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 江冰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疾病。其發病隱匿且嚴重,患者很難意識到自己存在青光眼,非眼科專業的多數醫生也對青光眼的認識有限,因而往往耽誤及時就醫和轉診。在青光眼的早期,患者并未出現典型的視神經損害,而且某些特殊類型青光眼的眼壓一直穩定在正常范圍,這使青光眼的早期診斷難度加大。因此,探知青光眼除眼壓以外的其他危險因素,就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例如,青光眼陽性家族史對于青光眼的診療是非常有價值的。綜合結合其他的危險因素,如年齡、全身疾病、屈光不正的類型和程度、血管痙攣情況、偏頭痛等,可以更好地為早期診斷青光眼提供證據。本文將簡單介紹青光眼常見的危險因素,以及特殊類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措施。
青光眼常見的危險因素
青光眼家族史家族史在青光眼風險預測中的作用,通常局限那些明確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但許多患者往往不知道家族中有其他成員被診斷為青光眼,因此超過50%的青光眼病例可能無法診斷。青光眼家族史使得開角型青光眼患病風險增加2.1倍。大約一半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有陽性家族史,他們的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或孩子)患青光眼的風險大約增加9倍。其他的一些科學研究也發現,青光眼患者的一級親屬患青光眼的風險大約是普通人的10倍,其中青光眼患者的兄弟姐妹的患病率大約為普通人的15倍。所以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應當定期進行青光眼的常規篩查。
種族與地區在亞洲及我國,青光眼的總患病率較歐美國家更高,尤其是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這與我國遠視眼人群基數較大,以及近年來近視眼人群比例不斷上升有關。
年齡青光眼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青光眼與許多其他健康問題類似,可能與身體衰老有直接關系。衰老會導致機體虛弱。其他健康問題的疊加,如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偏頭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白內障等,更會增加青光眼的患病風險。在我國,由于遠視眼或正視眼的比例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是導致閉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素。白內障的發展會占據眼球空間,導致前房擁擠甚至房角發生關閉,從而誘發閉角型青光眼。
血壓與偏頭痛高血壓和低血壓均是青光眼的潛在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壓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發病呈正相關。但是,將眼壓與高血壓聯系起來,認為血壓越低,青光眼的患病率越低,是不對的。低的體循環血壓,尤其在眼壓較高的情況下,會導致眼灌注壓下降,使神經節細胞受到缺血和再灌注的損傷,從而導致青光眼。所以,過分追求低血壓是錯誤的,平穩的血壓更有利于健康。
偏頭痛也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之一,研究表明70歲以上存在偏頭痛的患者,開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會顯著增加。另外,偏頭痛可增加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患病率,兩者具有共同的血管病因。
糖尿病糖尿病不僅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各種類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患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風險均會增加。糖尿病控制不好還會導致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引起新生血管型青光眼。這兩種疾病到晚期的治療都非常棘手,預后也非常差。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對糖尿病的診療和管理已經刻不容緩。
屈光不正我國的閉角型青光眼發病率遠高于歐美等國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遠視眼人群較大。遠視眼、短眼軸以及小眼球,是閉角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近視眼人群的比例正在逐步攀升。國外的眾多研究已經表明,近視是高眼壓癥或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其中高度近視和眼軸的增加都已被確定為危險因素。青光眼的發生和近視程度的進展直接相關。近視的癥狀可通過配鏡、激光手術等得到完全緩解,但是相關并發癥卻不會消失,故近視的治療重在防控,尤其是要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控制近視的發展。
藥物某些醫療行為,如盲目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會誘發青光眼。例如,全身使用腎上腺素、解痙類藥物或使用局部散瞳藥,均可導致瞳孑L阻滯而引起的閉角型青光眼;一些抗精神疾病和麻醉類藥物也有相似的作用。除此之外,糖皮質激素可直接引起青光眼或高眼壓,所以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眼壓和青光眼的篩查。
吸煙與性別有關青光眼與吸煙之間關系的研究一直是相互矛盾的。據推測,在遺傳風險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暴露于環境因素,如吸煙、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和糖尿病,都會導致青光眼發病年齡提前,這也就導致男性患青光眼的概率較高。
其他因素眼科的其他疾病或外傷,如色素播散綜合征、假性剝脫綜合征、葡萄膜炎等,均會導致青光眼的發生。治療方法一般是控制原發疾病與對癥治療。其他疾病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一些神經退行性病變(如阿爾茲海默癥)、心腦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一旦發現,需要定期進行青光眼篩查。
特殊類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方法
正常眼壓型青光眼
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是指未經治療的眼壓以及24小時眼壓峰值均不超過21毫米汞柱且存在特征性視神經損害,并排除其他視神經病變的一種特殊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其造成視神經損傷的原因是眼一顱壓力梯度,故其癥狀不明顯,發病隱匿,極易漏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較為復雜。除眼壓外,一系列研究均發現低顱壓是其重要的危險因素。與低顱壓相關的還有低體質量指數( BMl)、低雌激素分泌量、低血壓。除此之外,近年來有研究發現近視也是青光眼損傷進展的危險因素。
針對危險因素,一旦發現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應盡可能地降低眼壓,并且在營養科和產科醫生的指導下改善BMI以及雌激素分泌量,以幫助延緩視野損害的進展。有血管相關異常的患者可以采取改善神經血流灌注以及抗氧化藥物治療。
新生血管型青光眼
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是一種以虹膜表面和房角出現大量新生血管為特征的一種難治性青光眼。它最大的危害是迅速導致不可逆性的視力喪失,并伴有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大量臨床病例已證實新生血管型青光眼的病因有很多,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以及眼缺血綜合征等。針對其病因具有許多的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斑塊、抽煙等。對于該類型青光眼重點在于預防,控制危險因素,以防止病因的發生,控制原發病以延緩新生血管的發生。故對于所有的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其他重大疾病,都要行眼科檢查以排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