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富增
(山西師范大學實驗中學 山西臨汾 041000)
隨著我國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壯大,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后備人才,已成為中學教育的重要因素,體育教育亦然。學生綜合能力的高低已經成為判斷中學體育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團隊協作意識作為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有利于學生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團隊凝聚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體育集體項目因其特有的群體性和合作性,要求參與者必須具備強烈的集體觀念和大局意識,成員之間不僅要默契配合、協同合作,還要榮辱與共、眾志成城,因此,體育集體項目對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和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都大有裨益。
該文以體育集體項目對中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書籍和論文,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面談、電話訪談等形式向相關專家進行咨詢和訪談。
1.2.3 問卷調查法
按照研究需要,設計并發放問卷,進行數據收集、統計和分析。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17.0科學統計程序進行數據錄入、統計和整理,完成統計工作。
1.2.5 教學實驗法
教學實驗法是該文所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該研究通過30學時的教學實驗,對實驗對象團隊協作意識的各項指標進行測量,得出實驗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以此來驗證體育集體項目對中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培養的積極作用。
(1)實驗對象。
從山西師大實驗中學高一年級6個班級各隨機抽取40人,共計240人作為實驗對象,其中3個班級開設武術課,共120人,為對照組;另外3個班級開設籃球課,共120人,為實驗組。
(2)實驗安排。
提前進行預實驗,初步檢驗實驗的可行性和嚴謹性,對實驗設計進行修正和調整。正式實驗階段需嚴格按照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在過程中做出詳細的記錄,并及時征求其他教師和專家的意見及建議。
(3)實驗變量控制。
①同一項目的班級必須由同一教師任課,且需保證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場地器材等條件一致,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
②由任課教師于學期初和學期末發放調查問卷和評價量表,以保證問卷和量表的回收率和有效性。
團隊協作意識首先是個人對團隊的認可,是個人大局觀念、協作意識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團隊成員凝聚力、向心力和合作力的充分發揮。該研究從團隊歸屬感、團隊責任感、團隊凝聚力、團隊競爭意識、團隊服務意識這5個方面對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進行調查研究,并將這5個方面進行量化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 檢驗對學生的團隊歸屬感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學期初P值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學期末再次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性。可見,籃球作為一項團體性極強的集體運動項目,它對于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歸屬感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學期初團隊責任感所得分析結果P 值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學期末的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性。可見,集體體育項目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集體觀念的建立和團隊責任感的增強。
團隊凝聚力分析結果顯示,實驗前P值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對其再次進行檢驗分析,P值小于0.05,差異顯著。可見,籃球項目較之武術,因其特有的群體性與合作性,更有利于學生團結一致、通力合作,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合作力。
實驗前,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學生團隊競爭意識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P值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再次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P值小于0.05,差異顯著。可見,集體項目成員之間利益相關、榮辱與共,更加容易激發參與者的勝負欲和競爭意識。
表1 實驗前后數據對比
團隊協作意識不僅需要團隊成員之間團結協作、通力合作、榮辱與共,還需要成員具備高度的服務意識。因此,該文特意對學生的團隊服務意識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實驗前P值大于0.05,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后,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性(見表1)。可見體育集體項目的參與和學習,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但較之其他4個方面,學生服務意識的增長較為緩慢,仍需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第一,使學生意識到團隊協作意識培養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的主流便是競爭與合作,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更應懂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明白合作、團結的重要性。這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未來。
第二,加強學校對團隊協作意識培養的重視。中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是中學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學校在緊抓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更應該有的放矢,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和目的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推進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在大力推進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切實從學生利益出發,為廣大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人發展服務,為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推進和全面深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