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衛
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了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新。”
由此可見,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啟發引導學生有廣度有深度的思考,不斷推動思維的創新。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形式,是課堂中教師最重要的語言活動,是教師全部教學技能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思維,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善于運用“問”的藝術。
一、中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盡管數學課堂提問對數學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但由于教師個體水平和教育經驗的限制,數學課堂提問常存在下列問題:
1、目的性不明確。教師在深入分析教材時,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上課時,頻繁問答,一問一答,但效果往往不好,原因是問題的目的性不強。例如,學習有理數時,提問:“同學們知道銀行嗎?,銀行用來干什么呢?,去銀行存錢可記作什么?”
2、問題的內容模糊。提問的內容不具體,內涵過寬,問題的語言不明了準確,語義含糊不清,讓學生聽了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耽誤課堂時間,影響課堂效率。如:一教師在提問對頂角相等這一性質時,問“相交線”有何性質?這樣的提問令學生無所適從,因為課本沒有明確“相交線的性質”這一具體內容,學生也不知從哪個角度去回答。
3、問題的難易不適中。首先問題過于簡單,極為淺顯易懂,不用思考就能回答,雖然這樣的問題能夠回答的同學多,課堂氣氛活躍,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和效果,對學生的思維和發展沒有太大的幫助。其次,問題的難度過大,要求過高,甚至提出一些很偏,很難的問題,似乎在有意刁難學生,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4、提出的問題以選擇居多。教師在提問時常用“是不是”、“對不對”、“能不能”的形式,沒有思考價值。其實,這還是教師向學生灌輸思想,讓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理解和見解,盡管學生在回答問題,但他們的思維是停滯不前的,學生自我思考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表面上課堂熱鬧非凡,但實效不大。
二、中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教學是引導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自己去學習,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增強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力,幫助學生構造和發展認識結構,使學生學會該如何學習,不僅要為當前的學習,而且要為今后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簡單地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識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能力上,從模仿,依賴到獨立思考,創新突破”。
因此,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必須實現三個目標。首先,課堂提問通過問題的反饋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優化學生的思考,克服問題的難點,從而讓學生對問題解決進行到底。其次,課堂提問當中適當設置問題,將課堂教育過程豐富多彩、跌宕起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者,課堂提問應開拓思維,啟迪智慧,使學生學會良好的構思和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僅要讓學生 “學會”,還要使學生“會學”,即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技能,最終形成數學能力。
三、中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改進
課堂提問是取得良好課堂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討的課題。本人認為數學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目的明確。數學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南,教師在備課時,要設計好問題的目標,講究提問的藝術,每一次提問要以落實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宗旨。根據教學的要求,設計目標明確的提問。例如,講四邊形內角和定理時,可這樣提問,你能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推出四邊形的內角和定理嗎?如何把四邊形轉化為三角形?這樣既引出了四邊形的對角線,同時也推出了四邊形的內角和定理。
2、靈活設問、把握時機。課堂提問應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出的心理狀態來把握,課堂提問的良機表現在當學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時候:當學生受舊知識的影響,無法順利實現知識遷移時;當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時;當學生心情振奮,學習熱情高漲時;當講到知識重難點時;當講到知識的規律處時;及時質疑發問,可牽一發而動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師應多問“你這個問題是怎么想的”,而不是問“還有別的方法嗎?”,因為前者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人人可以回答,并且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而后者只有知道答案的人才能回答。
3、難易適中,層次分明。提問的根本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要發展思維,就要求提出的問題,要面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跳一跳,摘桃子”。設計的問題要深淺適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緊扣,體現知識結構的嚴密性、科學性、條理性,從而給學生以清晰的層次感。例如,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可設計問題,假如平行四邊形的一組邊垂直(例如鄰邊),四邊形形狀可能發生什么改變?相等時呢?想一想各種各樣的情況?除了邊改變,還有什么替代(例如對角線)?會有改變嗎?把這些條件組合形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會有什么特征?比較各種特殊四邊形的異同點?
4、形式多樣、面向全體、及時評價。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設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某一問題,可以是師生一問一答,也可以是同學之間互相問答,也允許學生適當時機向老師發問。提問還應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使人人能積極參與,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對學生的回答,教師不要把自己變成冷面的法官、而應充當細心診斷的醫師,循循善誘的導師。對學生的錯誤,不能只下簡單的結論,而應分析產生的原因,對學生的回答,還應及時作出正確的評價,對有創意的,給與恰如其分的表揚,有時,一句贊許的話,可能使他受益終生。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提問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教師所追求的教育藝術。我們教師應勤思考,多分析,多總結,努力優化課堂提問這一環節,使課堂提問能“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出新世紀創新人才。
(貴州省威寧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