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欣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中醫蒙醫醫院,內蒙古 寧城)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見疾病,乳腺癌發病率居于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且其發病率目前仍處于逐漸上升趨勢,是導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經引起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故早期對乳腺癌進行篩查與治療對于疾病的轉歸有重要影響[1]。乳腺疾病的診斷以及腫瘤良惡性的鑒別仍是目前臨床診治乳腺疾病的重點難點,受到了臨床高度重視,鉬靶X線作為乳腺疾病重要及經典的檢測手段,能夠對微鈣化征象乳腺癌進行辨別,為探究鉬靶攝影技術在乳腺癌良惡性中的診斷價值,本研究對研究對象進行了鉬靶攝影檢查,同時將其與紅外掃描結果進行對照,并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對兩種方式診斷準確率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2015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于我院接受診療的乳腺疾病患者80 例作為本次研究一般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患者年齡28~73 歲,平均(56.33±12.25)歲,病程8 d 至17 個月,平均(5.36±2.31)月。患者多以乳房局部疼痛不適、局部皮膚增厚、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表現前來我院就診。本次研究程序完全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相關文件,自愿參與;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并于術后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有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可對照;③患者無語言或認知功能障礙[2]。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器質性損害者;②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不同意研究或無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者;⑤中途失訪或退出研究者[3-4]。
本組研究對象均進行乳腺鉬靶CR 攝影檢查。設備選用PLANMED X-RAY UNIT 鉬靶乳腺機。指導患者采取站立位進行檢查,將機器調整至患者乳腺部位,注意避免患者皮膚出現褶皺,設置自動曝光,常規進行雙側乳腺軸位投射,然后行雙側乳腺側斜位投射,進行圖像采集,對于腺體結構致密者,應當適當降低管電壓,增加管電流,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病灶局部進行攝片,鉬靶攝片完成后再采用紅外掃描對相應的病灶部位進行檢查。由熟練掌握鉬靶CR 攝影技術的醫師進行閱片,記錄腺體類型、乳房皮膚、乳頭情況、病灶大小、位置、形狀、邊界、密度、是否鈣化及鈣化類型、有無腋窩腫大淋巴結。以美國放射學會發布的乳腺報告及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指南進行病灶分型,包括包括Ⅰ致密型、Ⅱ透亮型、Ⅲ索帶型、Ⅳ混合型[5-7]。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術后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并將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與鉬靶檢查及紅外掃描檢查的結果進行對照,對比兩種方法在良惡性病變中的診斷準確率。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乳腺鉬靶攝影結果提示,共42 例為良性病變,38 例為惡性病變,良性病變影像學特點:其中28 例為圓形或橢圓形結節,結節密度不均勻,邊緣銳利;3 例出現皮膚密度均勻增厚,1 例出現觸須狀毛刺,3 例出現結節邊緣模糊。2 例結節周圍有細小的透亮環,3 例出現乳頭凹陷,且無顯著導管擴張情況。惡性病變影像學特點:①大小為1~5cm 的腫塊,密度高,形態主要為類圓形和分葉狀,本組患者中6 例為分葉狀,10 例為類圓形,22例為不規則形狀。②非對稱致密影。本組患者中共20 例出現不規則的片狀致密影,密度明顯高于腺體。③毛刺。本組患者共14 例出現腫塊伴有放射狀以及觸須狀的毛刺。④惡性鈣化。本粗患者18 例有明顯的鈣化,呈簇樣分布,其中2 例病灶內外部均有明顯鈣化點。⑤血管增粗。6 例患者病灶周圍血管明顯增粗及增多。⑥大導管征。本組患者中4 例出現大導管征。
本組患者中,鉬靶攝影顯示共42 例為良性病變,其中纖維瘤10 例、乳腺增生7 例、乳汁潴留囊腫3 例、導管內乳頭狀瘤7例、炎癥7 例、錯構瘤8 例。經病理學檢查結果證實39 例診斷正確,1 例未定性,2 例誤診,對良性腫瘤診斷準確率為92.86%;而紅外掃描53 例為良性病變,與病理學結果對照33 例診斷正確,7 例未定性,13 例誤診,診斷準確率為62.26%,見表1。
鉬靶攝影顯示共38 例惡性病變,其中8 例粘液腺癌、22 例浸潤性導管癌、5 例乳頭狀癌、3 例浸潤性小葉癌,經病理結果證實35 例診斷正確,2 例未定性,1 例誤診,準確率為92.11%;紅外掃描共27 例惡性病變,經病理結果證實18 例診斷正確,5 例未定性,4 例誤診,準確率為66.67%,見表2。

表1 兩種診斷方法對良性腫瘤的診斷準確率(n, %)

表2 兩種診斷方法對惡性腫瘤診斷準確率(n, %)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影像學檢查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類疾病的檢查、診斷以及治療中。目前,臨床對乳腺疾病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超聲、聲觸診組織成像量化技術、多模態磁共振等[8],其中,鉬靶檢查作為乳腺疾病的診斷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分辨率高以及留取圖像可供前后對比等優勢,是目前臨床診斷乳腺疾病首選的無創性檢測手段。該檢測手段不僅能顯示可觸及的病灶,同時還能能夠檢測出難以觸摸的乳腺腫塊,特別是對于脂肪型乳房以及大乳房患者,該檢測方式能夠對乳腺各層組織進行清晰顯示,對于<0.1 mm 的微小鈣化也能清晰觀察,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有重要意義。
為了探究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本次研究在采取乳腺鉬靶檢查的同時還對患者進行了紅外掃描,并將兩種結果與病理學結果進行對照,結果顯示,乳腺鉬靶檢查對良性及惡性腫瘤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92.86%、92.11%,明顯高于紅外掃描的診斷符合率。在利用鉬靶技術進行檢查時,能夠對病灶進行準確定位,圖像顯示清晰,對毛刺樣病變及表面圖像可及時發現,可早期辨別病變的良惡性,對后續治療方案制定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