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平原縣第一中學,山東 平原 253100)
新課標教育改革大綱中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育中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此外,還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這種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開始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從而引導學生在和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在現有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需要對合作教學模式展開實施效果分析,為后期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就是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層次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小組,教師對學生小組進行學習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在實際教學實踐活動中,借助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占據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培養學生的知識實踐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1]。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對采用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發展目前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還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解決這些問題則會影響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優化。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足,從而導致教師無法掌握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技巧,無法將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無法跟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導致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影響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因為教師在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合作學習的數學任務的難易度進行科學的把控,從而造成學生在合作研究學習中的探究能力受到限制,導致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無法發揮,影響教育實踐效果,不利于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此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過程中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教師自己對合作學習模式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強,無法引起學生的吸引力。因此,本文需要積極地探索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建議和措施,為高中數學的教學改革提供堅實的依據。
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對班級的學生展開分組,要對學生實施科學、合理地分組,并且要按照學生小組的組員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有針對性地布置合理的合作學習任務,從而能夠加強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針對性,增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提升數學學習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除此以外,高中數學教師更需要全面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在此基礎上將學生按照學生的情況劃分成多個學習小組,不同小組之間能夠相互競爭,小組內部的組員可以實現相互優勢的互補,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小組成員不但能夠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相互積極地交流討論數學問題,還可以對問題展開研究和分析,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提升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在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在其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對學者進行指導,從而確保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能夠把握住正確的學習方向,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布置分組任務,隨后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有效的指導,引導學生按照目前的學習情況朝正確的方向展開探索,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的探索精神。教師可以布置一道比較具有爭議的題目,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在學生小組之間經過初步的分析和探索之后得出不同的答案,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法,教師對學生小組之間不同的探究方法進行評判,從而引出教育內容,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題目,進行細分化學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教師發揮其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的指導作用后,學生不僅能夠順利地解決數學問題,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效地培養了發散性思維,提升了數學研究能力,對于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強化起著重要積極的影響。
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點評,評價方式也需要做適時的調整,通過讓小組成員組內評價,小組互相評價以及教師指導評價的方式進行,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有效的引導,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指導,并且在教師系統性的指導下,學生能夠積極地改正自身教育的不足,提高自我數學認知水平,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在高中數學實踐教學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教學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課改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更應該對數學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研究,為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