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雨含
(青島西海岸新區香江路第二小學,山東 青島 266000)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污染和破壞,帶給我們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人們終日呼吸著污染的空氣和汽車尾氣,飲用著污染的水,吃著從污染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農產品,耳邊響著錯綜交織的噪聲……環境污染嚴重地威脅著人體的健康。
房地產為了置地建樓,用推土機鏟平了農田林地,用挖掘機開山鑿洞移走了大山,而代價卻是加重了城市霧霾、沙塵暴,甚至出現地面塌陷的情況。青島地區每年春季是沙塵暴的高發期,狂風夾雜著浮塵沙石,在天地之間遮天蔽日,人們生活在渾濁粉塵的籠罩之下,幾乎看不清楚對面駛來車輛和周圍來往的行人,非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沙塵暴天氣,引發的嗆鼻迷眼和呼吸疾病,讓醫院的患者看病壓力變得更加緊張[1]。
河流不再清澈,魚兒無家可歸;天空不再蔚藍,鳥兒歌喉喑啞失色;戶外空氣不再新鮮,孩子被迫宅在家里玩手機游戲。
自從《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雖然街道社區和學校公園都設立了專門分類投放的垃圾投放站點,但能夠真正做到分門別類地正確分類好垃圾的普通老百姓,卻少之又少。如何正確區分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成為令人頭痛的困擾。垃圾不分類或者分類不當,不僅會失去可循環利用資源的使用價值、浪費財產,還會因為垃圾處理不當,焚燒有害垃圾或化學品時,釋放出有毒氣體和污染水土,從而影響農民糧食蔬菜的收成。小區垃圾投放站點,在夏天不但臭氣熏鼻,還為老鼠、蚊蠅等害蟲提供了食物和繁殖的場所,極易誘發傳染病。
外賣、一次性筷子和塑料制品等消費習慣,導致漂浮到大海里的難以降解的白色污染,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纏住而痛苦死去。人們從海里捕獲上來的大魚,剖腹打開卻發現是難以消化和排泄出去的塑料垃圾。
俗話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要么是十年前,要么是今天。這不僅是有益于當代人,更是為了人類的子孫后代謀求長遠發展。否則交給他們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地球家園,環境終究會懲罰自作自受所以人與環境必須建立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2]。
環境保護的意義如此重大,那么我們應該身體力行地為環境保護貢獻出一份力量。培養環保意識的具體措施,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展開說明。
首先,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形成熱愛環境、順應自然、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的道德習慣。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和校園桌椅板凳設施,勤儉節約,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煙頭,不隨地吐痰。
其次,積極參與學校植樹節的植樹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撿拾塑料垃圾等校園團體活動。不使用一次性消費餐盒和碗筷。
再次,做好環保宣傳工作,喚起全體師生和家長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既要做保護環境的衛士,又要做宣傳環保的使者。除了自己直接參與到各項環保活動中以外,也要對發現破壞環境的行為敢于制止并舉報,主動承擔起監督污染、保護環境的責任。
第四,節約能源應從點滴做起。不少家庭習慣用遙控器關閉電器而不斷開電源,雖然這種方式看起來比較便捷,但家用電器在待機狀態下仍會消耗電能。拿家用電熱水器舉例,60升1500w功率的電熱水器一直處于加熱狀態一小時就是2度電。當人們習慣設定好加熱溫度時,電熱水器會在水溫降低時自動加熱再次達到預設溫度。這樣一個晚上就要白白消耗2—3度電。如果趕上節假日全家外出游玩幾天的話,電源插頭未及時拔掉,家用電器在待機狀態下繼續耗電的度數會更多[3]。
第五,先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再清楚區別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具體包括哪些。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能夠正確分類投放各類垃圾。遇到難以區分的老人或鄰居,主動上前幫助、講解,讓身邊的人也能夠做到垃圾分類投放無障礙。便于垃圾處理中心對正確分門別類后的垃圾,進行高效回收、掩埋或焚燒等專項處理方案。
最后,援引2020年4月23日,青島小珠山森林公園一場燃燒了30多個小時的突發性人為大火,告誡大家一定要加強防火意識,因為大火不僅造成家中物品或學校設施化為灰燼的巨大損失,還有可能因為電線絕緣保護層的燃燒導致電路起火、線路連電,引發更大損失和生命危險。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空氣污染和水資源浪費,環境質量面臨下降的壓力。
好的教育本身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此,我倡導大家樹立環保意識,從今天起,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我環保、我快樂、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