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自信心是一種十分優秀的心理品質,也是優良心理素質的顯現。幼兒階段是人們一生之中最為基礎的階段,這一時期中幼兒的身體與心理發育都處于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培育幼兒的自信心理,可以為幼兒未來的成長與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判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并不單單顯現在學習成績這一方面,而是表現在其性格、能力等多種方面,因此,為了讓幼兒全面發展,就應該對其進行自信心培育,幼兒具備自信心,將會是幼兒一生的財富。基于此,本文將對幼兒教育進程中,對幼兒自信心的培育措施進行分析與闡述,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許思路。
自信心理是一種十分優秀并且積極的品質素養,其對于幼兒的穩定健康成長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信心較強的幼兒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也會顯現出善于交流、能力較強的特性,并且在幼兒之中更加受歡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敢于思考、大膽嘗試,更加獨立自主,其創造能力與思考能力也在其他幼兒水平層次之上。幼兒階段是培育樹立自信心的關鍵階段,幼兒自信心的培育決定了其長大以后對于生活、工作的態度與價值取向。因此,幼兒教師在教育進程中應該促使幼兒體悟感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漸提高幼兒獨立做事的信心,從而提升幼兒自信心,促使幼兒全面發展。
一絲極其微小的改變,可以就會影響并且改變著幼兒的一生。因此,應該對幼兒的自信心培育工作重視起來,不要輕易摧毀幼兒的自信心。人們的自尊心理與自信心理,都是人們在社會與生活中得到成功體驗與幸福感覺的基礎要素。缺少自尊心理與自信心理的人們在社會中是難以獲得快樂與成就感的,只有具備自信才會更好地獲得成功。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未來漫長的成長路途中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的孩子是“可塑的”,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教師與家長將幼兒“捏”成什么形狀,幼兒就會成長為什么形狀。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對幼兒進行積極向上的自信心培育提升,幼兒也會成長為樂觀開朗的人;如若對幼兒進行消極的教育,那么幼兒在未來的成長進程中也會成為一個負面的人。因此,對幼兒進行自信心的教育,有利于幼兒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帶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幼兒在具備自信心的基礎上也會向著全面化發展,從而成長為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
(一)滿足幼兒學習需要
自信心的產生是來自人們的自尊心,而自尊心的形成最初是來自外界對于人們的認同。幼兒的學習自信心是幼兒進行學習與活動的基礎性要素,幼兒的自尊絕大部分不單單來自其他幼兒對于自身的看法,同時也來自幼兒認為其他人怎么看待自身。因為幼兒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依據其他人的反應來了解自身的。因此,像一面鏡子一樣,如若幼兒教師反映給幼兒的形象是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經常對幼兒進行肯定、鼓勵、夸獎,那么幼兒也會在教師的表揚之中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優異的孩子,并且幼兒也會樂于被教師管理教育,從而最終成為幼兒教師所鼓勵、肯定的樣子;但是如若幼兒教師所反映給幼兒的形象是負面、低沉的,教師常常對幼兒進行批評、訓斥、責罵,那么幼兒也就會在教師的貶低中逐漸降低自信心,認為自己確實如教師所說是一個十分差勁的壞幼兒,長此以往,幼兒就不會認真傾聽教師的教育管理,幼兒在教師的批評中也會逐漸產生逆反心理,覺得既然經常被訓斥,索性真的成為教師口中的樣子。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就是幼兒的鏡子,教師要想讓幼兒有效提升自信心,首先就應該做到幼兒父母與幼兒教師都對幼兒保持尊重,并且通過多種方式來了解明晰幼兒的內心活動與心理狀況,應用一些強化與訓練的方式逐漸培育提升幼兒在學習與活動進程中的自信心,并且幫助引導幼兒創設起具有積極性、上進性的自我認知。在幼兒活動中成功時,教師應該告訴幼兒他具備的能力優勢,并且向幼兒表達信任,相信在其他方面也同樣可以做得一樣優秀;在幼兒失敗時,幼兒教師應該與幼兒一同討論這一次失敗的原因,并且也應該最大程度發現挖掘幼兒在這一次失敗中所產生的閃光點,不應該讓幼兒在這一次失敗中走不出來,而是應該積極努力引領幼兒,學會在失敗中探索未來應該如何才能做得更加優秀,避免重復失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兒在學習與活動中的自信心,并讓孩子在幼兒階段就建立起完善正確的思想認知與自尊自信心理。
(二)幫助幼兒樹立正確自我概念
自信心理是主觀判斷,其與人們的自我概念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一方面,應該培育幼兒的自信心應該在培育幼兒形成正確合理的自我認知概念這一方面來進行。例如,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應該創設出相應的條件從而讓幼兒感受成功喜悅,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之中獲得并提升相應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來看,當幼兒在教學課堂之中出現回答問題失誤的狀況,幼兒教師不應該直接指出幼兒的錯誤,而是應該通過委婉的形式來告知幼兒,促使幼兒不會因為這一次的失誤而喪失積極性與自信心,變得膽小不敢在未來的學習進程中回答問題,變得更加悲觀消極。心理學之中提到過,對于一個人傳輸具有向上的期盼,那么就會促使人們在學習中提升的速度更加快,提升的質量也會更加穩定。相反,如若一直向一個人傳輸低沉消極的期盼,那么會使得人變得自暴自棄,郁郁寡歡。例如,在一次小測驗之中幼兒的考試結果十分不理想,那么消極心理的幼兒將會認為“我的能力不足,以后再也不會考出好成績”,向上的幼兒會認為“雖然這一次結果不理想,但是在未來的測試中我一定會努力,考得更好”,由此可見,幼兒對于自身的認知與理解對于幼兒自信心的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幼兒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在平時的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幫助幼兒樹立起正確的自我認知。教師可以在日常活動中多向幼兒灌輸一些“你是最棒的”“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應該相信自己”等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幫助幼兒樹立起自信心。
(三)給予幼兒尊重
首先,幼兒教師應該平等看待所有的孩子,并在教學進程中認真對待幼兒的問題提出,幼兒教師不應該限制幼兒探索自身感興趣的事物。在幼兒提出其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時,幼兒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并表現出重視的樣子,這樣在幼兒眼里就會感覺到教師是十分在意關注他的,幼兒也就會在提問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如若幼兒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無法回答,那么教師就應該明確告訴幼兒,你提出的問題我也回答不了,不過我們可以一同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幼兒教師切記不可以依照自身的想法進行回答,也不能對幼兒的問題進行敷衍,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教師無法回答的問題直白告知幼兒,幼兒會知道任何人都會有無法做到的事情,從而有效打消幼兒對于其他人敬重畏懼心理,有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如若幼兒喜歡玩一些汽水瓶蓋、小木棍等事物,幼兒教師不應該強硬地制止幼兒,而是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并且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領幼兒進行思考,如“你可以用這一個瓶蓋做些什么?”“這一個瓶蓋像什么東西?”等,這樣幼兒在未來的玩耍中就會不經意想起教師的引導,從而在思考中玩耍,提升幼兒的探索能力。并且教師不制止幼兒的興趣愛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
其次,幼兒教師應該與幼兒進行平等交流與相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課堂進程中與幼兒一同觀看動畫片,并且在動畫片播放完畢以后,教師可以與幼兒一同討論動畫片中的哪些角色是正面,哪些角色是反派的。并且教師還可以詢問幼兒們的看法,看一看他們最喜歡的角色是哪些,并且教師應該對幼兒的看法表現出尊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創設一個平等的教學氛圍,幼兒在這種環境之中會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并且也會逐漸變得敢說、敢想,這就實現了提升幼兒自信心的目標。由此可見,和諧平等的交流相處是賦予幼兒自信心的最好途徑。
最后,幼兒教師應該大力鼓勵引領幼兒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特長或者展示自己的愛好,幼兒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小型文藝表演,讓幼兒進行展示,文藝表演中的小主持也讓幼兒來擔任。幼兒在表演的進程中,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打節拍,表示教師在注視著他,鍛煉幼兒的敢于在眾人面前表演的能力,這也是培育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在活動結束以后,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做好自己座位上的衛生工作等。通過這種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增加參與積極性。并且,幼兒教師還應該大力鼓勵引領幼兒與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交流相處,培育幼兒的社會交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育幼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教師就應該意識到自身的引領作用,重視每一個教育細節,不要觸碰幼兒的敏感內心,在日常教育與接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多表揚肯定幼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自信心理。教師還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認同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幼兒未來的學習與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利津縣第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