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茹艷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21)
智慧化圖書館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關鍵,首先需具備信息重組集成功能,即由圖書館作為樞紐所承擔的信息收集與加工處理功能。因圖書館一般都是免費性服務機構,即使是轉型為智慧化圖書館,也一樣是直接免費向大眾開放。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圖書館使用人次的不設限增加,即信息數據的增加。而這些細化的信息數據對于與圖書館建設相關的圖書出版行業、知識培訓行業、數字資源行業等都具有十分深遠的應用價值,可在信息轉化中直接變成可用生產力。城市智慧圖書館就是在滿足市民知識需求的基礎上,收集信息,并將信息整合為數據處理,打造公共信息池。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與中老年人格格不入,難以直接讓新興科技深入老年群體,即不能在整體上滿足智慧城市建設需求。所以,在目前圖書館建設的初級實體服務上,圖書館完善自身的定制化服務,讓圖書館服務模式不再單一、固定,可讓智慧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建設的主要力量,承擔起知識與信息素養的教育功能,提升不同年齡段人們的知識素養、信息素養。
目前,我國的城市智慧圖書館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自動檢索、自主借閱、自主歸還的基本功能,但這些基本功能的使用往往都與真實身份驗證緊密捆綁,必須由圖書館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才可完成后續服務。煩瑣復雜。而在未來的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圖書館用戶可直接依靠指紋、面部識別等功能完成快速登錄,并在用戶信息分析后,根據智能化的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共享信息,自動開啟個性導航。因此,智慧圖書館要想提供好信息化個性服務,就需時刻統計好圖書在架信息,便捷向用戶及時推介。
智慧圖書館建設是在保證圖書館傳統基礎功能上進行的時代化建設轉型,不僅要引入云計算技術,將圖書館的管理納入統一系統。還要適時引入物聯網RFID技術,促使圖書借閱管理、盤點管理的自動化、實效化。使整個圖書館以綜合化、技術化的信息軟件為平臺,切實實現數字化圖書資源管理。因此,在建設智慧圖書館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如下內容:首先,簡化桌面終端的硬件配置,建立云桌面。其次,將圖書館服務器的管理維護工作適當簡化,降低信息系統的維護成本。再次,充分發揮系統、服務器優勢,降低終端使用的空間占用,減少最為常見的散熱消耗,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最后,快速轉移并復制虛擬服務器,以便系統遭受非自然攻擊或侵害時及時恢復運行。
要想建設好智慧圖書館,就要重視物聯網技術的有效創新,依靠實實在在的客觀技術推動智慧圖書館建設。從目前的建設趨勢來看,智慧圖書館建設首先要利用好目前發展相對成熟的二維碼技術、無線射頻技術、FRID技術,實現對圖書館用戶的初步個性服務。其次,大力發展建設中的5G技術、云計算技術等,讓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功能優化更加拓展。
城市圖書館在滿足當地市民的基本閱讀需求上,須革新自身的服務系統,創新自身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延伸線上線下相混合的服務范圍,增多混合服務的服務方式,可做到圖書館信息共享的空間限制破除,讓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們都有機會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并且,智慧圖書館在面向全面的社會型開放服務上,可以立足于公益性服務理念,增強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機構的社會責任感與時代使命感,以此做到圖書館服務的主動服務、多元服務。
要想在現有的物聯網技術基礎上不斷完善智慧圖書館全面建設,就需在現今的建設探索階段將整體建設視角放置于“技術層面的人才培育”,直接在根源性問題上找準核心,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挖掘針對性人才,以圖書館服務對象為目標進行圖書館信息管理人員的著重培養。首先,在建設源頭上優化智慧圖書館人才的準入標準,讓實際的圖書館管理人員不僅掌握熟練的圖書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計算機技術。其次,重視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交流,讓每一位技術程度不同的管理人員都有機會接觸與自身完善相關的個性化對應培訓。最后,加強對智慧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制度管理,引入健康、合理的競爭機制,驅使管理人員自我提升。
建設城市智慧圖書館,不僅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具有高素質、高專業的知識水平,對于圖書館服務用戶的自身素質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具體要求。因此,順應我國目前的圖書館建設工作進行智慧圖書館建設思考,除了要考慮好與建設相關的經濟因素、技術因素、制度因素,還需對圖書館所在地的用戶受教育程度進行融合考量,以做到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全面綜合,使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能在圖書館組織的簡易信息化培訓活動中,切實走近信息技術,了解信息技術,使用信息技術。這樣不論是依照主動教育培訓向他們介紹智慧圖書館的相關設備使用與具體應用流程,還是讓他們自動自發地培養個人使用習慣,都可讓城市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更加實效,切實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下的時代發展形勢下,要想有效建設智慧圖書館,就需圖書館管理人員切實走出局限思維,從傳統的建設理念掙脫出來,在已有的實體圖書資源上,借助信息技術的技術理論延伸線上資源整合,明確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閱讀資源,以“智能化”為核心支撐圖書館建設轉型,最終切實完善智慧圖書館的整體資源體系、服務體系、服務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