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角膜炎是我國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眼睛疼痛、流淚、怕光睜不開眼,人們可能是以為是眼睛進了東西,但也有很大可能就是角膜炎。假如當作泥沙等異物入眼處理,洗洗就不管了,而不及時去醫院就診,那么就可能延誤病情,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出現失明。
明確角膜炎,首先需要我們認知何為角膜。角膜就是眼壁外層全部的透明部分,呈圓形,是一個透明而無血管的組織,角膜的存在使光線透過角膜幫助人們看到世界,所以角膜是眼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織。角膜炎,顧名思義就是眼角膜上的炎癥,眼角膜是眼球最外層的部分,因為與外界直接接觸,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和影響,致使角膜發生炎癥。角膜炎發病的原因有三種:外界感染、自身免疫系統的影響、眼部其他疾病的影響。角膜炎是常見的角膜疾病,多由外來各種致病菌感染所致。角膜炎根據病因不同分為感染性、免疫性、外傷性及全身病性角膜炎;根據發展過程分為非潰瘍性及潰瘍性角膜炎。近些年,由于佩戴隱形眼鏡的人數增加,阿米巴性角膜炎也十分常見。
(一)眼部疼痛
正是因為角膜擁有非常豐富的神經末梢支配,所以當人們患上角膜炎時,時常會感覺到眼睛像東西針扎一樣,有強烈的疼痛感,眨眼時疼痛的感覺還會加重。
(二)眼部畏光
角膜炎患者會出現畏懼亮光的情況,眼睛無法承受自然光線的照射,還會因為光亮對眼部產生刺激而流眼淚。
(三)看物模糊
患有眼角膜的患者會看物模糊。不同程度的眼膜炎呈現出的角膜狀態不同,一般情況不是特別嚴重的角膜炎患者,眼角膜會呈現出光澤度不夠的狀態,有渾濁或潰瘍的跡象。
(四)注意與結膜炎區分
角膜炎與結膜炎一字之差,但危害卻不一樣,結膜炎與角膜炎癥狀相似,通常表現為眼部浮腫、干澀、發癢、疼痛、有異物、怕光、流淚。有些有結膜炎的患者在早上起床時會因為細菌感染,眼部呼上一層厚厚的分泌物,還會因炎癥的刺激感到發癢流淚。但是結膜炎卻對視力沒有影響,也不會出現視力下降,相對于角膜炎,結膜炎的表現癥狀輕,危害也沒有角膜炎大。
(一)視力下降
角膜炎的主要危害是會使人眼視力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尤其是炎癥侵犯瞳孔區域則更為嚴重。正是因為角膜炎在潰瘍部分愈合后會形成角膜瘢痕,影響了光線進入眼內,并使角膜表面彎曲度和屈光折射力發生改變,物體不能在視網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象,因而導致視力降低。而視力降低的程度完全取決于潰瘍瘢痕所在的位置,如果位于角膜中間,哪怕瘢痕很小也會使視力嚴重下降。
(二)角膜穿孔
角膜炎分為細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大多數患者患的為細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而真菌性角膜炎的癥狀輕微,病人常常不夠重視,延誤就醫,等到癥狀加重時才認識到危害,而這時會有嚴重的角膜潰瘍,甚至出現角膜穿孔、眼內容物炎等破壞了整個眼球。角膜穿孔是患者感覺到猛烈的疼痛和熱淚流出,但原有的疼痛癥狀會消失,穿孔后房水溢出,首先前房變淺甚至消失,繼則虹膜和晶狀體向前移位而后與角膜后壁接觸眼球變軟。
(三)其他眼部并發癥
當角膜穿孔后,穿孔小,位于眼角膜中央部,虹膜可能不脫出即開始愈合,而當房水流出后,穿孔處尚未被足夠濃厚的纖維滲出物堵塞時,則晶狀體與角膜后壁持續接觸,待前房形成,晶狀體前囊與角膜后壁脫離接觸時,則晶狀體中央部的前囊表面及囊下組織已發生永久性的渾濁,形成后天性前極白內障。如果穿孔發生在距離角膜中央較遠處,則虹膜必然堵塞破孔,這時滲出物與潰瘍的邊緣融合固定,使前房與外界隔絕,這時前房迅速恢復,瘢痕開始形成,虹膜脫出逐漸愈合驅逐平復,虹膜永遠固定在穿孔之內,虹膜脫出。
由于角膜炎的發病原因是角膜受到外界微生物、外傷及理化刺激因素造成的損害而發生的炎癥,因此作為一種感染性疾病,角膜炎不會傳染給家人。但是結膜炎卻是可以傳染的,因此患有結膜炎的患者,不要與家人共同使用生活用具等。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知道了角膜炎的表現癥狀以及角膜炎帶來的危害,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預防角膜炎的發生,如果出現眼紅、眼痛或者有異物感、畏光等現象,應該及時來到眼科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否則得了角膜炎卻沒有及時就醫,病情無法控制時,發生角膜潰瘍穿孔,造成眼內感染,不僅會致使視力下降,嚴重者還需要進行角膜移植,給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與結膜炎進行區分,結膜炎的病情相對較輕,但是也不要掉以輕心,因為和角膜相鄰近,炎癥可能會向周圍蔓延,最終導致角膜炎的發生。
(作者單位: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