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宇 姜曉珍
(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該文以內蒙古赤峰校園足球中學赤峰四中、赤峰六中、赤峰實驗中學、赤峰七中、赤峰八中為研究對象,以學生、老師、家長、校長為調查對象,研究校園足球在中學的發展情況和現階段的狀態。
1.2.1 問卷調查法
向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共發放問卷50份,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100%;學生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95份,有效率95%。
1.2.2 統計數理法
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處理和計算統計,將所有數據統計并進行邏輯分析。
2.1.1 內蒙古赤峰市參與校園足球學校
根據表1可以發現內蒙古赤峰市部分中學足球隊組建情況,常設校園足球隊的有第四中學和實驗中學,而只有赤峰市第四中學作為省級足球試點存在。而通過走訪發現,3所學校是臨時組建的,會參加區級別的比賽,也會組織一些交流賽促進足球隊的技戰術水平提高,但只有2所學校會經常性地安排訓練。這一現象反映出,多數學校單純是為了迎接比賽而倉促組成球隊進行比賽,并沒有系統訓練的支持。并且,學生對學校足球課程滿意程度不高,因此競技水平就很難得到保障。

表1 赤峰市部分中學校園足球隊情況

表2 赤峰市部分中學校園足球隊情況

表3 赤峰市部分中學校園足球隊情況
2.1.2 內蒙古赤峰市校園足球前景美妙,發展還需腳踏實地
從表2赤峰市部分中學生體育教師學歷結構及所學專業情況統計中不難看出,受學歷及教師的教學素質的影響,赤峰市中學學生不能享受專業的足球運動教學,其足球運動機能也得不到預期中的顯著提高與發展,從而嚴重制約赤峰市中學校園足球的良性進展。
通過進一步了解可知,大部分教師專項選修并非足球專業,因此在足球理論和足球技術及帶隊訓練方面還不是十分專業,亟需改善。
表3是赤峰市部分中學足球教練員年齡結構統計表,該表指出年齡在31~40歲的教練員占比最高,其次是30歲以下,而51歲以上的教練員僅有4位。從該表可以看出,教師年齡呈現出中青年趨勢,通過走訪不難發現,赤峰市中學教練員結構基本合理,有年長的教練員負責傳幫帶,年輕的教練員對教學任務進行具體落實。因此,教師結構基本合理。
據教育部網站信息,《中國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公布,介紹了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的主要任務。規劃要求,提高高等院校體育類專業招收足球專項學生的比重,鼓勵吸引其他專業學生選修足球方向,依托具備條件的本科院校設立足球學院,積極在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足球專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足球培訓機構,加快培養足球職業教練員和社區足球指導員。建議教育和體育兩大部門聯手,為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增強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知識能力。培養體育教師的高校要對專項生進行一定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培養他們的教學能力。通過體育足球專項學生和校園足球人才培養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足球教育和體育教育的能力。
學校足球運動的開展和普及離不開教育局和體育局的支持、學校領導的重視、體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家長的支持、社會各方面的關注。但調查顯示,“校園足球”活動相關的管理機構,以及“校園足球”活動相關的管理體制并不完善。“校園足球”活動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一起進行宣傳推廣的,對校園足球發展起到積極的向上作用,但“校園足球”活動的宣傳同時更需要地方體育局和教育局共同進行。教育部門管學校、體育部門管競技、教育部發布了相關通知,但是地方教育部門卻不太配合,包括中小學的校長、體育教師在內,他們都對于開展“校園足球”沒有做到真抓實干,認為對中小學的升學率沒有好處,失去了利益的激勵機制,對教育部門的政績、學校的業績和教師的利益沒有幫助。從現在的狀況看,各部門要搞好分工合作,整合資源,使出合力,并且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聯動機制。對于校園足球來說,兩大機構聯手本來是一個好事,但若不在教育理念上突破,真正以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校園足球”就難成氣候。
許多學校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單純是為了迎接比賽而倉促組成球隊參賽,競技水平很難得到保障;學生關注度不高,興趣低;受教師學歷及教學素質影響,赤峰市中學生不能享受專業的足球運動教學;在赤峰市中學生校園足球開展中硬件設施不夠完善,場地完全沒有達到校園足球發展的需要。
重視校園足球宣傳與推廣,給予更多支持;加強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形成專業規范的足球訓練,以及環環相扣的足球系統訓練方法;促進社區、學校場地和硬件設施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場地和器材并加以指導,保證訓練時間,提高其技戰術水平;增加比賽的參與性和比賽的大眾性;校園足球應與社會保持密切聯系,做到主動“走出去”,大膽“請進來”,校園足球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