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紅梅
(拉薩市人民醫院,西藏 拉薩)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飲食資源逐漸豐富,越來越多慢性疾病發病率增加,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特別是高原地區,人們自身飲食結構極具特色[1],其中高血壓疾病需要結合藥物與生活方式調整來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但特殊的生活習慣使得高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指標難以保持在合理范圍內,頻繁波動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甚至有致死的風險[2]。有鑒于此,本院對收治高原高血壓患者在常規干預基礎上配合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社區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收治來自高海拔地區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群體180 例為分析對象,患者中男性有101 例,女性有79 例;年齡在59~86 歲,平均為(70.35±5.67)歲;病程時間在1~8 年,平均為(4.11±1.05)年。根據為患者提供的干預措施為準完成均等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0 例。為確保組間基線數據并不會影響后續研究所得數據的公正性,應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檢驗所得數據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患者臨床指標及體征均與2011 年發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診斷內容符合;(2)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參加,可接受長達1 年時間隨訪。
排除標準[4]:(1)存在精神障礙;(2)存在語言障礙;(3)存在重要臟器功能障礙;(4)存在嚴重軀體功能受損情況;(5)繼發性高血壓;(6)明確表示拒絕配合本次研究。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高血壓藥物治療,指導患者如何自我監測血壓指標,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告知一旦出現明顯異常需要立即到院就診處理。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干預基礎上聯合針對性健康教育,內容具體如下:①定期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出院隨訪,借助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服務,對于患者情況全面分析并及時發現問題,重視患者反饋問題,及時調整干預措施。②通過不同渠道建立患者個體檔案,入庫后對檔案進行動態化管理,根據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等情況對隨訪策略還有高血壓管理方案做個性化制定與調整。③定期進行健康宣教,內容主要是指導患者在用藥以及生活方面(運動、飲食、休息、調整心理壓力)的健康管理措施,來幫助對患者的血壓指標控制。④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囑咐患者多攝入高蛋白食物,保持低鹽低脂飲食習慣,每天攝入鹽分不得超過6 g。減少酥油茶、清茶的攝入,每天定期參加體育活動以控制自身體重,有喝酒、熬夜習慣的均應該盡量戒除,每天保持有充足睡眠。
依從性主要從用藥、運動、飲食、作息四個方面評價,每個方面分數在0~10 分,患者所得分數在7 分以上的可認定為依從[5]。
血壓指標主要包括舒張壓、收縮壓。
在干預前及完成干預后為患者應用自我效能量表檢測,量表有6 個條目,分數在1~10 分,分數越高提示自我信心越足。
對于實驗所需要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 20.0 進行處理,所得數據應用t以及卡方檢驗,并通過(±s)與(%)表示,如提示P<0.05,則表示數據間差異存在意義。
從多個方面對患者接受干預管理前后的依從性情況進行評價并比較,提示干預后社區高血壓患者依從性有明顯提升(P<0.05),詳情見表1。

表1 社區高血壓患者兩種護理干預措施下醫囑依從性比較(n)
患者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平均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且前后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社區高血壓患者兩種護理干預措施下對血壓指標影響(±s, mmHg)

表2 社區高血壓患者兩種護理干預措施下對血壓指標影響(±s, mmHg)
組別 舒張壓 收縮壓對照組(n=90) 83.07±7.79 136.54±11.52觀察組(n=90) 75.15±6.28 112.81±5.61 t 9.131 11.356 P<0.05 <0.05
兩組患者干預后自我效能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種干預方式下患者自我效能改變情況比較(±s)

表3 兩種干預方式下患者自我效能改變情況比較(±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90) 6.21±1.35 6.81±1.23觀察組(n=90) 5.98±1.32 7.33±1.02 t 3.281 12.583 P>0.05 <0.05
高血壓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和年齡、生活方式以及疾病譜變化有直接聯系,可誘發各種并發癥[6],致殘、致死率偏高。對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綜合干預以保持血壓水平在一個合理的波動范圍內,在高血壓患者身上的成功經驗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社區慢病患者群體[7]。
本次研究中聯合針對性健康教育的高原高血壓患者在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穩定性以及自我效能等方面所得數據顯著優于常規干預的對照組患者,健康教育能夠讓高原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疾病、干預措施、注意事項等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對自身接受的干預措施價值有深入認知[8],這樣才能調動患者的積極性與配合程度,對抗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習慣[9-10]。
綜上所述,對收治的高原社區高血壓患者在采取積極藥物控制、生活方式調整等干預手段外,還需要通過健康教育來引導并鞏固患者的配合依從性,對于血壓指標穩定控制有重要價值,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期間的生活體驗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