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醫療設備不斷發達的同時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讓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結核性腦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性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導致腦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膿性炎癥,是臨床上一種棘手的病癥[1-2]。隨著結核桿菌的基因突變導致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其中致殘率、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臨床上主要通過藥物對病情進行控制。本文就腦脊液置換聯合鞘內注射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進行治療的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結核性腦膜炎患者18 例進行觀察研究,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18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 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5 例,女4 例,年齡為19~64 歲,平均(42.65±10.84)歲。對照組患者男6 例,女3 例,年齡為18~69 歲,平均(39.68±10.47)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自愿住院接受治療;患者及家屬沒有嚴重的精神障礙能夠配合本次研究,意識清楚;患者臨床檢查資料齊全;患者被確診為結核性腦膜炎。
因特殊情況不能堅持治療的患者;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臨床檢查資料不齊全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患者及家屬有嚴重精神障礙不能配合觀察的患者;屬于嚴重過敏體質的患者;因個人因素拒絕或者中途選擇退出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抗結核藥物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用腦脊液置換(CSF 置換)聯合鞘內注射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進行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方法為: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腰椎穿刺后進行腦脊液壓力測定,在患者腦脊液壓力較高的情況下拔出針芯進行緩慢放液。再將無菌的生理鹽水注入到脊髓鞘內,重復操作2~3次。用2 mg 地塞米松(河南潤弘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330)和100 mg 異煙肼(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70)對患者進行鞘內注射,每周3 次,直到患者腦脊液壓力恢復正常,并持續穩定1 個月后停止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為患者進行護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情緒,根據患者的自身需要患者制定一套相應的、有效的護理計劃。平時要隨時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及癥狀,及時對計劃進行優化。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需要,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樹立患者積極治療的觀念,讓患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護理人員要保持患者治療時的舒適,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達到舒適的程度。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屬相關的知識,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適當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陪伴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幫助患者恢復。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CSF 指標、臨床癥狀觀察、生活質量及治療效率進行評判,判斷聯合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
療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t檢驗和χ2檢驗,并分別用(±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CSF 指標,觀察組患者的CSF 指標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CSF 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CSF 指標(±s)
組別 例數 壓力 白細胞 糖、氯化物觀察組 9 20.16±3.69 23.87±4.96 25.88±4.16對照組 9 28.26±3.87 32.45±4.29 37.48±4.83 t 4.544 3.925 5.459 P 0.000 0.001 0.000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評分,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結果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評分(±s, 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評分(±s, 分)
組別 例數 腦膜刺激征 發熱 頭痛觀察組 9 20.69±3.64 15.32±3.97 16.22±3.85對照組 9 30.74±4.56 20.46±3.84 23.51±4.71 t 5.167 2.792 2.619 P 0.000 0.013 0.019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分)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分)
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 情感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 軀體功能觀察組 9 53.59±10.26 54.18±10.61 51.45±11.48 54.89±12.12 51.78±12.15對照組 9 42.16±10.52 42.12±11.41 43.55±12.65 42.29±12.26 46.58±12.51 t 0.334 2.322 1.387 2.193 0.895 P 0.033 0.034 0.184 0.044 0.384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率,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率[n(%)]
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通常會有發熱、嘔吐、頭痛、疲憊等狀況出現,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果不及時就醫會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會導致患者殘疾,嚴重的會造成死亡。結核性腦膜炎病變的范圍較大,且誘發因素較多,尚且沒有確切的定論。腦脊液置換聯合鞘內注射的方法是臨床上一種高質量、高效的治療方案[3-5]。腦脊液置換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顱內的壓力,迅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且此方法不僅能夠避免蛛網膜與腦積水的粘連,還能將患者顱內帶有病菌的腦脊液置換掉,迅速緩解患者的惡心、頭痛等癥狀,避免腦卒中的發生。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腰椎穿刺后進行腦脊液壓力測定,在患者腦脊液壓力較高的情況下拔出針芯進行緩慢放液,再將無菌的生理鹽水注入到脊髓鞘內。再用地塞米松和異煙肼對患者進行鞘內注射治療[6-7]。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優質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更快、更穩定地康復,為患者帶來優質、輕松的治療過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8-10]。根據患者的自身需要制定一套相應的、有效的護理計劃,平時要隨時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及癥狀,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樹立患者積極治療的觀念,讓患者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告知患者及家屬相關的知識,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并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人文護理,讓患者充分信任護理人員,從而提高治療效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通過對兩組患者的CSF 指標、臨床癥狀觀察、生活質量及治療效率進行評判,判斷聯合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的CSF 指標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結果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研究結果,證明腦脊液置換(CSF 置換)聯合鞘內注射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很好,能夠幫助患者緩解臨床癥狀,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醫院治療效率的同時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具有很高的臨床學價值,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