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花
(和靜縣東歸圖書館,新疆 巴音郭楞 841300)
現階段,我國公共文化與旅游行業持續保持高度融合。旅游服務與公共文化、融合,能夠延伸公共文化的服務方式,豐富公共文化內容,完善整體服務格局,同時,通過旅游服務還能夠有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旅游服務文化涵養得到提升。公共文化領域中圖書館作為核心部分,也必須改善傳統的服務理念,充分融合旅游行業,跟隨社會時代發展的腳步,并且達到文化推動旅游、旅游延伸文化雙重目的。
目前,公共圖書館在文旅融合視域下發展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有國家合理的政策扶持,隨著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組建,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有針對性地指導文旅融合的發展方向,有國家政策保障,文旅融合下能夠有效推動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速度。其次,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厚,并且大型圖書館都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傳播平臺,能夠大力宣揚我國傳統文化以及旅游文化。最后,公共圖書館與旅游服務行業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行業有著同樣的服務理念,即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體驗,滿足其文化需求,都具有一定的服務能力以及價值,同時,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幫助等[1]。
文旅融合下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難題。首先,公共圖書館在受歡迎程度上比不過旅游產業,導致產生了兩極分化的極端現象,如何延伸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才能吸引人民群眾更多的關注,使公共文化與旅游文化發展持續平衡,是公共圖書館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其次,需要一定的資金條件才能夠在文旅融合視域下發展公共圖書館,但在現階段經濟節約型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國家政府在公益建設方面上資金投入越來越少,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以及文化推廣。同時,在文旅融合視域下發展公共圖書館,必須要結合旅游業延伸服務理念與服務方式,極有可能致使圖書館的公益性難以體現,并且很容易被其他文化機構貼上商業化的標簽。
在文旅融合下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首先,要完善圖書館基礎文化空間,合理規劃內部空間布局。例如,在建設公共圖書館之前,要精心設計圖書館格局,使建設后的圖書館能夠展現出濃厚的文化氣息;在圖書館中引入全新的多媒體設備、信息技術設備等,為讀者群體以及旅游的游客們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開展圖書館延伸服務,可以將當地大型公共圖書館作為主體,在一定范圍內建設分館、流動圖書站等,形成圍繞總館向分館延伸公共文化服務的模式,并且在一定范圍內的分館融入當地旅游路線,打造文旅融合視域下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在文旅融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旅游文化宣傳力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詳細的旅游信息。首先,公共圖書館中蘊藏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如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等,公共圖書館可以將其規劃集中到一起,建立旅游文化專區,為游客查閱提供便利。其次,將當地旅游景點宣傳資料、景點圖片以及文字介紹制定成宣傳手冊,放置在旅游文化資源專區,免費提供給游客,使游客了解到更多的旅游文化資源,推動旅游產業的進步[2]。
公共圖書館要加強圖書館的活動創新與推廣,并且完善評價機制。公共圖書館要開展既能夠促進自身長遠發展,并且能夠符合旅游文化發展需求的活動。例如,開展文旅專題圖書展覽活動;在國家旅游日舉辦旅游文化專題讀書活動;在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開展當地特色文化活動等,不斷創新圖書館文化活動。同時,加強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力度,對于積極參與活動的游客免費發放特色的文化產品;在世界讀書日開辦文創產品展覽會;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人民群體提供智能化的服務,提升人民群眾與圖書館的互動,從而有效推廣圖書館文創產品。圖書館還應通過建設公眾號、信息平臺和論壇等方式,完善評價機制,收集游客讀者們反饋的信息和意見,從而不斷完善管理。
文旅融合下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需要強化與旅游產業的合作。公共圖書館要找到當地的旅游產業優勢,并充分契合,增強旅游產業的推廣能力,發揮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例如,公共圖書館與旅游民宿產業積極配合,將圖書館與民宿有機結合,開展“民宿書吧”的形式推動旅游與文化共同發展;與旅游餐飲業積極配合,開展閱讀咖啡屋以及閱讀主題的餐廳,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在讀者游客在享受美食帶來的體驗時,提升人文氣息,享受閱讀服務,有效延伸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
總而言之,在文旅融合視域下發展公共圖書館,能夠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優勢,吸引更多的游客享受公共文化魅力,從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現階段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仍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應在不斷的實踐中,對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旅游文化與公共文化的融合發展,提升自身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