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偉,高敏
(1.高青縣人民醫院,山東 淄博;2.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青城衛生院,山東 淄博)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醫療設備也漸漸發達起來。上消化異物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為食管上段,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1-2]。臨床上多用胃鏡對患者進行檢查,胃鏡的選擇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情緒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就上消化道異物患者應用常規胃鏡與無痛胃鏡治療的臨床療效做出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上消化道異物的患者40 例進行觀察研究,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40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 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12 例,女8 例,年齡為13~60 歲,平均(47.89±8.77)歲;對照組患者男13 例,女7 例,年齡為12~59 歲,平均(45.31±8.01)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了同意書;患者及患者家屬意識清楚,沒有嚴重的精神障礙,能夠配合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檢查資料齊全;患者被確診為上消化道異物。
因特殊原因選擇放棄治療的患者;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臨床檢查資料不齊全的患者;患者或患者家屬有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患有嚴重的藥物過敏史;患者或患者家屬拒絕參與研究或是中途選擇退出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胃鏡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用無痛胃鏡對患者進行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方式為: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及時對患者進行吸氧,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后將芬太尼以0.1 mg/min 的速度注射到患者的靜脈當中。再對患者進行推注丙泊酚,當患者無吞咽動作后置入胃鏡,再對異物進行取出。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質量及治療效率進行判定,判斷上消化道異物患者應用常規胃鏡與無痛胃鏡治療的臨床療效。
療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n(%)]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分)
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 情感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 軀體功能觀察組 20 72.16±10.52 72.12±11.41 73.55±12.65 72.29±12.26 76.58±12.51對照組 20 63.59±10.26 64.18±10.61 61.45±11.48 64.89±12.12 61.78±12.15 t 2.608 2.279 3.167 1.920 3.795 P 0.013 0.028 0.003 0.062 0.00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率,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率[n(%)]
上消化道異物是指有固體異物滯留在患者的消化道中,患者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食管穿孔、出血等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死亡,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3-6]。臨床上多采用胃鏡對患者進行檢查治療,無痛胃鏡是臨床上一種優質的檢查方式,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臨床上的運用較為廣泛[7-8]。常規胃鏡對患者的組織損傷較大,從而延長了手術的時間。建立靜脈通路后將芬太尼以0.1 mg/min 的速度注射到患者的靜脈當中[9-10],再對患者推注丙泊酚,當患者無吞咽動作后置入胃鏡。這種方式能夠顯著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應激反應小,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患者的痛苦,患者的接受度較高,具有很高的臨床學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質量及治療效率進行判定,判斷上消化道異物患者應用常規胃鏡與無痛胃鏡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以上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研究數據證明上消化道異物患者應用無痛胃鏡治療的臨床療效高于應用常規胃鏡的臨床療效,能夠幫助患者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醫院的治療效率,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具有很高的臨床學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