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陽
在幼兒園教學中著重對幼兒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這對他們未來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精神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啟蒙作用。測量工具的使用,是幼兒教學活動當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幼兒學會運用各類測量工具,讓幼兒在測量工具的使用當中,培養科學精神,進行數學知識的啟蒙。本文立足于幼兒園啟蒙教學的現實狀況,分析探索科學游戲當中以樹木為載體,運用多種測量工具,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的可行性策略,希望能夠為幼兒的科學精神培養以及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在教學活動當中,以樹木為載體的科學游戲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讓幼兒學會運用測量工具。針對幼兒,我們最好以游戲化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才有利于降低幼兒對于測量工具的理解和使用難度,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還能夠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幼兒團隊協作等能力的培養,使得測量工具運用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意義。接下來,我們將從如何設計以樹木為載體的測量工具運用游戲化教學設計,促進幼兒的多元化發展方面開展探究。
(一)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對幼兒進行測量工具教學,不在于讓幼兒運用測量工具獲得多么精確的測量結果,而在于對幼兒進行測量工具的使用啟蒙。并且通過各種游戲環節的設計,幼兒在不同的游戲環節中運用測量工具,也能夠達到對幼兒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目的。又要具備了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就意味著幼兒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可能也會具備運用實踐活動來驗證自己各種猜想的能力。
(二)對幼兒進行早期的數學學習啟蒙
我們都知道測量工具是在數學學科學習當中常用的,幼兒要想熟練使用各種測量工具,首先需要對數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說經過測量工具的使用之后,幼兒也能夠熟練地掌握一些簡單的數字。因此,我們以樹木為載體,引導幼兒行測量工具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讓幼兒提早接觸數學學科,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數學啟蒙。
(三)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
幼兒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團隊。因此,教師從小就要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讓幼兒在團隊當中具備團隊協作精神和能力。以樹木為載體進行測量工具的應用教學,需要幼兒在各個游戲環節內密切協作,共同完成教師所安排的游戲任務。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協作,有利于逐漸磨合幼兒之間的性格,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精神。
(四)培養幼兒的自然科學精神
以樹木為載體來進行測量工具的應用教學,就是希望幼兒經過對樹葉、樹枝等測量掌握測量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時,也增強幼兒對于自然的了解,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的科學精神。
(一)注重幼兒的人身安全保護
幼兒還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他們在進行任何活動的過程當中,也沒有足夠的安全防范意識。但是,幼兒在以樹木為載體的測量工具使用教學活動中,會不可避免地運用到各種測量工具,比如直尺、三角尺等等。三角尺有比較尖銳的部分,如果幼兒在使用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很有可能會造成扎傷等危險事故。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環節設計的時候,一定注重幼兒的人身安全。在幼兒進行活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密切觀察幼兒的操作行為,及時糾正個別幼兒錯誤使用測量工具的不當行為,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二)注重幼兒團隊意識的培養
教師在進行測量工具運用教學的過程當中,勢必會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環節,這些游戲肯定需要幼兒與幼兒之間彼此配合來完成。但是,在幼兒園的教學工作當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不同幼兒之間的性格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的幼兒性格比較開朗活潑,在團隊當中往往更具有表現力;而有的幼兒性格內向,在團隊當中參與任何活動的參與意識和參與感都較差。因此,教師在進行測量工具運用教學時,還要注重觀察幼兒的團隊合作情況,針對那些不愿意參與到游戲環節中的幼兒,幼師也要進行積極的鼓勵。如果團隊當中各個成員之間發生意見分歧,或者存在爭吵、摩擦等不良現象的時候,教師也要進行及時的制止。在該項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最好能夠對幼兒的團隊合作情況進行總結,指出個別同學在團隊協作當中的不當行為,注重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三)注重引導幼兒創新實踐
以樹木為載體的測量工具使用教學活動,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就比如說,如果教師要讓幼兒測量出一整棵樹木的高度,那么以幼兒的水平是完全沒有辦法的。這個時候,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幼兒應該用什么樣的辦法來進行測量,可以引導幼兒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這只是一個創新案例的簡單例句,教師針對幼兒進行測量工具使用教學活動的時候,不應該對幼兒提出這種高難度的要求。但是當幼兒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遇到任何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教師不要直接公布答案或者直接幫助幼兒解決,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幼兒假設自己可以運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經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總是依賴教師,而會首先去思考自己應該怎樣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幼兒創新能力的一種培養。
(一)設置測量樹葉的游戲環節
針對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教師自然不能對幼兒提出太過苛刻的測量要求,只要讓幼兒了解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夠獨立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即可。因此,教師可以設置樹葉測量的游戲環節,因為樹葉的形狀都是不規則的,所以幼兒很難直接用直尺來進行測量。這個時候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會拿出一片樹葉,詢問幼兒:“小朋友們,請問你們有辦法用老師手中的直尺來測量出這一片樹葉的長度嗎?”這個時候幼兒園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討論,每當一個幼兒提出一種想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測量工具教給幼兒,讓幼兒來進行親身的實踐操作,記錄下幼兒的測量結果。然后,教師可以采用借助毛線來測量樹葉長度的方法,先把毛線的一端固定在樹葉一端,然后將毛線拉直固定到樹葉的另一端,最后用直尺測量出樹葉兩端之間的毛線長度,得出樹葉的最終長度。當然,如果教師沒有給幼兒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那么這樣的教學課程就會讓幼兒覺得無趣。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把之前匯總好的幼兒們按照自己的方法測量出來的長度進行比較,為幼兒們進行排名并獎勵小紅花等物品。
(二)采用延伸教學方法
考慮到幼兒能力較弱,還沒有辦法像成年人那樣靈活采用各種測量方式來進行測量,所以教師在進行測量工具使用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先讓幼兒從測量簡單的物體起步,然后逐漸延伸到測量與樹木有關的物體上。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得先分發給幼兒印有各種卡通圖案的小手絹,然后要求幼兒測量出自己手中手絹的長度和寬度最后。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舉辦“我是糾錯小老師”的活動,讓幼兒和幼兒之間交換自己的手絹,彼此檢查對方的測量結果是否正確。檢查正確的幼兒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而測量錯誤的幼兒則要進行才藝展示。比如:唱歌,跳舞,做鬼臉等等。在幼兒初步掌握了規則物體的測量方法之后,要是再延伸到樹葉的測量環節,分發給幼兒不同形狀的樹葉,要求幼兒運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模仿教師的測量方法,來測量樹葉的長度或者寬度。另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幼兒想象如果要測量一整棵樹的時候,又應該用什么樣的測量方法。雖然幼兒的各種家鄉不一定能夠付諸實踐,但是教師這種引導幼兒展開創新想象的過程,也是在培養幼兒創新性思維的過程。總之,教師在以樹葉為載體的測量工具教學工作當中,一定要注重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并且還要寓教于樂,讓幼兒在充滿趣味的環節當中學習測量工具的使用。
(三)開展戶外綜合實踐類活動
之所以以樹木為載體,來教導幼兒進行測量工具的使用,是因為要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的意識。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在開展這一章節的學習時,可以采用戶外活動的方式,讓幼兒在與自然的接觸當中進行測量工具使用方法的學習。比如說,在確保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基礎之上,選定一個戶外活動的場所,讓幼兒自主去搜索各種形狀的樹葉、樹枝等與樹木有關的物品,并將自己喜歡的帶回。在這個過程當中,幼師一定要注重對幼兒人身安全的監護。幼兒園園長可以安排不同的幼師,在幼兒采集樹葉的各個區域巡查,確保幼兒在安全區域內活動。最后教師再將幼兒所帶回來的東西進行分類整理,然后展開測量工具使用教學。通過這種課外活動教學的方法,既能夠讓幼兒融入自然當中,感受自然之美;又能夠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進行測量,這樣會更加具有趣味性。
總而言之,以樹葉為載體的測量工具使用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而且還能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數字認識,是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數學學科學習的啟蒙。所以,幼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注重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精神。要以戶外活動、游戲式教學、興趣啟蒙等多種多樣的方法,培養幼兒多元化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如城新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