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凌飛 劉義安
(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 濟南 250117)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很強的復雜性,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包括:設計、安全、質量、進度等方面的全部內容,而且影響因素眾多,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當,都會影響管理效果,影響施工質量、進度,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傳統施工管理模式是一種典型的事后管理,等問題發生之后再通過會議商談的方式,進行處理和解決,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給予“互聯網”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夠實現三維立體可視化、模擬化、數字化、智慧化管理,實現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總結的一體化管理,將一些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保證各項工序高效、有序地開展,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基于此,開展基于“互聯網”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某建筑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為8.69萬m2,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土建、鋼結構、幕墻、機電設備安裝、弱電智能化、外圍景觀、附屬功能等,不同在專業之間需要交替施工,協調施工管理難度大。為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采用了“互聯網”BIM技術,將各項施工內容全部匯總到一個平臺上進行集中管理,并建設了三維可視化模型,各專業提前在建設模型中進行模擬施工,解決了交叉碰撞嚴重的問題,保證了施工的有效性和連續性,“互聯網”BIM技術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一種高效的施工管理工具,更是一種全新的施工管理理念,值得在類似工程中大力推廣。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和管理,無論是建筑工程項目自身的數據,還是行業內部數據,數據量都非常大,為保證施工的有效性和連續性,需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處理,為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整改措施等提供必要的參考和指導。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為:大企業的成本高于小企業、小企業的成本高于個體,市場競爭非常嚴重,使得大企業、小企業、個體等都處于平等的位置。“互聯網”BIM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市場競爭優勢。大量應用案例和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單位能夠從項目立項開始一直到竣工結束,整個施工中全面貫徹“互聯網”BIM技術,所得到的利潤至少能提升10%。因此,施工管理企業在管理中,要加大“互聯網”BIM技術應用力度,在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同時,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建筑行業的發展,一些國內外實力強勁的軟件公司,逐步認識到BIM技術將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為能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都以現有的軟件產品為基礎,開發出了基于BIM技術的軟件系統,目前在BIM軟件開發領域,比較知名的軟件有三個,一個是Au?todesk公司開發的Revit系列軟件,一個是Bentley公司開發的Bentley Architecture,另一個是Graphisoft公司研發的CAD軟件。不同BIM軟件具有的特點也不相同,為更好地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結合工特性,選擇有針對性的BIM軟件,以發揮出BIM技術應有的優勢和作用。案例工程在施工管理選擇了Autodesk公司,研發的RevitBIM軟件,可將施工中的全部信息匯總到一個互聯網軟件平臺上,進行數據存儲和分析管理,大大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案例工程規模比較大,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需要各個專業相互協調配合,進行綜合探討和商榷,給出最終的設計方案。傳統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制定中,比較依賴設計人員,通過現場調研,并和其他參建方溝通,再匯總各方意見和要求,設計效率比較低,而且存在溝通信息獲取誤差的問題。利用“互聯網”BIM技術,可促使不同專業設計人員,在同一個平臺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大幅度簡化工程設計流程,還能有效避免在設計中存在的人為失誤。本工程規模大,涉及很多細節方面的內容,需要反復推敲和調整,才能確定最終設計方案。利用“互聯網”BIM技術提前模擬施工,可快速找到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及時處理,避免將設計問題一致遺留到施工中,頻繁發生返工重建問題,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影響施工進度。
比如:本工程在設計管理中,構建了IT云框架,形成了設計協調模式,保證“互聯網”BIM技術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發揮,在具體設計中,針對那些相同的構建元素,只需要錄入1次,就能完成設計。而不同共享元素數據,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操作,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應用“互聯網”BIM技術,能夠為協調管理提供更加先進的技術和工具支持,提升協同設計水平。構建的IT云框架本身就屬于協作模型,雖然需要涉及大量的相關元素,但只要構建起IT云框架,在后期設計中就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從而提升設計管理效率。
應用“互聯網”BIM技術能夠實現提前模擬分析,將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時排查出來,達到“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管理效果。“互聯網”BIM技術自帶的管理功能,能夠實現施工現場施工設備、施工材料的妥善管理和全天候檢測,從而更好地保證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技術交底方面也有獨特的優勢,通過三維立體可視化分析,可避免出現施工誤操作,更好的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應用“互聯網”BIM技術,在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缺陷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保證各道工序高效、安全、有序地開展。
無論何種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都是衡量建筑工程施工好壞的主要標準,傳統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施工人員、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控制施工質量的關鍵,但人的精力是有限性,容易出現紕漏,難以保證施工質量。但通過應用“互聯網”BIM技術,可創建獨立的質量管理模塊,通過此管理模塊,就能對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材料、施工進度等系統檢查,從而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保證施工進度能夠按照施工計劃高效開展,保證各項施工設備和儀器都能正常運轉。而且通過“互聯網”BIM技術也能方便技術交底,傳統CAD技術交底,難以真實有效的展示各復雜部件的布置情況,而且容易產生誤解,引起質量問題。而“互聯網”BIM技術具有可視化和模擬化的功能,技術交底能夠直觀的完成,可在按照技術交底準確性的基礎上,保證施工質量。
比如:本工程施工中很多數據和信息都處于不斷變化狀態,為保證數據更新的及時性和實時性,需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全面采集,使用“互聯網”BIM技術和云平臺,可建立起智慧工地系統,將不同施工階段連接到一起,實現對施工現場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處理、存儲等,便于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及時發現質量問題,調整施工方案,保證施工質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計劃通常是在相對理想的狀態下制定的,雖然也考慮了一些不穩定性因素,但案例工程量比較大,施工范圍廣,工期長,環境復雜多變,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天氣情況、市場變化等。傳統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多采用制定進度圖表的方式進行管理,但此種進度管理效果不夠理想。而應用“互聯網”BIM技術,管理人員可將工程按區分塊劃分,編制網絡計劃,將構件模型和網絡計劃相互關聯,實現施工的虛擬化處理,促使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直觀、清楚的展示出來,及時開展溝通交流,保證工程項目能夠按期完成。
就目前我國“互聯網”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現狀而言,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人本能抗拒改變,觀念上的變化才能保證應用上的順利實施。
第二,就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現狀而言,存在施工過程碎片化、管理組織碎片化的問題,是推廣和應用“互聯網”BIM技術的主要障礙。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相互匹配,才能發揮出“互聯網”BIM技術的作用和優勢。
第三,目前很多標準和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仍然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這些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發展引用。
第四,業主是推廣和應用“互聯網”BIM技術的動力,目前業主的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調動和提升。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互聯網”BIM技術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比如:在設計階段,可實現三維可視化、表達效果更加形象;能夠自動生成工程圖紙和報告等文件數據,更加節約設計時間;可實現各專業之間的相互協同,避免發生沖突和矛盾,降低成本;在施工亟待,可同步提供施工所需的各項信息,積極協調各方面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好地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在運營和維護階段,可提供有關建筑使用情況、性能、入住人員、建筑使用時間的方面的全部信息,實現對建筑工程的全壽命周期管理。為發揮出“互聯網”BIM技術的應用價值,可從一些幾個方面同時入手:
第一,加大人才培育力度。BIM開發企業,要提升產業所需BIM知識技術的教育培訓教材和課件,培養高素質“互聯網”BIM技術應用人才。
第二,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提供研討交流平臺,凝聚產關學研共識,推動“互聯網”BIM技術應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第三,加大技術提升力度。可通過產學合作的方法,協助提升“互聯網”BIM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效果。
第四,提升產業服務質量。要提供產業“互聯網”BIM技術相關的顧問咨詢,專題研討等服務,促使產業升級【6】。
綜上所述,本文采用工程實例結合理論實踐的方法,研究了基于“互聯網”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結果表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內容比較多,為更好地保證施工管理效果,要摒棄傳統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加大“互聯網”BIM技術的應用力度,將高新技術應用到施工管理中,既能提升管理效率,也能保證各道工序高效有序地開展,促使我國建筑事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