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義 朱惠英 何男


【摘 要】本文探究A、ω、φ對y=Asin(ωx+φ)函數圖象的影響,提出在課堂教學設計時,以航天事業為導學背景讓學生親自構建y=Asin(ωx+φ)模型,體會數學樂趣,提升建模能力;運用皓駿動態數學軟件將A、ω、φ對函數圖象的影響逐一進行動態展示,以期讓學生領會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法。
【關鍵詞】數學模型 數學建模 圖象變換 動態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2-0075-03
本節課的內容選自人教A版高中第一冊第五章第六節,包含兩個知識點——勻速圓周運動的數學模型和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兩個知識點屬于遞進關系。先通過數學建模引出函數y=Asin(ωx+φ),再研究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二次函數等一般函數圖象的平移變換,又在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中對周期變換有所涉及。本節課是對一般函數圖象變換內容的拓展,從“形”的角度上升到從“點的坐標”這一代數本質去理解圖象的變換規律。
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觀察、探索參數A、ω、φ對函數圖象的影響,能夠概括出三角函數圖象各種變換的實質和內在規律;會用圖象變換法畫出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y=sin x到y=Asin(ωx+φ)函數圖象變換規律探索過程的體驗,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領會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法,領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從而達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以中國航天事業為背景引入三角函數模型,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弘揚偉大的航天精神;通過小組交流,形成合作意識;在解決問題的難點時,培養解決問題時抓主要矛盾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如何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研究A、ω、φ對函數圖象的影響,將y=sin x的圖象變換為y=Asin(ωx+φ)的圖象。
2.教學難點
對y=Asin(ωx+φ)函數圖象的影響規律的發現與概括是本節課的難點。相對來說,A、φ對圖象的影響較為直觀,ω的變化引起圖象伸縮變化,而學生第一次接觸這種圖象變化,不太會觀察,形成認知難點。在教學中運用動態技術教學,使學生學會觀察圖象,掌握研究方法,理解圖象變化的實質,是攻克這一難點的關鍵。
二、動態教學技術
教師在教學中要與時俱進,巧妙地運用動態幾何軟件,把圖象的變換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而掌握皓駿動態數學V3.0軟件和幾何畫板應當成為數學教師必備的技術能力。本節課y=Asin(ωx+φ)函數表達式可以直接在皓駿動態教學V3.0軟件中輸入,對A、ω、φ分別輸入相應的變化范圍,得到三個變量尺;通過移動變量尺,就可以分別控制A、ω、φ的大小。例如,研究A對圖象的影響時,將ω調到1,φ調到0,通過移動A變量尺從而控制圖象的變化;也可以點擊動畫按鈕,隨著A的增大,圖象自動不斷地發生變化。動態數學既能增強趣味性,給課堂添加活力,又能直觀地展示出圖象的特征和性質。
三、教學過程
(一)航天精神,催人奮進
導學:同學們,知道我們國家為什么要建設自己的空間站嗎?早在2011年美國就頒布了“沃爾夫條款”,禁止中美兩國的雙邊航天合作。西方的阻撓和打壓并沒有澆滅我們的航天夢,中國航天人不畏艱險,自力更生,建設起了我們自己的太空家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國航天精神要想一代代傳承下去,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興趣,敢于挑戰不可能。由于航空航天與數學息息相關,學生會更加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數學建模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飛船的交匯對接技術是建設空間站的關鍵。如神舟十二號在交匯對接前,需要對‘天和’核心艙進行高精度的定位。同學們,你如果是地面測控人員,如何計算出核心艙的實時位置,將準確的坐標發送給聶海勝指令長呢?”
情景一:“天和”飛船繞地球一圈所用的時間為T,同學們能求出飛船的角速度嗎?
情景二:已知飛船的角速度為ω。以地心為中心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飛船上的傳感器測得飛船進入預定軌道時的初始角度為φ1,軌道半徑為A,在預定軌道運行時間為t。同學們能表示出飛船坐標的實時位置嗎?
2.數形結合,建立模型(見圖1)
設計意圖:采用分層作業的形式,在下節課請學生主動上講臺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五、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中國航天知識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使其發現數學的奧妙,激發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興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無論是理科還是文科,都可以用它來思考問題。與其說它是一種研究方法,不如說它是一種邏輯思維。此外,在教學中運用數學動態技術軟件繪制的圖象更直觀、更生動形象,教師應多學習一些動態制圖軟件應用方法,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康帥.整體把握 精巧設問 教授方法 培養能力:“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J].中學數學教學,2016(6).
[2]郝玉懷,薛紅霞.“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教學實踐與分析[J].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11(Z1).
[3]龔雪霜.數學實驗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王文義(1997— ),漢族,男,山東青島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朱惠英(1999— ),漢族,女,廣西賀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何 男(1997— ),漢族,女,河南平頂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
(責編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