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穎 孫連娜 袁 滿 鄭 敏 徐宏喜
中藥炮制學是針對中藥學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視程度各有不同。有限的課時,往往不能使學生很好地領悟炮制理論的精髓,學生按部就班地在實驗室操作,與生產實際相背離,難以較好地掌握切制工藝、炒炙火候等炮制技能,更無法在生產實踐中學以致用。對于很多臨床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有必要通過選修,學習中藥炮制的原理,領悟中藥生熟異用的意義,以利于在今后立方遣藥之時,能夠熟練運用炮制品配伍組方來體現中醫用藥的特色和優勢,達到藥到病除的治療效果。
中藥炮制人才培養要堅持中醫藥理論與技術的傳承,這是中藥炮制發展的根,更是中藥炮制應用的源[1]。顯然,探索和實踐中藥炮制傳統特色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對于強化中藥傳統文化傳承、加強中藥炮制學課程建設,顯得尤為必要。
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因此課程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并能滿足中藥產業及科學發展需要的中醫藥專業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以拓展主題實踐、創建校外實踐基地為抓手,彌補現有課程設置內容及課時數的不足;同時,著力將中藥行業與產業發展形成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引入教學內容,打造校外實踐基地成為第二課堂。
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以中藥專業本科學生為主要目標實施對象,并拓展覆蓋至藥學、醫學類各專業學生。從近五年來持續開展的課程教學改革和實施結果來看,重視和融入傳統特色的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目標,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師資團隊的綜合教學能力,踐行中藥傳統文化與技術傳承在課程教學中的滲透、強化。而且,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改革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應用實踐環節的一系列新方法、新途徑,在跨校課程共建、校企教學合作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聯動和輻射效應。
1.1 優化理論課時在課程設置中,原有課程將炮制實驗課與炮制理論課同步開設,每周2次8學時的實驗課和每周1次4學時的理論課,容易造成實驗操作在先,理論教學在后的不合理現象。為避免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知識點倒掛的弊端,教學團隊針對十三五規劃教材的章節,梳理教學模塊,合理編排、優化組合,合理分配各章節課時。在整合過程中注重提煉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的特色內容與重點,配合實驗設置進度,理論與實驗相呼應。學生在理論課與實驗課同時進行的學習進程中循序漸進,通過實踐找到理論的依據,又用理論指導實踐,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顯而易見。
1.2 理論實踐結合
1.2.1 遵循《藥典》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藥典》)中的炮制通則[2],歷來是以中藥生產加工為主線,按照凈制、切制、炮制加以分類,符合中藥從原藥材到飲片的生產加工流程和規律。因此,實驗教學也應注重引導學生重視中藥炮制生產環節與規范化管理。
以往的實驗課程既包含常規的炮制實驗,又安排了化學驗證性實驗。過于緊湊的實驗項目使學生只能忙于按照實驗步驟按部就班操作,注重形式而缺少思考和設計的空間,淡化了炮制課程的特色,容易忽視傳統中醫藥思維。針對這些弊端,按照炮制通則的分類特點,重新設計的實驗課項目,將凈制、切制、炮制(炒、炙、煅、蒸、煮、燀)3大環節全覆蓋,充分體現傳統炮制技術與生產加工的產業特點。同學們在學習傳統炮制技藝的同時,能夠從中體悟到炮制的每一個環節對飲片質量產生的影響,從而更有利于整體把握炮制對中藥生產與使用的特殊意義。
1.2.2 契合生產實際《本草蒙筌》有言:“諸藥銼時,需要得法,或微水滲,或略火烘”[3],充分說明了軟化處理對中藥飲片炮制的重要意義。對于飲片生產企業來說,水處理軟化是生產流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如何做到軟化藥材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有效成分的流失,是生產過程中企業關注的重點。
以往藥材切制前軟化的環節是由教師提前準備的。改進的實驗課程,設置了水處理軟化項目,教學目的上突出強調水處理環節在整個炮制加工過程中對保證中藥飲片質量的重要性。由于實驗過程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利于學生動手和觀察,使教學更加貼近生產實際,學生對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點及產業發展中各個環節的把握都有了極大提升。
1.2.3 傳承特色技藝課程教學在全面講授和開設炒法、炙法等常用炮制方法的同時,兼顧了碾搗、拌衣、明煅、悶煅、水飛、提凈、復制等傳統炮制技藝的學習。這些炮制方法的工藝、工具獨特,所炮制的中藥往往不在飲片企業車間進行大規模生產。增設的特色實驗項目,充分利用實驗室可配備的器具再現古法炮制技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其掌握特殊中藥的炮制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炮制的文化內涵,并觀察、分析、思考炮制品質量控制的每個環節。
1.3 拓展技能項目張仲景在《金匱玉函經》中指出,藥物“有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4],開創了中藥生熟異用學說。中藥飲片經凈制、切制、炮制后直接用于中醫臨床處方調配,其形態色澤與原植物和經產地加工的原藥材有較大不同。生熟異用對于飲片來說,就是可以滿足湯劑配方和中成藥制劑的生品飲片和炮制品飲片。
中藥炮制實驗技能的訓練和考核在原有考核項目的基礎上增設了飲片識別項,考核品種依照《中藥炮制學》十三五規劃教材目錄[5]。實驗課程中炮制加工的中藥品種是有限的,飲片識別的考核將范圍覆蓋至教材200余種中藥近600個炮制品規格。適當地擴大飲片識別品種范圍,可以檢驗學生掌握飲片及其炮制品的數量、程度,促進學生加強課內外的自主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對全面掌握中藥炮制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2.1 企業導師進課堂中藥炮制學實踐操作性較強,工廠產業化生產又與實驗室操作有很大不同,為了避免同學們閉門造車,教學團隊充分利用在上海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進程中的成果,與上海六家老字號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簽訂共建協議,企業成為大學生中藥炮制傳承的教學實踐基地;同時,聘請炮制工匠、企業高級中藥師為中藥炮制生產實踐實訓導師,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在實驗課堂,企業導師融傳統工藝特色和現代生產技術于一體,手把手指導學生進行操作,與同學交流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環節,既避免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的脫節,又使學生對炮制生產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進了對行業的了解。
2.2 以賽代練凝內涵課堂教學和實驗項目囿于課時的限制,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學習深度受限。以賽代練的形式融入課堂教學和課余活動,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又一個突破點,可以有效彌補現有課程設置內容及課時數的不足。
以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為載體,由教學團隊牽頭,已連續舉辦五屆的“雷公杯”上海市大學生中藥炮制傳統技能大賽,促成了長三角地區開設中藥專業的十余所醫學高校對中藥炮制學的課程教學共建,為促進中藥傳統文化與技術傳承在中醫藥專業教學中的拓展、滲透、強化,形成了輻射效應。理論知識競賽內容兼顧中藥專業、臨床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與應用特點,技能競賽則突出傳統炮制技術與內涵。靈活豐富的競賽項目,除本校教學班的學生全員參加以外,還吸引到了多所學校各專業、各年級的學生踴躍參加。
雷公是炮制的象征,《補遺雷公炮炙便覽》[6]卷首的“雷公炮炙圖”中各種炮制工具一應俱全,各類炮制方法躍然圖上。金鏟銀鍋是胡慶余堂、同仁堂歷經百年的珍貴館藏,蘊含著“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制藥精神。大賽以雷公杯冠名,以金鏟獎、銀鏟獎、銅鏟獎為榮譽獎項,行業專家、實訓導師現場考核點評,開放的教學活動,也是對大學教學質量的檢驗。
課程改革必須堅持加強基礎、強化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重視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和行業要求的優質人才。
符合傳統特色炮制內涵的教學模塊和實驗設置,使學生能夠把握切制工藝、炒炙火候、炮制原理、生熟異用等炮制技術與理論的主體;多途徑教學手段的應用,拓展第二課堂主題實踐,走出去、請進來,行業專家手把手傳授炮炙技藝,彌補了現有課程設置內容的不足,更契合生產實際;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學習和競賽形式,有效激發了各專業學生對中藥炮制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激烈的競賽取得成績的同時又能體悟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大學課堂培養的學生能否真正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這一畢業前夕必須面臨的現實,在開放式的炮制教學活動中有了全真的體驗。在有限的課時中融入盡可能多的元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中藥炮制學,提升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為行業培養具有過硬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中藥炮制傳統特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