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愷悅
摘要:散文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學風格,有著自己的閱讀特點。散文在語文教學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主要探究余映潮在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的藝術。
關鍵詞:散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散文,用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敘事、記人、記游、寫景、狀物、抒情、議論的文章。按照文章內容大致可以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它語言優美、布局巧妙、內容豐厚、意境深邃,是對學生進行審美熏陶、精神濡染的極重要的文體。教材編者也對散文教學價值的高度重視。然而在日常教學中,由于散文“形散”的特點,語文教師好似霧里看花把握不準教學內容,課堂死氣沉沉,缺乏師生間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很難凸顯文本應有的美感。如何才能“細細地品味文本”“細細地提煉課文”“細細地設計教學”,余映潮老師以自己豐富而精彩的課堂給我們做了示范。
一、鋪墊在前,小結于后
余老師在各種文體的教學中都非常重視做好課前教學鋪墊,學生們精彩的交流展示便水到渠成。《聽聽那冷雨》是中國當代散文的精品,文章的內容美、語言美、時空美、音韻美……美不勝收!但從教學角度來說,又是長文、難文,給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余老師根據文本特點和具體學情,一改往日簡潔導入的做法,從作者簡介、內容概說、詞語辨析、標題理解五個方面給學生提供了“課文釋難材料”,搭建了學生駛入文本學習的快車道,“文意把握”環節的教學任務輕松完成。楊絳先生的散文名篇《老王》記敘的生活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余老師在作家作品簡介之后,特別解釋了“文革”“干校”“冰箱”等帶有鮮明時代特點的詞語,學生們更容易理解“老王”的感人形象了。
余老師說“教師的講,要在關鍵之處綻出火花,要顯山露水,那才叫風采。知識的厚度是教師講析的第一要素。”他在散文教學中也特別強調教師小結的作用。每一個教學板塊和語文實踐活動之后,余老師都要通過內容豐厚的課堂小結提升學生們的發言質量,增加孩子們的知識積累。《春》進入“品析訓練”環節,余老師精選描寫“春花”美段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品析。雖然學生們展示得精彩紛呈,但較零散不全面系統。余老師從“修辭手法之美、層次明晰之美、化靜為動之美、穿插想象之美、句式運用之美、色彩描寫之美、映襯手法之美、情感抒發之美”面面俱到地賞析了朱自清先生優美而高妙的文筆,令人嘆為觀止。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情深意長雋永優美的散文名篇。“賞一組佳句”教學板塊中,余老師從不同角度精心選擇了四個優美的句子請學生品析。接著他從“觀察細致、手法生動、語句精美、繪景抒情”四個方面進行了小結,并且特別提醒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二、重視積累,豐厚底子
余老師要求語文教師“要懂語文教學的極其重要的任務是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和語文知識的積累。”課程標準中多次直接提到“積累”一詞,可見國家意志層面對中學語文“積累”的重視。余老師在散文教學中也毫不例外的重視“積累”,讓學生打好基礎夯實底子。上課伊始余老師出示語言卡片,幫助學生梳理和積累文中難認難寫的字音字形、常用雅詞、四字短語、詞意辨析,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余老師還特別重視包括文學常識在內的語文知識的積累。在敘事散文《老王》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鋪墊手法”的運用,余老師首先直接出示“鋪墊”的概念及其作用,然后結合本文具體段落讓學生明白這些多角度、層層深入的鋪墊都是為寫“我”和老王的交往、老王給 “我”送香油送雞蛋等情節服務的。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美文《春酒》被選入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余映潮老師執教本課時分別進行了“線索”“細節”層次清晰的文學常識積累教學。他告訴學生,所謂散文 “形散神不散”中的“神”主要指文章的線索。進而余老師出示“線 索”的概念,并且結合《最后一課》中的小弗朗士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散文線索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把握本文的線索“八寶酒”做好鋪墊。為了欣賞文章細節描寫的情趣。
四、賞析美點,角度豐富
“研究文學作品要聚焦于體味文學作品的美感,讓學生在審美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能力,增加知識,陶冶身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余老師的散文教學注重賞析文章精美的章法和高妙的寫法。《風雨》是作家賈平凹寫的“奇文”,在“了解一種說法”教學板塊中,余老師從理論層面明確指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主要指的是“側面烘托的筆法”,然后精選案例旁征博引唐詩《風》《早發白帝城》《陌上桑》和小說《駱駝祥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側面烘托”這一高妙寫法的理解。在“知曉一種章法”教學板塊中,余老師告訴學生“寫景的詩文,有時用最后一筆寫人,以變化節奏,深化意境,增加韻味”,既讓學生積累一種寫作知識,又為理解本文的章法美奠定基礎。
五、語言品析,固本清源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課標從國家意志層面對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問題予以確定,語言文字的感悟、積累、賞析得到了空前的重視。余老師提出好課標準之一是“非常重視‘語言學用教學的課是好課”。在各類文體的教學中,余老師都格外重視培養學生語言學用和賞析能力。《散步》中設置“深情滲透在這一句”的話題,旨在讓學生通過品味文章富有詩意的語言領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親情。
參考文獻:
[1]李亞茹.散文教學閱讀興趣的培養[J].語文教學,2011(04).
[2]陳晶.農村散文教學的現狀與問題[J].語文教學通訊,2009(10).
(浙江省義烏市荷葉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