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衡水科技工程學校(衡水技師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教學策略與學習方法亟待改進。有效開展中職學前教育數學課程活動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前提是要遵循主體性、有效性和全面性教學原則。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前提是教師能夠保證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新課程改革浪潮過后,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但是如何改革,向哪個方向改革成了教師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未能確定改革方向的改革是不具備現實意義的,即便是教師轉變了教育理念,變革了教學策略也可能適得其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總抱怨數學課程內容乏味枯燥,原因是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時教師沒有設置相關的情境導入,導致剛開始就產生抵觸心理和畏難情緒。部分教師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縮減教學內容,跳過重點難點只講簡單內容并不深入解析。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但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講簡單內容讓學生產生了數學學習不過如此的驕傲心理,但是在實際測驗過程中題目考察范圍較大涉及的知識內容較難,學生因為沒有學過而心態崩潰。
數學教學實踐未能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相結合是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中的又一重要問題。與其他基礎學科相比,數學存在一定的獨立性和邏輯完整性,因此,部分教師提出將數學教學實踐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分割開來。學生先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學習方法,再根據學前教育的要求將兩者結合起來。從理論層面分析,將兩者分割開來獨立進行教學存在一定的理論依據,但是根據實際效果分析,數學教學實踐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分割造成了學生對于兩者理解較為片面而整合過程困難重重。
師生不注重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改進。大部分教師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但是關于如何改革以至于具體改革措施眾說紛紜,教師們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這就意味著每個教師采取的改革方法不一樣,有的教師干脆繼續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等到其他教師的改革結果。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思考不創新,對于理論性知識內容仍舊采取死記硬背的記憶方式,至于那些需要理解靈活性較強的內容則采取“得過且過”的策略,抱有只要教師沒有抽查到我,我就是安全的這種僥幸心理。師生不注重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改進在本質上分析是師生不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沒要求,對于自己的教學策略沒追求,導致教學質量較低,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部分學生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認為中職教育“低人一等”,自己得過且過拿到畢業證書即可。這種自暴自棄的形態是極其錯誤的,師生關系緊張的情況下教師很難發現學生的這種心態,即便是發現也未能及時處理造成嚴重后果[1]。
對于大部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不能正確認識數學基礎課與學前教育專業課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做好思想工作讓學生理解數學教學對于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根據科學研究分析發現,人們的思維發展是連續的也是分階段的,不同階段所對應的年齡呈現出不同的思維發展特性,連續性和階段性并不是兩個相互矛盾的詞匯。學齡前兒童根據年齡可以分為感知階段和運算階段,兒童在處于前者時理性思維會跟著感覺走。處于感知階段的兒童只會因為感覺而做出某種判斷,但是由于該階段兒童身體部分功能尚未處于準備階段,這就意味著兒童在該階段中很容易產生錯覺做出錯誤的判斷。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身體和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長,兒童進入運算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會通過簡單的運算做出判斷。而運算需要一定的運算能力,數學課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能夠充分認識數學課程對于兒童未來成長發展的重要性,也要根據教師的講解以及專業課程的學習了解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工具,大多數新型產業的崛起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基礎設施越發的完善。大部分學校都實現了網絡教學,部分學校地區甚至實現了網絡教學的全面覆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手段,優化課程設計,完善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這一切的前提是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有足夠的數學建模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如果學生對于數學不感興趣,對于數學內容了解甚淺,那么培養兒童數學素養就是一句口號,一句無法被實現的口號。作為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學生除了要具備歌唱、舞蹈以及美術等基本藝術職業技能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對于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與數學聯系較為緊密的現象和活動,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對幼兒做出合理的解釋。比如現實生活中的零食店抽獎活動,學生就可以結合學習過的概率方面的知識,從概率論的角度分析抽獎過程,告訴幼兒如何抽獎是最優惠的選擇,從而逐步引導幼兒數學思維的建立和發展。
教師要依托現有教材內容資源,重新整合教學內容。現階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課程資源較為匱乏,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時僅僅依據教材和有限的課外輔導資料,學生的數學視野受到限制。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優化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參考其他教師的優秀設計。教師要結合教學經驗,根據當前中職學前教育課程教材針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刪減,明確數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消除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教師要在簡化數學課程難度的基礎上,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信心,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2]。教師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程資源庫,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現有基礎教學模塊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數以及概率和初步統計,這部分內容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度較低,沒有針對學生的邏輯性和思維性開展專項鍛煉。因此,教師要增設命題邏輯和條件判斷以及數據表格信息處理相關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大部分學校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構建了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們可以通過經過學校認證的賬戶登錄訪問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利用教室內的教學設備完成教學課程的實時錄制,教師將經過剪輯后的視頻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供學生觀看學習。中職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完全,大部分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尚未成型,這意味著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其他因素而分散注意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勢必會造成數學課程內容的遺漏,教師將課程內容完整錄制上傳至教學平臺,為學生后續的自主學習和查漏補缺提供了內容基礎。部分教師將作業以電子版的形式發布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要求學生完成作業后以電子版形式上傳到教師的郵箱。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程結束后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回家后完成第二天將作業交給教師,教師課后回辦公室完成批改任務。這是完整的布置作業和收發作業的流程,教師將作業發布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師生雙方的時間。學生課后隨時可以完成作業上傳到教師郵箱,教師郵箱一旦接收到學生的作業會將該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及時批改作業并且將批改過程和批改結果返回給學生。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區間內完成。學生對于課堂上教師的講課內容記憶猶新,在這種背景下完成自我檢查和查漏補缺效率較高。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數學課程教學質量,降低了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難度,節約了師生雙方的時間和精力,使得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教師利用中職生愛玩的天性,將教學活動游戲化,通過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室中開設模擬超市,每個學生都有一筆資金。每當學生消費到一定數額時即可參與一次抽獎活動,獎品分為三等,一等獎獎勵五百元;二等獎獎勵三百元;三等獎獎勵一百元。教師要求每個學生盡可能爭取利益最大化,用最少的錢買到足夠固定數量的物品。教師設定學生抽中一等獎的概率是十分之一,抽中二等獎的概率是十分之三,抽中三等獎的概率是十分之四,不中獎的概率是十分之二。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時間思考和計算,選擇自己的抽獎方式。計算思考時間結束后,學生開始一個接一個花錢購物,為了增加抽獎機會,有的學生選擇將錢全部花掉,即便是購買的東西已經超出規定要求;有的學生購買完規定物品之后不再消費,直接選擇抽獎一次;有的學生發現購買完規定物品之后再次購買部分物品就可獲得兩次抽獎機會,每個學生的選擇不同,花費的金錢與最終購物數量不同。學生們在一次次抽獎過程中體會到概率的含義,并且有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結算過程推算出選擇抽獎二次的學生總計消費較低。學生們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概率與統計的具體流程,收獲快樂的同時增長數學知識。
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首先要發現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指導下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