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紅
(青島市海倫路幼兒園,山東 青島 266000)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水墨畫教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只是以往在水墨畫的繪畫教學活動中,不少幼兒只能簡單地使用美術工具材料來進行創作。如今教師對幼兒的美術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是教師在開展水墨畫向日葵教學時,應該先了解幼兒的觀察能力、對事物的表現水平,然后根據幼兒的實際學習特點,開展有效的美術教學。對此,筆者主要圍繞水墨畫向日葵的教學內容,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層層遞進地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效果。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對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進行直觀的感知,初步增強幼兒對事物的認知,為幼兒之后的美術學習奠定必要的認知基礎。在水墨畫向日葵這節活動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幼兒呈現向日葵的圖片,讓幼兒直觀、仔細地觀察向日葵的形態特征[1]。教師此時可鼓勵大班幼兒自主表達:“看著這張圖片,你們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向日葵是什么樣的?它有哪些形態特征呢?”
大班幼兒向來有較強的好奇心,在教師發起互動后,開始對向日葵圖片進行細心的觀察。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的表達欲望比較強。有的幼兒說:“它的莖是直的,而且很長!”有的幼兒則說:“它的花瓣是黃色的!”雖然現場的氛圍有些活躍,但是還是很多幼兒是躊躇的,沒有主動回答。教師可加強教學互動,鼓勵幼兒觀察得更加仔細一些,為之后的繪畫練習奠定認知基礎。
教師可鼓勵一些看不清楚圖片細節的幼兒上來,親手摸一摸向日葵的玩具模型。在幼兒親身體驗和就近觀察時,教師可鼓勵幼兒主動說一說自己感知了向日葵的哪些特征?比如有的幼兒發現向日葵的葉子是廣卵形的,葉子邊緣有粗鋸齒,它的兩面都比較粗糙;有的幼兒則發現葉子的先端是漸尖的,有頭狀花序,花序中部是棕色的,也有紫色的,引導幼兒說出它單生在向日葵的莖頂,或者生在向日葵的枝端。
在幼兒初步了解了向日葵的形態特征之后,教師可引導幼兒了解它的生長規律,讓這節活動蒙上一層科學知識教育的色彩,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氛圍。
西方美術作家通常喜歡用油畫的形式來繪畫向日葵,而水墨畫是中國國畫的美學藝術表現形式,教師在開展水墨畫向日葵教學時,可讓幼兒對《向日葵》油畫、《水墨花卉》進行對比性的鑒賞與分析[2]。教師可讓幼兒分別觀察《向日葵》油畫、《水墨花卉》美術作品,引導幼兒盡情說出油畫、水墨畫的特點。
為了增強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感知,教師可先設計一些疑問,增強幼兒的參與感、體驗感。例如教師可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如果讓你為向日葵配色,你認為應該給它的每個部位配上怎樣的色彩和色調?”在幼兒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與分析時,可以親身體驗一下不同的色彩與色調帶給人的獨特感受,讓幼兒在欣賞《向日葵》油畫時,可以根據此時的感受,講述一下自己對這幅油畫的感知。
之后,教師可讓幼兒對水墨畫的色彩和色調進行賞析,然后讓幼兒講述一下自己的審美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幼兒深入討論一下《向日葵》油畫與《水墨花卉》的繪畫形式、審美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油畫、水墨畫進行審美鑒賞,水墨畫作品中色彩和色調象征的意思。在這一對比教學中,幼兒能夠更深刻地認知到水墨畫的特有魅力,初步培養了幼兒對水墨畫向日葵活動內容的學習興趣。
雖然幼兒從水墨畫作品的審美鑒賞中,初步感受了水墨畫的美學特征與藝術魅力,但是水墨畫教學涉及不少的知識點,需要教師引導幼兒對這些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地掌握。教師可依托微課的教學視頻,向幼兒展示水墨畫的概念、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水墨畫獨到的藝術效果等方面精簡的知識點[3]。為了讓幼兒直觀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美術知識內容,教師可在向幼兒展示了這些知識點之后,進入到教師示范的教學環節,向幼兒演示自己繪畫水墨畫的過程,然后向幼兒講解什么是水墨畫的“濃”“重”“淡”“清”,并且向幼兒演示一下這些要素是如何在水墨畫中發生不同變化的。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向幼兒演示一下如何在水墨畫中描繪向日葵的花朵結構特點,如何展示向日葵特有的生長規律。教師在向幼兒講解繪畫向日葵時,還應該讓幼兒了解如何調節向日葵各部位的比例關系,如花盤、莖葉以及花瓣之間的比例關系。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點,教師也可向幼兒展示水墨畫向日葵的范畫,讓幼兒在觀察范畫的過程中,針對性地剖析創作者是如何處理向日葵的構圖等關系的。這部分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應在這一教學環節,對幼兒給予足夠的耐心。為了加深幼兒的知識學習記憶,教師可讓幼兒嘗試自主用水墨畫的線條來勾畫出向日葵的外形。教師可鼓勵幼兒在遇到難題時,大膽地提出來,然后在教師的輔助下,對自己存在問題的畫法進行調整。
有些幼兒的學習能力比較薄弱,教師可在微課教學視頻中向幼兒展示水墨畫向日葵的創作步驟,讓幼兒根據直觀形象的創作步驟,逐步進行繪畫訓練。而且教師應該在幼兒的繪畫表現能力較低的情況下,通過分步繪畫的指導方式,一步步讓幼兒掌握好水墨畫向日葵的創作方法。這一做法可幫助幼兒及時找出水墨畫向日葵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合理指導的過程中,可以提醒幼兒注意把控好墨色和線條的濃淡程度。有的幼兒在繪畫練習的過程中,會面臨一些特殊的學習問題,教師應及時發現,并采取教學對策。比如有的幼兒不善于使用水墨畫的線條與色彩來表達豐富的情感,其情感感知與表現能力比較薄弱。此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針對性地鍛煉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在白紙上描繪水墨畫的線條,調配水墨畫的色彩。在幼兒每次描繪水墨畫的線條、調配水墨畫的色彩時,教師可鼓勵幼兒主動說一說這些線條與色彩究竟抒發了創作者怎樣的內心情感。
幼兒園美術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中,能夠增強幼兒的互動交流興趣,使其在互動交流過程中產生求知欲,主動對活動中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效率。教師可讓幼兒自愿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由組長需合理分配學習任務,讓組員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高效率地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4]。
在具體的小組分工任務中,有的幼兒負責畫出向日葵的花瓶,有的幼兒負責畫出向日葵的花盤,有的幼兒負責畫出向日葵的花瓣,有的幼兒負責繪畫向日葵的花徑與葉子;還有的幼兒負責處理向日葵的畫面色彩。例如,幼兒在繪畫花瓶時,要注重把握好花瓶的大小與整個畫面之間的比例,要合理處理花瓶的花紋密疏關系。幼兒在繪畫花盤時,可以先畫出圓形、橢圓形,將這兩種圖形結合到一起,再畫出它的朝向、姿態,盡可能地表現出花盤的變化美感。幼兒在繪畫向日葵的花瓣時,表現出向日葵的生長規律及其形態特征,不可過疏,也不可過密,要確保每個花瓣的線條要流暢,讓花瓣的整體繪畫效果變得生動、形象。幼兒在繪畫花徑與葉子時,也要注意處理好花徑與葉子之間的左右穿插關系。在這方面,幼兒需要掌握好大面積的冷暖色調和色彩的繪畫技巧。在這一合作學習與分工協作的學習活動中,幼兒的學習效率更高,還能培養自身的合作學習能力。
競賽性活動是一種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活動,幼兒園美術教師可讓幼兒參與到水墨畫向日葵的創作競賽活動中來。在幼兒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之后,可進入到美術作品的分享與交流環節[5]。這一教學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很好的自我展示機會,教師為了幫助幼兒及時糾正美術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可讓幼兒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開展以教師和幼兒為主體的科學評價。
在評價結束后,教師可根據評價選出最出色的6幅作品,將其展示在活動室的作品展上,讓幼兒產生喜悅感與成就感,培養幼兒的學習自信心。這6幅作品可以是最具想象力的、最具創意的、繪畫水平最高的、水墨線條處理最佳的、水墨色彩處理最合理的,也可以是整體繪畫效果較佳的。教師應該充分增強幼兒在水墨畫學習中的自我情感,調動幼兒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自覺地磨練自己的水墨畫繪畫技巧。
綜上所述,在水墨畫向日葵教學中,美術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培養了幼兒對水墨畫創作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幼兒的審美情趣,還切實提高了幼兒對水墨畫創作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效果。實踐證明,幼兒園美術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與學習需要,對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與創新,可以更好地保障美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