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大豫畜牧獸醫站 226412)
抓好對蛋雞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關乎蛋雞養殖效率的重要因素,下面筆者主要就診斷和治療要點加以簡析:
感染此疾病的蛋雞通常神態不振、精神狀況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不暢問題,蛋雞鼻腔內會分泌出許多黏液,不僅阻塞鼻腔,還會時常流出,蛋雞呼吸過程中可以聽到明顯的濕性啰音,排泄出的糞便異味強烈,較為稀薄,蛋雞感染后體重很快減輕,日常產蛋量也隨著下降,病發后期階段致死率較高。主要的病理變化表現為蛋雞氣囊膜厚度增加且渾濁不干凈,肝臟部位、心臟外膜和腹膜皆發黃,表面附著一定的纖維素性偽膜,小腸漿膜、胰腺皆出現出血問題[1]。
現階段,在臨床治療中大多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如泰樂菌素、強力霉素、紅霉素等等,以單獨用藥或綜合用藥的方式治療,通常3~5d為一個治療周期,之后停藥3~4d,接著再用藥一個周期,病情大多可以及時控制住。除去基本的藥物治療之外,也要適時以疫苗做好預防準備,在引種上要引入健康、無病毒的雛雞,嚴格防控病原的侵入,構建起全面化的生物安全體系。
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臨床特點表現為發病時間很短,往往在2~3d時間內便會使超過30%的蛋雞染病并有顯而易見的病癥表現,患病蛋雞呼吸不暢,頭頸部僵硬伸直,呼吸時張口喘氣,還會有黏液自口鼻內流出,黏液中甚至還會帶有不同程度的血絲,有的病雞還會出現眼炎癥狀。一旦繼發禽流感,則病雞的呼吸道問題還要延長2~3個月,致死率提升至10%以上,產蛋率也會隨之下降20%~40%,更嚴重的病雞甚至還有很大概率絕產,引起大量財產損失。另外,此階段病雞的禽流感癥狀更加顯著,比如說眼部分泌液變多,雞冠部位腫脹,表面出現出血點,雞腳處鱗片上出現一些淺淡的出血性斑點等等。
為防范病情的繼續惡化,降低繼發性癥狀的出現,通常會在蛋雞日常食用的飼料中加入適量維生素,以強化蛋雞的免疫機能和抗病能力,以抗生素來防范后續的繼發性感染。由于病程相對較短,除去高致病力的毒株感染之外,導致的負面影響往往不算嚴重,就現下來看,蛋雞養殖中出現的致病病毒大多并非強毒株,因此,致使病雞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其他一些繼發、并發性疾病。為此,日常養殖中必須抓好三項工作,首先強化養殖安全體系,規避各類病原的侵入。其次防控各種繼發性病癥的出現。最后要嚴格對蛋雞進行免疫接種,從源頭處防控好。
患病蛋雞呼吸伴有啰音,雞體羽毛光澤度下降,日常產蛋的數量和質量皆不如以往,且產下畸形蛋的概率大大提升,然而,上述癥狀表現在蛋雞患病前期不是特別明顯,通常到了患病后期才會慢慢得以顯露,這無疑加大了日常診斷的難度,此時一旦病雞繼續感染支原體,則呼吸道問題進一步加重,致死率加大。
在發現雞群中出現異常癥狀時,必須立即將病雞隔離開來,并制定周密的消毒殺菌規劃,就整個雞場施以全面細致的消毒殺菌措施,盡量避免雞群出現應激反應的可能性。同時做好保暖措施,確保雞舍的溫和舒適性,注重控制養殖密度,以免太過擁擠,適時減少雞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調控在15%之內,并添加適量利于排尿保護腎臟的藥品。
主要癥狀表現為呼吸不暢,下痢,神經混亂、狀態消極,漿膜及黏膜存在出血問題,病雞行走困難、跛行,雞體羽毛蓬松雜亂、翅尾下垂、翅腿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流淚癥狀,剖檢后可發現病雞的淋巴系統腫脹變大,腺胃腫脹增厚,流有濃稠性黏液,嗉囊內充滿液、氣體,扁桃體也存有腫脹、壞死問題[2]。
注重日常的養殖監管,保持雞場環境的潔凈性和衛生性,依循全進全出的飼養原則,嚴格防范帶毒帶病動物進入雞場,貫徹好各項消毒殺菌措施,及時將病菌清理干凈,檢疫工作也要逐一落實好,以便于提早發現病雞的異常表現,在蛋雞日常食用的飼料中加入一定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的藥物做好日常的保健和預防。
綜上所述,抓好對蛋雞養殖過程中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勢在必行,養殖人員要提高警惕,及時貫徹好各項防治措施,一旦發現疾病,必須第一時間做好隔離、清理、治療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