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國
乙肝肝硬化是一種因乙肝病毒所引發的肝硬化疾病,目前臨床尚無治愈的辦法,如果是病情較為輕微的患者,在早期經過正規的保肝和抗病毒治療還有治愈的希望。但是病情嚴重的患者,比如病情達到失代償期,肝臟已經嚴重受損的患者則無治愈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對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療只能以控制病情,延緩其發展為主,盡量改善肝功能,逆轉纖維化。
乙肝肝硬化主要是因HBV所引起,即乙型肝炎病毒,而目前臨床采用的藥物治療方式并不能徹底清除HBV。在病毒感染肝臟致其損傷以后,機體會啟動肝臟內的纖維化進行修復,而纖維組織在肝內過度沉積則會引起肝臟纖維化和肝損傷的發生,這個過程啟動以后其中的關鍵細胞及其相關細胞因子的信號通路則會被激活,從而影響到免疫和血管活性物質等各方面因素,最終則會促進病情的發展,限制有效逆轉,所以針對乙肝肝硬化的治療不僅要抗病毒,還要抗纖維化。
臨床研究發現,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實施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西藥擅長抗病毒,而中藥擅長抗纖維化和整體調節,近年來臨床醫生在不斷深入探究中西醫結合的抗纖維化和抗病毒治療,研究結果表示,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乙肝肝硬化效果顯著優于單獨使用抗病毒藥物。病毒呈陰性的肝硬化病患,約有80%能夠在采用抗病毒和抗纖維化結合治療后有效控制病情,50%以上的患者纖維程度降低一個等級,可見中西醫結合實施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中成藥是最好的抗肝纖維化藥物,與中藥湯劑相比不需要煎煮,服用更加方便,患者也更加容易接受。我國有關部門已經批準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扶正化瘀膠囊和復方鱉甲軟肝片等中成藥治療肝纖維化,除此之外強肝膠囊、安絡化纖丸等也可用于慢性肝炎以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療,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患者注意,不同的藥物可取得不同的功效,患者應結合自身的病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鑒于乙肝肝硬化是一種無法徹底治愈的疾病,因此患者應在藥物控制病情發展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調護身體,從而促進病情緩解。
首先,患者需要做好堅持規范化用藥治療,乙肝肝硬化屬于慢性疾病中的一種,需要醫患聯手長期堅持治療,在服用抗病毒藥物期間,患者不得擅自停用藥物或是減量服用,以免引發耐藥性或病毒反彈情況,增加治療的難度。同時要注意,有些藥物的服用時間比較特殊,以恩替卡韋為例,這種藥物需要患者空腹服用,而具有補益功能的中藥則需要在飯前服用,患者應謹記服用藥物的正確時間,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其次,患者需要調整自身心態,樹立治療的信心。中醫認為,肝臟疾病的發生與情志具有密切的患者,肝硬化的病程時間比較長,且病情極易反復發作,患者則會因此而引發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又會給病情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患者應認識到情緒與疾病的關系,及時排解不良的情緒,應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必要時可以咨詢專業的心理醫生。而醫護工作者則可以與患者分享以往有效控制病情的案例和養護小技巧,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疾病的信心。
再次,要注意飲食和運動。處于代償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飲食上并無特殊禁忌,但是患者要保證營養的均衡,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可適量使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在飲食上應遵循定時定量的原則,適宜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用的食物有新鮮水果、蔬菜、河魚、瘦肉、雞蛋、香菇、蘑菇、木耳、豆制品等,應忌食的食物有粗糙堅硬的食物以及煙酒。此外,如果患者有腹水癥狀,飲食應以少鹽為主,最好做到無鹽。在運動方面,雖然說乙肝肝硬化患者需要臥床休息,但其實除了失代償期患者需要增加臥床休息時間以外,其余患者可以適度進行鍛煉,可結合自身情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起初時可以選擇動作舒緩的傳統運動相比,即太極拳、八段錦等。
最后,乙肝肝硬化患者需要定期復查,防微杜漸。建議乙肝肝硬化患者每隔三個月至六個月復查一次,其目的在于掌握肝臟功能的狀態以及是否有失代償發展跡象。如果患者感覺到有莫名的乏力、疼痛以及肝臟部位不適癥狀則不需要按照正常的檢查時間,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專項診療,盡量在情況變差之前實施救治,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的發生。
乙肝肝硬化雖然不常見,但是也給很多患者帶來了困擾和影響,因此本文結合近年來我國的研究成果為讀者總結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和調護方式,希望能夠幫助患者早日渡過難關。
(作者單位:安岳縣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