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薇
手術室是對患者進行各項外科手術的重要場所,臨床要保證手術室安全質量的管理工作,這能夠有效的維持患者良好的生命質量。近幾年,隨著臨床醫學模式的不斷改善,臨床護理學也在不斷發展,如何有效促進患者病癥的恢復,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是臨床護理學當中所熱衷探討的一個問題[1]。對于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臨床應該采取綜合性的措施進行干預,以便盡可能的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盡早的恢復正常生活。本文基于此將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手術患者中,分析此種護理方式對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3 月在本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 例。觀察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齡23~82 歲,平均年齡(52.16±13.82)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24~80 歲,平均年齡(51.89±14.0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均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并獲得批準,所有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年齡均滿18 周歲;②所有患者符合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原則,經過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均為1~2 級;③患者具有良好的咀嚼能力。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②既往存在嚴重的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病癥的患者;③3 年內有過手術史的患者[2];④對手術治療不耐受、凝血功能障礙或3 周內服用過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的患者;⑤72 h 內服用過胃腸動力藥物的患者;⑥存在嚴重的精神類病癥、意識障礙或不能正常溝通交流、不配合手術治療的患者;⑦存在慢性疼痛病史、近期服用過鎮痛藥物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常規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詳細記錄。手術當中需要協助麻醉醫師完成麻醉工作,正確連接各項管道和設備,保證患者手術的順利進展。觀察組患者配合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具體如下。
1.3.1 術前準備 手術前要保證手術室地面的干凈整潔,保證手術室內物體表面清潔干燥,強化對腹腔鏡器械的嚴格消毒工作,并且準備好必要的手術用品。手術前30 min 對手術室進行通風凈化,打開加溫毯,主動詢問患者室內溫度是否適宜,并做好對患者保暖的各項工作。對患者講述關于手術器械的相關內容,適當對患者進行言語的安撫,幫助患者改善負面情緒,使患者以穩定的情緒接受手術。
1.3.2 術中保護 手術中要維持手術室的溫度控制在22~27℃,同時將手術室的濕度控制在50%~60%。讓患者選擇最舒適的體位,做好對患者的保溫工作。密切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便保證靜脈的通暢性,確?;颊呤中g能順利的進展[3]。
1.3.3 術后康復 手術后在患者麻醉清醒后,盡早為患者選擇一??谙闾欠旁谧熘芯捉?以便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妥善固定患者的胃管,以防胃管出現彎曲和打折。檢查減壓裝置的銜接性,觀察患者的引流液的顏色和性狀等。強化對患者口腔的護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現口腔感染,了解腹脹情況、排氣和排便狀況[4]。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應堅持順時針或逆時針的原則,為患者進行交叉的腹部按摩,以便促進胃腸功能早日恢復。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康復指標,包括VAS評分(0~10 分,分數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5])、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②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括術后感染和粘連性腸梗阻等。③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評分進行評定,評分為0~100 分,如評分≥90 分說明護理滿意;如評分60~89 分說明護理基本滿意;如果評分<60 分說明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V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經比較 觀察組未發生術后感染和粘連性腸梗阻情況;對照組發生術后感染8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8.6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821,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21 例,基本滿意20 例,不滿意2 例,護理滿意度為95.35%;對照組滿意17 例,基本滿意16 例,不滿意10 例,護理滿意度為76.7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198,P<0.05)。
腹腔鏡手術和傳統手術方案相比具有諸多優點,腹腔鏡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盡可能減少對機體的創傷,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產生的影響,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這種手術方案屬于微創手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快速康復的原則。而在此基礎上為促進患者更為迅速的恢復,配合積極有效的護理就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將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手術患者中,觀察其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198,P<0.05)。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軀體癥狀的盡快恢復,能夠使患者主觀上更加傾向于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所以對提升護理滿意度發揮了重要作用。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能夠充分說明對患者配合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可以防止并發癥對患者機體產生不良的刺激,因此也證實了這種護理手段的安全性和周密性。觀察組V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患者應用手術室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縮短康復時間[6]。
綜上所述,臨床對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盡快的康復,提升患者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是一種優質的護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