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
說到疝氣,大多人都會想到腹痛原因,其實疝氣從癥狀上是不能確定,并且根據癥狀的不同,選擇的治療手段也不同,現在一般都會采用手術治療,但在恢復期會根據治療手段的不同有所區別,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和白線疝等。盡管疝氣手術的損傷比較小,但是仍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才能得到有效恢復。那么,疝氣手術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疝氣醫學上稱為疝,就是人體內一些正常的組織器官離開自己的正常位置后通過一些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一個缺損、薄弱、孔隙移到另一個部位,很多人會覺得站起來活動有感覺,躺下有氣一樣,因此,稱作疝氣。在我們人體中,凡是有腔隙的地方大多都可能有疝的發生。疝氣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極為復雜,疝氣分為多種類型,不同的類型病因不同,采取的手術治療方法也不同,采取的檢查方法也不同。腹股溝疝以男性多見,斜疝多見于嬰兒和中年男子,常有腹膜鞘狀突在嬰兒期未閉、腹股溝發育不良腹股溝疝,直疝見于年老體弱者,一般為可以發生在從出生到老各個年齡段,因此腹股溝疝是一常見病和多發病。股疝多見于中年及以上經產期婦女身上,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卵圓窩處,如果你在洗澡時偶然發現在自己的大腿根部腫起了一個小包塊,不痛也不癢,站立時突出,睡下或者仰臥時可以消失,也可用手慢慢按壓到腹腔,但有時會有突然增大,伴有明顯的疼痛,而且很難推回腹腔內,這時可能是嵌頓,股疝極易發生嵌頓,且迅速發展為絞窄性疝。疝塊突發嵌頓,引起局部劇烈絞痛,出現明顯的急性腸梗阻癥狀。切口疝多見于腹部外傷或腹部手術的人群。一般出現腹內壓增高的情況,出現如肥胖、咳嗽、重力勞動、便秘、腹水、妊娠等均可導致疝氣發生。因此出現明顯癥狀就應及時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疝氣手術后所需恢復時間會根據與手術方式的不同有所區別,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小,手術切口基本在一周后就能愈合,經過兩周左右的護理就可以康復,但如果是做傳統縫合手術或者疝氣高位結扎手術,可能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得到有效恢復。如果是接受腹腔鏡的疝氣手術修補術等微創類手術,首先平臥位以降低腹股溝切口的張力和減少腹腔內壓力,有利于傷口愈合及減輕疼痛。一般術后平臥三天,術后12小時左右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就可以吃一些流食或偏軟一些的食物,術后第二天沒有出現胃腸道不適,就可以恢復到普通食物。需要預防腹內壓增高,如果出現劇烈咳嗽或者用力排便增加腹內壓是切口疝復發的主要因素。疝氣手術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預防受涼后引起的咳嗽,保持排尿排便通暢,便秘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時給予藥物通便,注意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潔,避免污染,應加強護理發現敷料脫落,污染應急時換藥。注意觀察患者身體變化,以及切口有感染或者疼痛,一旦發現切口感染應盡早處理,同時注意觀察陰囊腫脹情況,一旦出現問題應急時就診,疝氣根據不同的病癥采取不同的手術,在手術后恢復的時間,也依據年齡及病情的不同來看,小兒疝氣手術后具體需要多久恢復并不能準確確定,但總的來說不會太久,可能經過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而一般情況下術后所需恢復時間會根據手術方式不同而有所區別,如選用的是微創手術會恢復時間也會更快,同時術后護理工作及個人體質也是影響恢復時間的重要因素。
疝氣手術護理也是影響恢復時間的重要因素,患者在術后的護理工作是否妥善合理直接影響到恢復所需的時間,如果在手術后注意保持傷口部位清潔干燥,保持臥床休息并做好了日常飲食方面的調理工作,依照醫生建議按時按劑量服用抗感染類藥物,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反之如果護理不到位,就可能需要更久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疝氣患者的體質狀態可對術后恢復時間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患者本身體質較強,抵抗力比較強,術后只需稍微休養即可痊愈。但若是新生早產寶寶發病,或者自身免疫力弱,體質比較差,則可能需要3個月左右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逐漸康復。因此,一旦患上疝氣,且出現的腹股溝包塊體積較大或者發生疝氣嵌頓等情況,就需要及時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雖然疝氣手術的損傷比較小,但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休養才能得到有效恢復。
雖然疝氣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后具體要多久恢復并不盡相同,但恢復時間也不會太久,但是疝氣可能會有復發,因此,手術后一定要注意定期接受復查,以便能徹底性治愈。只有讓疝氣患者了解了疝氣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在做到恢復期護理的正確方法,堅持臥床休息,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強患者自信心,讓患者盡快康復。
(作者單位:四川省康定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