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 征
不同的企業,由于所有制形式、歷史沿革、地域差別、從事行業和業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企業文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開展合資合作審計時,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審計工作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審計工作中,要正視這些企業文化差異,克服和化解差異中的不利因素。
企業文化對審計活動有影響的主要是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和企業產品等,其中影響程度較大的是企業環境和價值觀。
我國的國企文化普遍具有講政治、重傳統、顧大局、守紀律的特點:一是國企一般兼具商業和公益、市場和行政、財團和社團等雙重特性;二是國企必須堅決執行國家的宏觀決策和法律法規,強調服從和奉獻,顧全大局是國企的價值所在之一;三是在制度和流程設計中將防舞弊作為重點,強調決策、運行程序和結果全流程的民主公開,比如“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等。
與國企合資的外資企業,一般是綜合實力強、發展前景好、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有別于國企文化,外資企業多具備“三權分立、尊重契約、充分授權、關注結果、變通空間小、企業員工整體素質和自主意識普遍較強”的共性:一是在公司治理上,重視決策、執行和監督的三權分離;二是在制度建設上,普遍都建立有成熟完備的制度體系和運行程序,這些制度和程序很少受到人為干預影響;三是在營運管理上,尊重契約精神,更關注結果;四是在責任履行上,既強調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物質精神的正向激勵,又有能進能出的市場化用人機制。
在與外企合作的過程中,要正確感知和正視差異,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處理好相關事務,消除不利影響。
一要充分認識和理解國企審計合資企業的企業文化差異影響,做好思想上的準備。要對合資企業的合資背景、內外環境、價值觀形成、管理理念、發展歷程等認真進行了解,感知差異。有的審計人員錯誤地認為,國企和合資企業在遵守執行國家和行業的法律法規方面是一致的,沒有必要調整觀察和判斷問題的標準,在合資企業審計時往往會“碰釘子”。
二要分析和評估差異,認真排查和甄別企業文化差異影響因素。一是要把不屬于企業文化差異的事項區分出來,不能把所有審計與被審計認識不一致的問題都歸結于企業文化差異影響,比如說北京、上海等直轄市的環保要求比較嚴,高于國家標準的環保設施也可能被處罰,這是地域差異造成的。二是要把實質屬于企業文化差異的問題甄別出來。還要客觀評估和分析差異影響的重要程度,特別要對一些相對重要的因素進行影響程度的評估分析。如合資企業通常比較信奉和推崇的個體自由、信任文化等,對合資企業管理體制和制度體系產生著重大影響,而國企審計人員往往會因為長期接受的集體主義教育和國企強調紀律等因素影響,而感覺難以接受和有所抵觸,必須給予足夠的認識并進行科學評估,在審計實踐中主動調整和修正判斷問題的標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要克服和化解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國企審計人員既要注重學習合資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充分尊重合資企業的企業文化,也要保持定力,堅持以我為主,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不同的企業文化差異影響,堅持正確的審計方向。合資企業的企業文化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治理和經營企業的道理是共通的,一些看似特殊差異現象,實質都是為了促進企業高效營運、實現利益的共同目標。審計人員要善于從不同中尋找共同點,發現認識解決問題的契合部分,找到可參照的同類問題的處理原則和標準。要堅持原則,維護合法權益,從是否僅限于企業內部和可能造成社會影響、是否對人產生人身和精神傷害、是否侵犯了國家和我方利益、是否違反了合資企業的法律法規和合資協議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從而做出審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