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晉商通常意義指的是從明清時代到民國初期的500年間的山西商人,絕大多數山西商人在經營鹽業、票號等,他們不僅創造了商業的奇跡,還留下豐富而燦爛的民居建筑遺產。晉商民居門飾極為精美、氣勢偉岸以及用料講究,其間也包含著深層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出晉商對于美好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我國古代能工巧匠的無窮智慧。本文將進一步對晉商民居門飾及其文化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晉商民居;門飾;文化
【中圖分類號】TU2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3-199-03
【本文著錄格式】董博芳.晉商民居門飾及其文化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02(03):199-201.
引言
眾所周知,中國古建筑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民居建筑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域特點。不同時代社會發展背景下會形成不同的習俗文化,這樣也造就了我國古代民居建筑門飾的內容極為豐富,能夠充分凸顯出古代人民的智慧。門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筑中的設計應用包含了兩種屬性,一種是物質功能屬性,另一種則是精神功能屬性,無論是哪種屬性都充分反映出了古代社會發展文化、藝術以及生活等內容的不同特征。晉商民居作為北方傳統民居的重要代表之一,本身就有著極為濃郁的地方特色,當地能工巧匠根據地域環境和人文氣候,合理設計出了多樣化的晉商民居門式裝飾內容,其不僅能夠突出民居大門的整體表現,又能夠讓細節之處變得更加精致雅觀,促使民居大門遠觀有效果,近看又有文化內涵,從而造就了中國建筑中“門”的一個輝煌完美時代。
一、晉商民居特點與宅門現狀
晉商民居大多數屬于平地院落,其空間形態特征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內容:1)窄院高墻,院落內部處于封閉狀態,平面布局呈現出狹長的顯著特征;2)晉商民居院落組合形態有著多樣化的特點,但是大部分的院落造型設計都屬于磚木結構;3)院落內外部的裝飾都極為講究。晉商民居宅院基本單元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三合院,另一種則是四合院。晉商民居建筑設計主要包括了正房、廂房、宅門以及過廳等,院落之間則分為了主院、花園以及輔院等。
三合院在晉商民居住宅中是一種常見的空間布局形式,其主要包含了一個正房、兩個廂房。而四合院與三合院相比較,主要是多了一個倒座,就形成了一個正房、兩個廂房以及一個倒座空間布局形式。晉商民居院落在布局上則是以南北長、東西窄的“目”或者“舊”的字形為多,整體布局形態的長寬比例通常控制在2:1。晉商院落組合形式有著多種多樣的特點,主要可以劃分為四種,分別是并聯式院落、串聯式院落、單進院落以及混合型院落。像并聯式院落指的是幾處一進或者多進院落的橫向并置,串聯式院落指的是通過過廳或者二門、三門等將兩處、三處或者多處院落縱向連接,單進院落則通常設置了正房、廂房以及大門等,混合型院落則同時包含了并聯式院落與串聯式院落兩種組合形式[1]。混合型院落通常是那些具有一定財富或者權勢的人所擁有建立的,在該院落中有著寬敞的主院、文雅的書房院以及美麗的花園等。晉商民居院落布置原則講究主從有序,院落最末端通常用來建造正房,院落中間左右兩側則用來建造廂房,軸線明確而清晰。
當前絕大多數的晉商民居建筑為古代明清時期的遺存,在該段歷史發展期間晉商群體有著大量的富商,他們有著較多的財富,并且追求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因此,晉商在民居建筑修建上愿意投入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晉商民居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質量高、類型豐富以及規模大。在歷史長河各種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我國晉商民居大院像其他古老建筑一樣也在歷史車輪碾壓下逐步凋零。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晉商民居大院主要有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以及曹家大院等,這些晉商民居大院傳承保護相對較好,具有較好的文化研究價值。在山西晉中還存在著一些民居宅院仍然在被人們使用居住,只是沒有對外以旅游形式進行開放。這些當地民居宅院不像那些大院規模較大,它們被建造在祁縣古城、太谷古城等區域位置。這些晉商民居宅院最早的主人家通常為各個商號的管理層,有著不錯的經濟條件,因此他們會根據自身的財富力量去合理修建民居宅院,雖然說難以和東家那些大的民居院落建筑相比較,但同樣也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有著簡單美觀實用的特點。而無論是哪種晉商民居,它們都極為講究對宅門的規劃建造。宅門象征著民居院落在當地社會的地位與身份,是一個建筑的“門面”擔當。因此,每家每戶在民居住宅建造過程中都會高度重視對宅門的設計。晉商民居中的宅門保存較為完整,像上述講到的各個民居大院都有著一定完整規模的宅門,這些宅門有的是磚石構造形態、有的是木材構造形態。
二、晉商民居門飾藝術
(一)門上裝飾
門楣作為晉商民居門飾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位于門框上邊的橫木,處于較為醒目的位置,為了凸顯出其藝術裝飾美觀性,門楣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到民居建筑整體風格合理采用不同類型的木材材料。在晉商民居大院中門楣實際采用的木材料主要包括了紅木、楠木、花梨以及松木等較為高檔的材料,這些木材料的應用優勢是堅硬而細膩,能夠滿足不同民居住宅的門楣裝飾要求。除了木質門楣外,王家大院其中一處院落的門楣采用青磚雕刻,有著規矩平整、材質細膩兼任的特點[2],能夠充分體現出主人家的獨特品位。在門楣裝飾設計上,設計人員通常會采用一些吉語文字紋圖案,比如晉商民居門楣上的“竹梅雙喜” “紫氣東來”“鶴鹿同春”等,鶴鹿同春圖案充分表達了民居住宅主人家對國泰民安的良好愿望,同時也體現出了主人家的文化品位和地位。
(二)門環與門釘
在晉商民居門飾藝術中,門環與門釘的設計運用有著美觀實用的特點,其中門環在民居門上有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門環裝飾部分的制作極為講究,不僅要考慮到其對于大門整體的美觀裝飾性,還需要突出其實用功能,能夠有效反映出民居主人翁在當地社會環境的階層地位和處世觀點。門環又被人們稱之為“鋪首”,我們能夠從各種古代建筑大門中看到門環裝飾物,在世人印象中它最為主要的作用就是方便人們去敲門和開拉門。然而由于大門作為一個民居建筑的門面,門環又處于民居建筑大門的焦點中心位置,因此其還有著強化裝飾的作用,能工巧匠可以根據民居住宅主人的需求賦予門環不同的文化寓意。比如,在晉商民居門環裝飾設計上,我們能夠經常看到工匠將門環底座設計成一個有雄偉氣勢的靈獸臉面,其象征著幫助主人家驅魔辟邪、抵抗疫病的文化寓意。晉商民居大院大門的門環裝飾設計對于封建等級、禮教較為講究。如下圖1所示,為晉商王家大院的門環設計實物,從該門環圖片我們可以直觀看到工匠將其設計成典型的荷花紋飾銜環門環,荷花在古代文人騷客眼里是君子的象征,我國著名文學家、周敦頤就創作了有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經典詩句。通過將荷花形象設計運用在晉商民居門環上,表達了民居主人翁對于潔身自好高尚品德的追求。王家大院門飾門環上的荷花紋飾生動而飽滿,有著優雅美觀的特點,能夠凸顯出主人家的精致品味。
門釘最早的說法出自于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的“涿弋”言論中,即見一寸、長兩寸,將其釘入到門板一寸左右。門釘在門上最早的作用是為了預防敵人使用火燒計策攻城,因此通過在“逐弋”上涂上泥土,有效發揮出其防火作用。在古代建筑中門釘制作材料通常為銅制的,這樣更為質感而威嚴。在古代皇宮中各個城門上的門釘都是使用銅進行制作而成的,數字上采取“九”這個吉祥數字,并以橫豎各九個進行有序排列,最終形成了一扇門為九九八十一個門釘的文化寓意[3],意味著皇帝的至高無上。門釘在晉商民居門飾上的使用不僅能夠反映出其社會等級低位,還可以起到加固門板作用,促使其美觀而實用。如下圖來所示,為晉商民居門飾上的門釘裝飾。
(三)門墩
門墩又被稱作為門枕石,其通常被設置在門框與地接觸的兩側,石匠會在門墩上雕刻上不同造型圖案,以此賦予其不同文化內涵。從晉商民居門飾上的門墩雕刻內容可以看出民居主人翁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觀念。有的門墩是為了體現出精神品質、有的門墩則是為了期盼美好幸福生活。在晉商民居大院中我們可以到各種造型形態的門墩,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抱鼓形。如下圖3所示為王家大院抱鼓形門墩,其上面利用石雕手法刻畫出了生動的龍形象,表達了主人家希望風調雨順的生活愿望。
晉商民居門墩設計應用的題材是極為生動而豐富的,被世人所熟知的當屬獅子滾繡球形態的門墩造型。獅子在古人眼中有著辟邪驅魔、鎮宅消災的作用,因此常常被用作為守門的瑞獸,以此來表明主人家的社會地位與身份,或者表現個人文化素養。在晉商王家大院的“敦厚宅”和“凝瑞宅”中都采用了獅子滾繡球形態的門墩。該門墩獅子滾繡球形象逼真,繡球的做法為多層鏤空,內裝小球可轉動,充分體現出了古代石匠的高超手藝。在王家大院紅門堡中,有一處名為松竹院的院落,該院子門前的門墩形態為“御獅者”,其所蘊含的文化寓意是張騫通往西域成功打開了古代絲綢之路實現中原與西域之間的文化交流。該門墩造型形象充分表現出了古代淳樸憨厚、聰明能干的漢胡商人跑馬走幫的經商來往景象,同時也體現出了漢胡人民之間的世代友好精神。在古代民間社會中五福指的是福、祿、壽、喜、財,晉商民居大院中就存著大量表現關于福壽內容的門墩,比如在王家大院中抱鼓石形態的門墩上面刻著各種壽字圖文和獅子、龍等瑞獸。除此之外,在晉商民居門墩上還會有著關于不同藝術形式的圖案內容,像繪畫藝術形式的植物四君子“梅蘭竹菊”圖案、像音樂藝術形式的古琴、簫等圖案,這些都是不同時代文人雅士的必有之物,能夠起到陶冶情操、教化他人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體現出民居主人家的風雅情趣。
三、晉商民居門飾的文化內涵
(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晉商民居大院的建筑裝飾設計應用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其繁縟豪華的特點能夠充分發揮出古代晉商雄厚的經濟實力。在晉商民居門飾設計中,能工巧匠們會綜合采用石雕、木雕以及磚雕等精湛高超手藝。這些不同材料的雕刻裝飾常常出現在宅院大門或者門前的裝飾物上,比如常見的門楣、門環、門釘以及門墩等,工匠會根據民居住宅主人的要求和現場環境合理采用不同的設計材料和操作工藝,最終促使這些門飾構建與整個院落建筑主體相得益彰,彰顯出主人家的富麗堂皇和文化品位。在清朝時期,我國山西地區的商業經濟極為活躍,山西以“誠信”為晉商之德創造出了大量經濟財富,促使山西一躍成為了全國首富,在當時全國幾乎所有財富都集中在這個狹小的地帶。因此,當地晉商居民在富裕物質基礎條件下開始建設出了各種極富特色的華麗民居院落,以此來彰顯出自身的經濟財富實力地位。就比如,在晉商民居門飾的材料運用上,不僅會考慮到大門木材的質地及紋理,還會重視該木材是否具備一定的珍貴性[4],像人們眼中珍貴的南山柏、花梨木等都被晉商富豪用在大門裝飾設計中。山西晉中王家大院就因其考究的平面布局和精美裝飾手段,成為民居建筑中的典范,稱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的門楣裝飾藝術充分體現出了我國清代北方居民的建筑風格,為了凸顯出大院的繁華宏偉氣勢,在大門裝飾設計上極為講究選材用料。比如,以晉商大院門楣為例,它們多數會采用紅木、花梨、楠木等珍貴木材進行雕刻設計門楣,在門楣木雕上甚至不涂上油漆,而是選擇利用桐油進行替代,這樣不僅能夠向外人展示大門門楣材質的高貴性,還可以全面展示出原有材質的自然粗狂之美。
(二)多元的社會文化
晉商民居大門裝飾內容極為豐富,這些門飾將建筑襯托得更加的精致文雅和富麗堂皇,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歷史時期多元的社會文化。山西在我國是屬于一個文人城邦都市,其不僅有著濃郁厚重的文化氣息,還埋藏了深厚的財富。山西當地居民用自身雙手創造出了民間特色藝術,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豐富情感和個性才華,從而形成了獨特的人文內涵和地域習俗,造就了山西晉商院落建筑深層次文化內涵。晉商民居院落對于建筑裝飾設計的工藝與材質都極為講究,豐富的題材內容充分表現出了晉商對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在晉商民居門飾設計中,有著表現古代文人墨客雅趣的“歲寒三友”,有著表現繁榮富貴的“紫氣東來”,還有體現禮制教化的“二十四孝”[5]。不同的門飾設計題材內容反映了當地居民對于不同社會文化觀念的追求與崇尚。同時晉商在經濟交往過程中還融合了異地多種文化思想,這些文化思想同樣被融入了當地民居門飾裝修設計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晉商居民門飾是晉商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記錄著不同時代社會背景下晉商文化發展的不同方面。晉商民居門的形式與裝飾風格是多種多樣,但大多都有著美觀實用的特點,并且還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研究價值。因此,我們需要深入挖掘利用好晉商民居的文化價值,開拓創新,科學有效將晉商文明中門飾的多元文化傳承保護下來,在呈現晉商民居院落原有面貌的同時,將傳統工藝融入到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
參考文獻:
[1]蘇燕.中國傳統民居門的結構及其裝飾藝術[J].大眾文藝,2019(13):126-127.
[2]王照偉,李漢平.晉商民居建筑裝飾的文化考究[J].學術論壇,2018(1):28-29.
[3]于志永.淺談晉商大院木雕門窗裝飾藝術[J].科學之友,2018(5):123-124.
[4] 季忠偉.中國宅第門飾藝術中的鋪首裝飾[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6)147-148.
[5]王金平,靳松.晉商大院的空間與藝術特征初探[J].山西建筑,2018(22):3-4.
作者信息:董博芳(1983-),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晉中學院美術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美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