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悅
(延安市中醫醫院,陜西 延安,716000)
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疾病極易進展為呼吸衰竭。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抗感染、祛痰、氧療等方法治療疾病,當病情較重時,需要接受機械通氣進行治療、機械通氣分為有創和無創兩種。有創通氣需要切開氣管或行氣管插管,對患者傷害較大,有較多并發癥,所以患者對治療的接受度較低。目前的治療以無創通氣為主[1]。本文的研究內容即為NPPV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得到如下結果:
在這項研究中,我院選擇了200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通過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在100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4:6,平均年齡為(63.9±6.4)歲。研究組中100名患者的男女比例為5:5,平均年齡為(65.4±8.1)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接受常規對癥支持治療,所用藥物為氨茶堿、糖皮質激素等。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NPPV治療,治療所用儀器為德國萬曼無創呼吸機治療方式為雙水平正壓通氣模式。治療前做好宣教工作,消除或緩解患者的緊張心情,保證患者能配合治療,治療時將面罩固定好,調節吸入氧流量為(2-4)L/min,調節呼吸機為自動觸發/定時模式,設定RR為16-18次/min,吸氣壓力9-15cmH2O,呼氣壓力5-8cmH2O,期間隨時根據病情變化調節參數值。脫機指征:通氣及氧合指標無異?;蚋纳茣r間超過24-48h,呼吸循環穩定,精神狀態好轉時可以嘗試脫機,行鼻導管低流量面罩或面罩給氧。脫機后病情穩定,且持續時間超過24h即為脫機成功。
(1)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依據肺心病會議制訂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綜合療效進行判斷。顯效:各種不良癥狀有顯著改善,血氣分析結果顯示無異常;有效:各種不良癥狀有所改善,血氣分析結果有所改善;無效:各種不良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血氣分析結果無改善。(2)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氣值及pH值。
針對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信息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上的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項血氣指標上的比較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mmHg,±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mmHg,±s)
組別 PaO2(治療前) PaCO2(治療前) pH值研究組(n=100)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100)治療前治療后53.48±6.14 83.38±5.56 71.52±6.13 51.38±5.11 7.25±0.11 7.31±0.12 52.45±6.16 74.86±5.62 71.57±6.11 64.06±5.12 7.28±0.14 7.35±0.16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并發呼吸衰竭,以基礎肺功能差及全身狀態較差的老年人為高發人群,其病理變化主要在于外界因素誘發支氣管痙攣,氣道黏膜水腫,出現大量分泌物,增加氣道阻力,形成呼氣末正壓;缺氧狀態下呼吸機缺氧疲勞,如此惡性循環,會不斷降低氧分壓,二氧化碳潴留,最終誘發呼吸衰竭,嚴重時甚至導致肺性腦病[2]。NPPV是指通過鼻。面罩等無創方式將患者的呼吸系統與呼吸機進行連接,而無需建立人工氣道,以有效改善通氣及氣體交換,緩解呼吸肌疲勞,改善通氣/血流比值,并有效改善彌散功能,有效預防呼氣末肺泡萎陷,從而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狀態[3]。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操作簡單,患者的經濟壓力小,基層醫院也可以開展該項治療,甚至可以在家庭病床上使用,患者對治療的接受度更高。在治療期間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對各項指標進行客觀分析,當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病情無顯著改善,難以有效排痰時需要及時改為有創通氣治療,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4]。臨床在實際應用NPPV期間需要注意:通氣參數并非固定不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通氣壓力也要從低水平逐漸提升,但上升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患者因為難以使用而無法配合治療。在通氣期間教會患者正確呼吸,以保證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實施NPPV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臨床可以考慮加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