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強
(中化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21)
現如今,人們環境意識得到強化,對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大眾的高度重視,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所有的污水處理措施中,建立污水處理廠是非常重要的,成為諸多方面污水凈化的關鍵措施,比如醫療與石油行業。所以,保證污水處理廠的穩定、可行及安全,是設計人員的主要任務。
在污水處理廠中,針對污水池結構設計而言,其包括諸多方面的設計,比如防滲與防裂設計。在進行設計時,對于不一樣的水池,要充分考慮不一樣的結構要求,同時做好對結構強度的檢查。在設計上,要滿足不同方面的要求,不但要考慮地質條件,而且要分析地震效應。此外,要重視結構與水池荷載問題,對截面進行認真的設計,以便促使池的安全強度得到提升。充分依據具體情況,對于水池的有關問題進行考慮,比如截面裂縫。
對于水池結構設計現狀,本文主要從水池防滲系數較低,無法確保抗滲性能、不夠重視表面材料的施工設計、防滲防漏問題分析、抗上浮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以實際效果來分析,在混凝土強度設計方面,得到了大多數設計者的重視,不過對防滲設計的重視程度并不高,由此,難以確保污水池的防滲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符合施工要求,基于這些情況,導致水池的作用得不到積極發揮。在建設水池的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由此對于結構的設計,應嚴格遵守有關的規范,來選取最合適的抗滲等級,同時有效掌控施工,以便能滿足水池的防滲要求,而且能保障水池得到正常使用。
以往在對處理池進行設計時,針對水池結構,設計人員需對其裂縫與可靠性進行考慮。實際上,對于表面涂層材料而言,并未得到較高的重視程度,或者采用質量較差的材料,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使用水池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腐蝕情況,進而有礙于對水池的使用,縮短水池的使用年限。
對于池機構組成而言,大多數是鋼筋混凝土。在對水池結構進行設計時,針對混凝土結構,若要達到一定的抗壓強度,并具備較好的抗滲透性,則需加大水泥量,并提高混凝土強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不但能加大混凝土變形,同時也能提高水化熱,在兩者的作用下,將導致混凝土變形更加嚴重。當混凝土出現裂縫之后,會對水池不滲透性造成影響;在對變形縫進行設計時,若沒有依據相關的規格,在外部條件存在變化的情況下,則變形縫結構將難以滿足變形需要,進而出現裂縫的現象;針對水池結構,在對加固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若沒有結合圓形池,就直接對水池進行建造加固,則極有可能會發生貫通裂縫;在對結構進行設計時,若選用的荷載組合不夠科學、合理,則會影響到水池結構,若情況較為嚴重,甚至會對結構造成極大的破壞;對于水池體結構的設計,針對嵌入部分,若未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則不易壓實混凝土,由此針對混凝土和構件,兩者之間極有可能會形成裂縫;此外,對于水池壁混凝土,若不夠重視對其變形的約束,再加上水池體較為堅硬,在這樣的情況下,則會促使混凝土結構形成較大的變形,尤其在應力集中的位置,極有可能會出現裂縫的現象。
水池抗浮問題,是埋地水池設計的一個重點。設計中主要考慮抗浮水位的選擇,可以根據地勘報告并結合場區地坪內外高差進行選取選取。抗浮水位的確定會直接影響到水池的后期設計方案和工程量,應慎重。抗浮設計的原理是水池最不利工況下的重力應大于地下水的浮力,并依據規范取1.05的安全系數。
基于以上原理,可采用的設計方案有:
(1) 增加水池的底板自重即加大底板厚度,此方案增加混凝土和鋼筋的用量。
(2) 增加水池飛邊挑出長度,即可增加水池覆土量,抗浮力增加。
(3) 增加水池底板抗浮塊設計,即采用低標號混凝土澆筑于底板下,并采用鋼筋錨固于底板,增加水池配重。
(4) 當地下水對水池作用的浮力較大時,水池基礎可采用抗浮樁設計,即抗浮樁的摩阻力平衡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5) 對于水池底板局部跨度較大時,還需進行“局部抗浮驗算”,以免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底板開裂導致工程事故。
此外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具備健全的排水系統,比如管井降水,并保證排水系統能順利進行。
對于水池結構設計策略,本文主要從強化結構設計和校核驗算、裂縫成因和結構策略、表面材料的設計與施工要點等方面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在對結構進行計算時,應加以考慮不同方面的因素,做好對建設區域有關情況的勘察,比如水文地質,充分掌握施工的條件,依據工程荷載要求,針對水池結構強度,來執行演算,并進行校核驗算,此外對于混凝土的裂縫寬度,要認真做好檢查。若屬于預應力結構,還要實施抗裂計算,同時組合荷載,最終促使污水池的設計,能滿足有關的施工要求。
依據有關調查得知,國內已經建成了很多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池正處于應用狀態。極有可能會形成垂直裂縫,這會直接影響到污水處理效益。在使用處理池的過程中,往往會形成2種裂縫,一是污水池表面裂縫,這主要源于外壁應力,之后增加至水池界面;二是因為收縮力不夠均勻,進而形成的裂縫。出現這樣的裂縫,在影響到美觀的同時,更為主要的是,針對水池滲水性能,裂縫可對其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形成裂縫的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為避免水池出現裂縫的現象,可參考以下內容。針對預制的人行道板,向其中提供伸縮縫,人行道板通常包括兩種,也就是現澆與裝配式道板,道板間距一般介于3~4 cm。針對無蓋水池情況,一般置于池頂部的側面,避免因為出現開裂的現象,而對結構產生影響。針對處理池結構設計,若采用矩形設計方式,在水池的水平方向,要對配筋率進行有效的控制,基于設計要求,配筋率不可低于0.15%。
通常而言,在城市中,污水污染是很嚴重的。基于此,在進行設計時,要對防腐進行有效的規劃。在水池的表面,可以抹上適量的防腐涂層,以便能更好保護水池墻,避免污水對水池造成影響。此外,在結構設計方面,要確保具有較好的防滲性能,防止污水污染到地下水。在對混凝土進行選擇時,應選取相應的防滲等級,基于防腐涂層,有效應用環保材料,由此針對池內壁,在具有較好防腐性能的同時,也能有著較強的防滲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要重視結構與水池荷載問題,對截面進行認真的設計,以便促使池的安全強度得到提升;對于水池結構的設計,應嚴格遵守有關的規范,來選取最合適的抗滲等級,同時有效掌控施工質量,以便能滿足水池的防滲要求,同時保證水池得到正常使用;當建完水池結構時,需對池進行回填處理,并第一時間進行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