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洮北區海明小學,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綜合素質教育進行培養,這已經成了主流的教育理念需求。班主任對學生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是作為班主任的職責所在,同時也是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關心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班主任教師也應意識到每個學生的問題是不盡相同的,這要求班主任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適當選擇,促使學生全面成長。而要想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班主任教師必須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并從不同角度入手,采取多舉措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素質教育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也是衡量素質教育推進成效的關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進,這與學生本身、學生的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很多方面關系密切。小學生在學校期間,班主任教師扮演重要角色,直接負責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職責。在小學時期,小學生對社會的理解不全面,缺乏獨自思考能力,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給予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對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任務比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學習任務多,而且復雜,學習內容更深奧,他們承受了較大的學習壓力。針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情況,現階段小學班主任順利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是教學方法的改善,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們減少消極情緒,使學生降低學習壓力、擁有積極的態度。
每個小學生的心理想法都不一樣,學生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需要小學班主任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心體會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有針對性地看待每一名學生。小學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學生以后的成長就會受到影響。另外,小學生的整體問題不一樣,班主任教師要和學生家長經常溝通,掌握學生學校外的狀況。家庭方面的負面影響,往往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班主任教師要用心觀察,如果存在或者發現學生出現與父母發生爭吵或是父母離婚的情況,那么就必須要考慮到學生本來健康的心理或許會需要一定的心理疏導與調整。
學生的思考能力不夠健全,他們也有自身的秘密。班主任教師是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師應幫助學生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設立全職心理健康教師,他們主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教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情況更了解,學會如何疏解心理。小學班主任教師要知道學生的自身喜好,選取適合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課程。依據心理健康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析,處理好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憂慮。設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詢問室。很多學校非常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學校通過心理健康詢問服務是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在學校健康詢問室專業心理教師的指導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傾聽與溝通,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結合素質教育需求,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知識內容的學習要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班主任教師應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入手,豐富學生們所參與的課外活動,幫助開拓小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們在參與課外活動同時也能豐富自己、學會做人做事,了解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從而獲得心理健康知識。在小學課堂管理時,班主任教師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脫離學生自身的情況。小學班主任教師應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深入推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到社會上進行體驗,接納更多實際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小學課堂管理中,班主任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討論進行實踐,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效果。例如,班主任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方式,如帶學生們進入養老院、社區、展覽館等公共場所,促使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社會、體驗生活。
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說,學校的作用雖然很大,但家庭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通過分析各類案件和相關數據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犯罪問題都是和家庭教育問題有著密切關聯的。小學班主任教師應該增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按期去家里訪問或者在學校組織家長會。班主任教師要和家長說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家長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孩子們以后發展有直接的影響,要求家長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要與班主任教師進行合作。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家長主動學習其他同學家長處理孩子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家長發現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時,要和班主任教師進行交流,雙方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應協助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處理,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狀況,讓小學班主任教師認識到教育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成效的重要性,促使班主任教師對自己教育工作的不斷完善。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教師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的管理者,班主任應自覺地去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制造出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