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艷秋,馬川蘭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漯河 462002)
光譜分析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應用開始變得十分廣泛,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人們研究了更先進的紅外光譜技術,為食品安全的提供了進一步保障。目前,近紅外光譜分析可以在我國所有領域看到,特別是在食品工業中,比傳統檢驗方法更環保、更高效、更準確。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已應用于肉類和奶制品的檢測。
近紅外光是一種電磁波,所產生的波長多在中紅外與可見光之間。近紅外廣譜可以分為短波區域和長波區域,這是由于不同的有機物質內會包含不同基團,研究發現,每個基團吸收后的波長存在顯著差異[1]。
近紅外光譜法是一種使用光譜法監測食品成分的方法。近紅外光譜儀通常由一個光源和一個單色儀組成,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因此,在設計和組裝近紅外光譜儀的過程中,必須確保每個組件的性能,保持其完整性,由于成分不同,用途也有很大差異。目前,近紅外光譜儀可分為許多類型,不同的光源代表不同用途,其技術特點主要包括:①有效避免樣品損壞。能夠檢測樣品是否存在異常現象,當檢測對象是活體時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勢更為明顯。②分析效率高。在過去的食品測試中,由于缺乏技術,通常需要在測試之前對食物進行預處理,然后測試食物,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可以縮短食物檢查的時間。③節能環保。近紅外光直接檢查食物不僅省去了許多繁瑣的步驟,而且節省了資源,不會影響外部環境,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④傳輸性能好。光纖中的近紅外光傳輸良好,可以實現多通道生產流程,也是在線測試的關鍵質量控制點。⑤無損檢測。樣品經近紅外光譜技術檢測不會造成損壞。⑥分析成本低。可以直接測量不同的物體,例如液體、固體、膠態等,適用于實驗室和生產現場對樣品的快速測試。
食品摻假問題時有發生,并一直為消費者所厭惡,其不僅會影響正常的生產與商業活動,而且還會影響到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因此檢測食品摻假是十分嚴肅的問題,在食品測試過程中,應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仔細分析樣品中材料的成分[2]。
營養成分是食品檢測的重要項目,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具體含量不能通過普通技術獲得,它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在食品配料分析中,使用光譜樣本來構建校正模型,近紅外光譜技術將測得的光譜數據與模型樣品特性相結合,就可以分析得到食品中營養成分含量信息。
近紅外光譜實際應用中可以有效識別食物的主要來源,消費者的利益是食品原產地檢測的基本出發點。為了更快、更有效地識別食物來源,技術人員通常會對食物的來源進行仔細研究。根據食品的特點,在識別過程中使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法,結合相關分析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識別食品來源。
近紅外光譜可以測定葡萄酒、飲料、白酒中的乙醇含量。使用近紅外光譜法可以在葡萄酒發酵過程中檢測苯酚含量的變化,包括葡萄酒發酵過程中的其他參數變化。近紅外光譜可以檢測葡萄酒的含糖量指標,預測葡萄的最佳采摘期,為釀造更優質的葡萄酒提供基礎[3]。此外,將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應用于葡萄酒中,可以確定糖漿中的水分、酸度和沉淀,而對于啤酒檢測,近紅外光光譜技術可以用于檢測啤酒中的乙醇和麥芽糖含量。
目前通過近紅外光譜法檢測醬油,是有效確定醬油中總氮和總酸的主要方法。在對醋的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住醋中的總酸和還原糖理化指標,是可以成品醋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而在傳統方法中,醋的理化指標是通過化學法測量的,需要準備各種試劑及校準樣品,檢測過程很復雜,需要熟練的技術人員,且操作誤差比較大。而運用近紅外光譜法,可以有效測定出醋中的總酸和還原糖,且結果精度較高,在實際生產中,很難用化學方法達到相同效果。
20世紀50年代,光譜分析技術就已經被人們應用于對乳制品的有效分析中,以提高牛奶質量,例如測試牛奶中的總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同時也可用于奶粉和鮮奶的質量控制[4]。近年來,乳制品的質量控制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的控制上,在參數建立方面,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用于乳制品生產,結合光譜技術在乳制品生產中積累營養組成模型,可評估營養素的含量。同時乳制品生產中不能使用傳統的質量控制方法時,可以使用近紅外光譜分析生乳營養成分,也可用于成品乳的質量控制。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肉制品檢測中用于確定牛肉、羊肉和豬肉中物質的含量。以牛肉檢測為例,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以檢測牛肉的嫩度、牛肉制品的鑒定以及牛肉中物質和脂肪酸的組成,此外,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用于豬肉成分的研究,可以分析腌豬肉腸中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組成。在分析魚肉質量時,可以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其物理特性,以提高魚粉的生產質量。同時,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對肉質食品檢測中,可以有效檢測出肉制品中的殘留藥物,能夠進一步為食品質量控制提供基礎。
蔬菜水果中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見品種上,如土豆、白菜、葡萄、西紅柿等,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糖、添加劑、酸度、可溶性物質檢測以及蔬菜水果在儲存期間的質量檢測。此外,可以使用近紅外光譜技術確定在800~2 500 nm光譜中識別蘋果類型,如辨別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蘋果[5]。
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其對糧食作物檢驗的作用越來越大,主要檢查對象是普通品種,如小麥、玉米、大豆和花生等。例如,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來檢測小麥粉顆粒,構造糧食作物氨基酸含量的模型,可以方便快速、同步地確定農作物中的氨基酸類別及含量。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逐漸重視,食品安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對食品安全進行嚴格檢測具有重大意義。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具有極佳的應用價值,其具備快速、準確、無損的優點,在食品質量檢驗中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利于保證食品安全生產,促進食品市場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