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春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長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長跑興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長跑興趣,本文立足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實際,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實驗法等方法,對我校四年級學生的長跑能力進行探究。為該校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小學生的長跑興趣、提高長跑能力探索出一條新的訓練思路,為其它體育項目在實施長跑訓練方法上提供借鑒和指導作用。
關健詞:長跑;身體素質;興趣
一、前言
大量的實踐研究證明,熱愛運動者其身體素質往往比不熱愛運動的人好,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適度的運動是非常有益的[1]。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展階段。適當的長跑運動可以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2]。長跑屬體能類運動,長期進行長跑鍛煉,能增強與提高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等機能水平,并有助于培養堅定的意志,塑造完善的個性心理特征[3]。但是城鎮小學或者鄉村小學的學生對長跑認知相對薄弱,更不了解耐力素質的作用。為此本文以我校四年級部分學生為實驗對象,在八周時間內通過體育課"課課練"中對學生的耐力素質進行訓練,通過實驗結果分析實驗對象1000米或800米的成績變化,為我校體育教師在長跑訓練方法上探索訓練思路。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校四年級學生的耐力發展情況。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運用網絡搜索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有關長跑運動的資料,通過圖書館查閱有關長跑的書籍和資料,為本文探究提供充足的理論知識和依據。
(2)實地調研法
在我校進行實地觀察、訪談,收集探究所需的相關信息。
(3)實驗法
實驗時間:2020年5月15日至2020年7月15日。地點:廣東省佛山市某校。我校四年級學生,共六個班,每個班男女各5人,共60人。所有受測試者在實驗開始前均沒有進行過系統長跑訓練,并且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并完整參與體育課"課課練"提高中長跑能力的訓練與測試。實驗對象基本情況如表1。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1.長跑訓練的方案和實施
為排除學生自身生長發育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本實驗將練習時間設定為8周,以男學生1000米、女學生800米成績為指標,進行實驗前后的對比,在進行正式長跑訓練前,安排一周預實驗,以使受試者充分撐握長跑技術動作要領并測出受試者1000米或800米的成績,因為受試者是四年級學生,一周3節體育課,所以本實驗共有24次的訓練內容。其中前6次安排有長跑理論教學和耐力訓練,后18次都是耐力訓練。
2.耐力發展訓練
跑步對下肢及踝關節力量要求較高,同時腰腹及上肢同樣非常重要[9]。因此,在實驗前期,以跳繩、高抬腿及單足跳等手段發展學生身體各部分力量水平。例如:連續跳繩2分鐘,要求以前腳掌著地。單足跳15m,雙腳各跳完一次為一組,共3組,組間間歇1分鐘,行進間10——15m高抬腿。為提高學生練習興趣,安排30米折返跑接力,男女生組隊比賽,男生要比女生快3秒以上才算贏,否則為輸,輸的一方全隊每人20次深蹲。其他長跑身體素質練習及耐力練習具體手段方法見表2。
實驗開始前,受試者均沒有接觸過有關長跑的知識,所以在體育課"課課練"的長跑訓練中,都熱情高漲,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訓練都特別認真對待,而且還有部分受試者,會在下午放學后練習當天的訓練內容。實驗進行中,受試者逐漸掌握長跑的動作技術和特點,在跑的過程中動作要領得到了規范化、標準化,因此在跑的過程中更省力。此外,受試者了解了長跑中的"極點"現象,在跑步過程中遇到"極點"時,懂得如何應對。實驗還通過400米或200米的間歇多組練習跑,讓受試者慢慢掌握勻速跑的節奏,在跑過程中不會再出現前半程“超快”,后半段"超慢"的現象。經過為期8周的訓練后,對參與訓練的學生800m與1000m成績進行測試,測試情況與之前成績進行對應比較。具體情況見表3、表4。
通過表3、表4數據得知,受試者經過為期八周的體育課"課課練"長跑訓練,1000米或800米成績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每一位受試者都表現突出。其中男生進步最大的高達15s,進步最小的也有3s,女生進步最大的高達11s,進步最小的也有4s。
3.實驗結果分析
受試者1000米或800米成績為什么能在短短四周提高那么多呢?其實有很多很多因素,總結如下幾點:
(1)生理機能初步適應長跑運動
本次實驗通過30米折返跑、波比跳、一分鐘快跑一分鐘慢跑等等練習方法刺激受試者的生理機能,在一定程度受試者的生理機能適應了長跑運動。
(2)教學設計符合小學生特定
小學四年級,其生理特點是神經興奮快但難以持久,注意力易轉移[10]。體育課因在室外,其注意力經常會為其他因素所吸引,因此教師在活動開始前的講解內容,很多人沒有聽,所以經常不按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因此,準備活動后直接進入課的主要內容,在學生身體感覺輕微疲勞時進行結合課上運動內容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效果會更好。對多次重復枯燥且易于使身體疲勞的教學內容,更不想完成。因此,在課上采用多種手段發展同一素質效果會更好。例如,同樣是發展踝關節力量,如果是多次進行跳繩練習,學生往往會感覺枯燥無味。而將跳繩、踮腳走、前踢腿跑等手段結合,因為每次練習內容不同,即使是這些手段都是發展踝關節力量的,學生因每次練習內容不同會踴躍參加。通過練習,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對于運動就會越來越喜歡。
(3)學校領導的支持
在通過訪談我校領導得知,學校領導都很重視體育這門大課程,對這次體育課"課課練"的長跑訓練特別支持,特別屬托各班的體育教師配合這次的長跑訓練,為本次長跑訓練在人力和場地方面解決了相應的問題。
(4)家長的支持
通過微信和面對面與受試者及其家長交流得知,我校四年級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于獨生子女,家長們都關心有加,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平常的生活里孩子們都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特別是這次體育課"課課練"的長跑訓練,家長們都表示支持,大多數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不少營養品,以保證受試者營養充足,加快體能恢復。
四、結論及建議
1.結論
體能發展訓練以及正確的長跑動作要領,為學生們對長跑的練習奠定基礎,因長跑需要耐力好,所以耐力是長跑里最重要的因素,有好的耐力和訓練方法,才能有更好的長跑成績。不管是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還是場地設施等,對學生進行長跑練習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提高我校四年級學生的耐力涉及朱多因素。首先要讓學生本人知道長跑的意義及其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長跑有所理解,再通過多種合理的訓練方法且不停變換訓練內容,讓學生在訓練中不再覺得枯燥無味,而是新鮮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對長跑的興趣,然后與學校領導討論解決場地和體育運動設施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在上體育課"課課練"時能夠順利進行,最后要與學生家長談話,為其講解長跑的作用及意義,讓家長支持學生的長跑運動,解決學生營養不足的問題。
2.建議
我校四年級學生對長跑有關的知識都很薄弱,學校應該通過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長跑的作用和意義。
我校的體育教師對學生的長跑訓練都很積極認真,但缺乏專業的長跑訓練技術,學校應該提高體育教師個人職業技能水平,對外引進專業的長跑方法。
小學四年級學生一般都是9歲10歲,這個年齡段培養學生長跑興趣,鍛煉意志品特別重要,建義學校在四年級中,設立長跑項目的期中考和期末考,并設出優秀獎和進步獎等獎項,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長跑運動,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