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
三子養親湯辨證施治常圍繞“氣”“痰”因素[1],其中紫蘇子使氣降而痰不逆,可降氣行痰;萊菔子使氣行而痰行,可消食導滯;白芥子使痰化而氣順,可止咳消痰。3種藥物皆為治痰之藥,合用一般具有氣順、食消、痰化等功用,喘咳自寧、食消氣順下可自愈諸證,效果顯著。本研究系統分析了三子養親湯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及藥理作用。
1.1 白芥子白芥子入肺、胃經,又名辣菜子,具有通絡止痛、溫中散寒、利氣豁痰的功效。其現代藥理作用有三:①祛痰作用,白芥子可增加患者支氣管分泌,刺激患者胃黏膜,促使患者痰液變稀;②刺激作用,白芥子苷經白芥子酶作用(遇水后)可生成白芥子油(揮發性油),其本身并無刺激性[2]。③抗真菌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抑制革蘭氏黃癬菌、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
1.2 紫蘇子紫蘇子歸肺、大腸經,味辛而溫,又稱青蘇、紅蘇、赤蘇、白蘇等,可潤腸通便、止咳平喘、降氣消痰,一般用于腸燥便秘、咳嗽氣喘、痰壅氣逆等癥。據現代藥理研究可知,紫蘇子抑菌作用較強,千分之一的紫蘇油可有效抑制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青霉菌、黑曲霉菌、變形桿菌及其它自然界霉菌[3],緩解患者支氣管痙攣,減少患者支氣管分泌,祛痰、止咳的效果顯著。
1.3 萊菔子萊菔子入肺、胃、脾經,又名菜頭子、蘿白子、蘿卜子等,古稱其為“沖墻倒壁”,可幫助患者消食除脹,一般臨床用于治療痰壅喘咳、積滯瀉痢、大便秘結、脘腹脹痛、飲食停滯等癥狀。據現代藥理研究可知,該藥物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且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2.1 化學成分研究色譜分析三子養親湯的乙醇提取物,可將4種化合物作有效分離,依照其波譜數據及化學反應結果將其中2種化合物鑒定為木犀草素、蘆丁。有研究表示,三子養親湯一般包括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櫚酸等脂肪酸[4]。
2.2 提取工藝研究萊菔子、白芥子藥物中均存在芥子堿硫氰酸鹽,芥子酸(芥子堿水解產物)可幫助患者祛痰。研究表示,提取期間做有效提取3次,加水12倍,單次提取時長維持在1 h左右,芥子堿硫氰酸鹽提取含量較高。另通過水蒸氣蒸餾法可知該方揮發性成分較少,石油醚、水煎液提取物的平喘、祛痰、鎮咳等作用均較佳。
2.3 平喘、祛痰、鎮咳作用分別對該方的不同溶媒提取物進行豚鼠氯化乙酰膽堿引喘、大鼠毛細血管排痰、小鼠濃氨水引咳等實驗,臨床發現三子養親湯的醚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對小鼠咳嗽(濃氨水刺激引導)均具有鎮咳、祛痰功用。
3.1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應用三子養親湯白芥子15 g,紫蘇子15 g,萊菔子15 g;再添加炙甘草3 g,茯苓15 g,橘紅10 g,紫菀12 g,細辛6 g,黃芩15 g,青天葵6 g,烏梢蛇10 g。煎服后可有效緩解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癥狀。
3.2 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用三子養親湯白芥子15 g,紫蘇子15 g,萊菔子15 g;再添加淫羊藿20 g,桃仁15 g,黃芩12 g,青天葵6 g組成基本方。同時配合糖皮質激素、給氧、化痰、抗感染等常規西藥治療,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癥狀。
3.3 扁平疣扁平疣病因多與外邪入侵肌膚有關[5],三子養親湯可調理肺氣、順氣降逆,增強患者肌膚免疫能力。藥方組成包括紫蘇子50 g,萊菔子50 g,白芥子50 g,糯米250 g。翻炒后攤涼,細末研出后再添加250 g紅糖,用水調勻后服用,每日2次,療程10 d。可有效緩解扁平疣患者的臨床癥狀。
3.4 乳腺增生癥應用三子養親湯,藥物組成包括白芥子20 g,萊菔子20 g,紫蘇子20 g。細末研出后加入少許溫醋,糊狀調成再裝至薄袋,于每日睡前敷用(腫塊處),每日1次,療程15 d。可有效減輕患者乳腺增生癥患者的臨床癥狀。
3.5 高脂血癥應用三子養親湯,藥物組成包括白芥子15 g,萊菔子20 g,紫蘇子15 g,再加用焦三仙20 g,丹參30 g。水煎后服用,三子養親湯具有化痰消食、降氣止咳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癥患者的疾病癥狀。
3.6 血胸應用三子養親湯,藥物組成包括萊菔子12 g,紫蘇子12 g,白芥子15 g。水煎,每日3次,療程6 d。行氣功效下改善血胸患者的臨床癥狀。
3.7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阻塞性)病因多是蒙蔽清竅、痰濕壅盛所致,采用三子養親湯合二陳湯作相應治療較佳,藥物組成包括烏梅1個,生姜7片,炙甘草5 g,茯苓20 g,陳皮15 g,清半夏10 g,白芥子6 g,萊菔子10 g,紫蘇子10 g。聯合使用可具有化痰、祛濕、健脾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阻塞性)患者的臨床癥狀。
3.8 肺炎應用三子養親湯,藥物組成包括白芥子4 g,萊菔子7 g,紫蘇子5 g,再加用葶藶子5 g。水煎后通過超聲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同時配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西藥療法可緩解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另有學者采用瀉白散合三子養親湯作為治療的基本方,藥物組成包括甘草3 g,茯苓12 g,海蛤殼10 g,金銀花8 g,天竺黃10 g,黃芩8 g,川貝母6 g,地骨皮6 g,桑白皮6 g,紫蘇子6 g,萊菔子9 g,白芥子3 g。水煎,每日1劑,療程3周。同時予以患者羅紅霉素進行口服治療,每日劑量為7.5 mg/kg,可有效改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支原體)患者的臨床癥狀。
總而言之,近年來三子養親湯在臨床應用、藥理研究方面均取得較大突破,最佳提取工藝技術產生,該方存在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櫚酸等脂肪酸的結論得到證實,藥方內、外用方法有了新進展。臨床應用價值較高,辨證施治下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阻塞性)、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等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