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昕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通常在狂躁發(fā)作前會出現輕度或短暫性抑郁性發(fā)作,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由于常呈反復性發(fā)作,導致臨床治療難度加大。現階段,藥物干預是其主要治療方式,但由于患者常伴有早期行為障礙,常規(guī)藥物長期治療效果欠佳。阿立哌唑是目前臨床用于多巴胺(DA)D2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常被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而丙戊酸鈉是一種不含氮的廣譜抗癲癇藥,近期有報道發(fā)現[1],阿立哌唑與丙戊酸鈉聯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治療效果良好。為此,本文選取90 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對其應用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的治療效果展開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6 月~2020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0 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 例。觀察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齡21~65 歲,平均年齡(35.26±10.79)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04±1.71)年。對照組中男26 例,女19 例;年齡25~70 歲,平均年齡(36.02±11.87)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13±1.5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 版(ICD-10)中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診斷標準;②聽力正常;③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知情同意;④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近期(2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②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情況;③伴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④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⑤存在癲癇發(fā)作史;⑥中途退出或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對照組應用喹硫平聯合丙戊酸鈉治療,喹硫平(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117)口服,起始劑量100 mg/d,2 次/d,3 d 后視病情逐漸加劑量至300~600 mg/d;丙戊酸鈉(湖南省湘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873)口服,起始劑量400 mg/d,2 次/d,服用7d 后加至800 mg/d。觀察組應用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521)口服,起始劑量10 mg/d,1 次/d,連續(xù)服用3 d 后按患者病情調整至15~30 mg/d;丙戊酸鈉服用方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癥狀改善情況:參照YMRS 評價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2 周、4 周及8 周進行YMRS 評分,總分50 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②治療效果:依據YMRS 評分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評價治療效果,治療后YMRS 評分減分率>75%為臨床治愈;減分率50%~75%為顯效;減分率25%~49%為有效;減分率<25%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③不良反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惡心嘔吐、頭暈乏力、嗜睡、靜坐不能、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YMR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YMR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8 周,兩組YMR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YMR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YMRS 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屬于情感障礙的一種,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發(fā)病時主要表現為意志行為增強、情緒高漲及思維奔逸等,其發(fā)生與機體5-羥色胺(5-HT)、DA 及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表達存在密切聯系[3]。以往臨床治療此病通常選用抗精神病藥物聯合情感穩(wěn)定劑,可減少復發(fā)情況,但在控制躁狂狀態(tài)及安全性上難以獲得理想效果。
阿立哌唑屬于非典型新型抗精神病類藥物,近年來被臨床用于治療精神疾病,且取得顯著成效。徐清河[4]等研究發(fā)現,在治療女性雙相障礙躁狂發(fā)作中采用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鈉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的躁狂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與睡眠質量。嚴峻等[5]研究中將阿立哌唑與丙酸鈉緩釋片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疾病,發(fā)現能夠提高臨床療效,且在治療期間不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類似,由此可見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其可行性較高。阿立哌唑主要是通過激活機體部分的DA 受體,增強額葉DA 功能,進而改善陰性癥狀,并且能夠促使中腦、邊緣系統(tǒng)通路高DA功能,有效改善陽性癥狀。同時,阿立哌唑具有阻斷5-HT2A與激動5-HT1A受體作用,通過口服后可有效緩解患者情感癥狀、陰性癥狀和認知狀態(tài),因此也被臨床稱作DA/5-HT 系統(tǒng)穩(wěn)定劑[6]。
丙戊酸鈉作為一種廣譜性抗癲癇藥物,臨床常用于治療癲癇、驚厥等病癥,其藥物成分中不含氮,并且通過口服后可迅速多分散在細胞外液中,促使血漿蛋白結合,提高γ-氨基丁酸濃度,目前在治療雙相障礙躁狂中常聯合其他藥物[7]。李燕華等[8]研究顯示,丙戊酸鈉在聯合喹硫平或阿立哌唑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抑郁發(fā)作時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并且表示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效果會優(yōu)于聯合喹硫平,其機制主要是由于喹硫平作為一種二苯西平類化合物,雖然對5-HT1A、5-HT2A受體具有高親和性,但長期服用作用易產生依耐性,并且不良反應較多,對于患者預后效果不佳。本次研究結果中觀治療2、4、8 周,兩組YMR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能夠降低患者YMRS 評分,有效改善陰性、陽性癥狀,穩(wěn)定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有研究證實,阿立哌唑對人體內分泌影響較小,對體重影響微乎其微,并且較少引起錐體外系統(tǒng)癥狀,提示其用藥范圍較廣。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該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進一步證實了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針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實施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