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梅河口市中醫院,吉林 通化)
窩溝齲以兒童第一恒磨牙為主要發生部位,在第一恒磨牙時若沒有進行有效的干預,窩溝齲發生后會對窩溝側壁產生損害,出現牙髓炎癥或根尖炎癥,進而影響對兒童營養的攝入,嚴重危害了兒童的成長發育[1]。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口腔科收錄的86 例第一恒磨牙兒童為對象分別采用實施單純口腔衛生宣教和窩溝封閉術干預,將兩組的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情況做比較,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口腔科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總計86 例第一恒磨牙兒童為對象,隨機以每組43 例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男25 例,女18 例,年齡為6~9 歲,平均(7.67±0.82)歲,第一恒磨牙總共114 顆,其中上頜磨牙63 顆,下頜磨牙51 顆。對照組有男26 例,女17 例,年齡為6~9 歲,平均(7.71±0.74)歲,第一恒磨牙總共110 顆,其中上頜磨牙61 顆,下頜磨牙49 顆。兩組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兒童的首檢牙齒均皆符合窩溝封閉的相關診斷標準[2];兒童家屬皆愿意積極參與本次研究;所有兒童均無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所有兒童的年齡均在6~9 歲。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疾病的兒童;排除有認知功能障礙的兒童;排除不積極參與治療的兒童;排除患有先天性口腔疾病的兒童。
對照組實施單純口腔衛生宣教。對兒童以及其家屬進行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并且告知第一恒磨牙齲病的所造成的危害,叮囑兒童家屬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維持早晚勤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避免口腔內細菌的滋生,減少致病因素,同時對牙齦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提高兒童口腔的疾病抵抗能力。保證兒童的飲食衛生,通過健康的飲食來減少對兒童牙齒以及牙齦的損害,由于兒童的牙齒正在發育,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齲病的發生與吃糖具有正相關性,因此盡量讓其少吃糖,同時少吃堅硬、尖銳以及刺激的食物,盡量不喝碳酸飲料[3]。除此之外,兒童家屬要對其每天的刷牙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并教導其正確的刷牙方式,減少因刷牙方式不當而對牙齦以及牙體硬組織造成損傷。
觀察組實施窩溝封閉術干預。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窩溝封閉術干預,所有兒童均由醫院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進行窩溝封閉術的相關操作,并確保所有兒童均滿足窩溝封閉水的適應,首先清潔兒童第一恒磨牙的牙面,將食物殘渣等完全清除,對于窩溝內的殘渣借助探針進行清理,用水槍將其沖出,并把牙面吹干,保持口腔內的干燥[4]。在準備完畢后,采用酸蝕劑在牙面窩溝處至牙尖斜面進行涂抹,30 s 后沖洗并吸干隔濕,將適量封閉劑均勻涂抹在牙面窩溝處,并滲入窩溝點隙,防止氣泡出現,實施光照20 s 進行固化,避免未完全封閉的情況出現,否則需要再次操作[5]。
根據兩組的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情況進行對比,觀察6個月、12 個月、18 個月以及24 個月的情況。
分析觀察組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劑脫落情況,觀察6 個月、12 個月、18 個月以及24 個月的情況。
此次研究將SPSS 22.0 統計軟件用來計算,計數資料以(%)表示,并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磨牙齲病發生率在6 個月為0%,12 個月為0.88%,18 個月為2.63%,24 個月為3.51%,對照組的磨牙齲病發生率在6 個月為4.55%,12 個月為6.36%,18 個月為10.91%,24 個月為14.55%,兩組的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情況中觀察組各時間段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情況(n, %)
觀察組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劑脫落在6 個月為1.75%,12 個 月 為2.63%,18 個 月 為8.77%,24 個 月 為11.40%,窩溝封閉劑脫落情況逐年增長,但增長不明顯,差距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劑脫落情況[n(%)]
齲病也被稱為蟲牙以及蛀牙,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牙科疾病,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在各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但是對于正在發育當中的兒童來說更加容易患齲病[6]。窩溝齲限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頰面溝和上頜前牙舌面的齲損,以兒童第一恒磨牙為主要發生部位,兒童牙齒萌出后達到咬合平面即適宜做窩溝封閉,一般在萌出4 年之內[7]。若出現第一恒磨牙的兒童沒有進行有效的干預,非常容易導致窩溝齲的發生,在窩溝側壁產生損害,最后擴散到基底,導致牙髓炎癥或根尖炎癥,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失牙,進而損害咀嚼功能,對兒童營養的攝入造成干擾,嚴重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8]。窩溝封閉術就是通過將用一種材料涂在兒童的牙齒的表面,滲入窩溝內,經光照后固化形成一層保護膜,使牙齒免受食物侵蝕。隨著國人們生活水平的增加,受生活和飲食方面不規律的影響,膳食結構的變化,導致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了兒童的成長健康,因此研究對第一恒磨牙齲病有效的干預手段對社會有重要意義。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的磨牙齲病發生率在6個月為0%,12 個月為0.88%,18 個月為2.63%,24 個月為3.51%,對照組的磨牙齲病發生率在6 個月為4.55%,12 個月為6.36%,18 個月為10.91%,24 個月為14.55%,兩組的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情況中觀察組各時間段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劑脫落在6 個月為1.75%,12 個月為2.63%,18 個月為8.77%,24 個月為11.40%,窩溝封閉劑脫落情況逐年增長,但增長不明顯,差距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兒童第一恒磨牙實施窩溝封閉術干預,減少了齲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采用窩溝封閉術干預第一恒磨牙的兒童,能夠減少齲病的發生,臨床效果突出,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