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幼兒的未來發展可以說與社會環境、校園環境、家庭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為此,家長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需要每一位教師關注。教師為能夠增進與每一位幼兒家長間的溝通,要充分地利用每一位幼兒家長的教育資源,不斷拓展幼兒教育教學路徑,充分地調動幼兒家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密切的家園關系,為更好地開展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一)良好的家園合作是促進幼兒發展的理想的生態系統
幼兒園所有工作都以幼兒為核心。高質量的幼兒園教育側重于“教”,幼兒園時期特別是幼兒初入幼兒園的時候,是幼兒變化成長的重要時期,要知道,每一位孩子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成長經歷,這不僅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點,同樣也是幼兒集體生活的一種挑戰。對幼兒成長經歷的了解是開展幼兒園家園共育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此外,對幼兒的成長情況要有一定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輔助幼兒家長對家庭養育策略做出及時的調整,能夠使得孩子們在最短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高質量的家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形成良性的成長系統。在此系統當中,家庭的養育理想與幼兒園的現實情況要互相適應,家庭的教育經歷要與幼兒園的體制互相的磨合,從而使得家庭教育理念與幼兒園的常規教育理念互相碰撞、互相影響、一同發展。
(二)良好的家園合作是營造養育共同體的重要構成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家庭和幼兒園是主要的活動區域。由于幼兒家長職業的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從而為幼兒提供了各種不同的教育,這些也是幼兒園特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內容,幼兒園要將幼兒家長和社會看作是可以一起合作的小伙伴,在互相尊重、一同成長的基本原則下共同合作,一同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工作。
(三)良好家園合作是理想家風養成的重要催化劑
家風關系著幼兒的一生成長,可以說,父母對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是永久性的。在一個家庭當中,家風環境不斷地影響孩子的,這是父母養育子女最好的一種方式。教師可通過良好的家園合作帶來更多的家庭養育模式的參考,從而幫助父母修正家庭養育的行為,提高家庭養育水平。幼兒園與家庭在互相配合的過程中共同幫助幼兒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是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理想狀態。
(一)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合作,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基本出發點。著名教育家瑞吉歐指出,兒童的學習并不是獨立建構的,是家長與教師、幼兒同伴間的互相作用過程中建構起來的。
(二)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在家園共育過程當中,組織父母多參與幼兒園教育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方式,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幼兒的父母不能只是作為旁觀者,而是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充分的發揮父母這一重要教育資源的有效作用。在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父母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參加進來,比如幼兒園可邀請各行業、擁有特長的父母來幼兒園當“老師”;抑或邀請幼兒的父母與班級的小朋友一同制作手工品、食品等等,要充分地發揮父母這一教育資源的重要作用。
(三)指導家長科學育兒,使家園教育形成合力
傳播科學的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提升幼兒教育水平是家園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亦是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幼兒園要充分地利用各類宣傳媒介,定期舉辦幼兒家長會,同時邀請具有豐富教育經驗的專家來幼兒園進行講課,更新家長們的教育觀念,為家長們及時指出教育誤區,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

對于幼兒園教育而言,家長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家長給予的信任、支持以及宣傳是息息相關的。在今后的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我們要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作為指導,充分地利用家長這一豐富的教育資源,不斷拓展教育工作思路,努力發揮家長的主動性,從而推動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花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