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政府對艾滋病防治的投入不斷加大,特別是艾滋病防治領域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以及財政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和相應的內控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如何適應社會組織發展的需要,怎樣提升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人員隊伍業務素質,成為當前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文章以云南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為切入點,分析了社會組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多個共性問題,提出了解決社會組織資金籌集、財務制度建設、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財務管理;社會組織;艾滋病防治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3.143
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具有容易深入接觸特殊社會群體以及工作方式靈活的特點,其開展的高危人群干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關懷支持等服務深受目標人群的歡迎,在我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目前,從全國范圍看,參與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數量最多的前兩個省份是云南省和四川省,截至2014年年末,分別擁有120個和101個社會組織,占全國社會組織總數的24.4%。[1]據不完全統計,在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30年期間,來自不同渠道的云南省社會組織防治艾滋病項目資金投入累計超過34480萬元。[2]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經濟基礎和組織架構,有力地提高了云南省的社會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能力。雖然政府部門努力為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預防控制營造良好的支持性環境,從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是目前還缺乏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保障和有效參與機制,社會組織的管理和執行能力等還有待進一步提高。[3]在這種背景下,對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相關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分析云南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其資金短缺、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人員能力不足等共性問題,追蹤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問題分析
受國際機構和政府財政的資助,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然而其中的一些社會組織并未在民政部門注冊或備案,以非“合法”的身份從事著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預、動員檢測及病人關懷和支持活動,其資金來源主要接受個人或企業捐助,或者從相關基金會申請及政府部門申請購買服務經費。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隨著國際資助機構逐步退出對中國的資金支持,云南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經費來源,主要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方式申請取得。盡管云南省這些社會組織的“身份”可能不同,開展的項目活動也各有特色,但在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展示了如下三方面的共性。
1.1 籌資渠道單一,資金缺乏
在2014年以前,云南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的項目經費以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資助為主,而這之后,這些組織不得不尋求政府財政支持,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而得以生存。根據2011—2013年云南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組織情況調查,受國際項目資助的減少或中斷撤資的影響,云南省所有的社會組織均遭遇到不同程度資金短缺的問題。在2013年參與調查的85個社會組織中,其中77家機構所獲得的“全球基金項目”是其最重要或唯一的項目資金來源,其中有38家社會組織曾得到過政府機構的資助,有4個社會組織曾接受過私人的友情捐助,僅有1個社會組織接受過商業機構的捐助。
云南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所面臨的資金缺乏問題,可以分別從圖1和圖2中體現出來,這兩個圖反映的是云南省非常有影響力和最具代表性的社會組織,分別表示在2013年和2018年的收入構成比例情況。
圖1顯示的是,國際資助機構撤離之前的2013年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的經費來源構成比例。從該圖可以看出,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在2013年其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國際機構的資助,占到總收入來源的98.17%(其資助經費為768.53萬元);其次是政府的財政投入,僅占到總收入來源的1.28%(實際的資助經費為10.00萬元);此外,通過會費收入等渠道獲得的資金來源不到總收入的 1%。由此可見,在2013年以前的社會組織其自身的生存能力較弱,尤其對國際機構(國際非政府組織)所資助的項目依賴性非常大,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得到政府的財政資助和支持相對較少,其經費來源渠道單一,缺乏更多的籌集渠道。
圖2顯示的是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在2018年的經費來源構成比例情況。從該圖可以看出,與2013年情形相比,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的收入結構比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沒有來自國際機構的資助以后,政府用于購買社會服務的財政投入成為了該協會的主要收入來源,占到總收入的76.1%(83.98萬元);再是來自企業的捐助與2013年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捐助比例從2013年的0萬元猛增到占總收入的18.61%,這說明了隨著國民經濟的巨大進步,許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逐漸加入到了承擔社會服務職能的隊伍中來,這對于如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這樣的社會組織來說,來自企業的捐助發出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使得這些社會組織的籌資可能進入多元化發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2018年經費來源的企業資助與2013年相比從無到有,但因為企業資助目標與需要保護艾滋病病人隱私之間存在著矛盾,而企業作為營利性機構,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雖有一定的投入愿望,但其往往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獲得回報,例如進行各種利益宣傳,以擴大企業的社會知名度等,甚至有時需要一些典型事件或案例報道,而企業的這些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對保護艾滋病病人的隱私產生不利影響。
1.2 缺乏財務核算和管理能力
在云南省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當中,沒有財務核算能力的組織非常普遍。由于不具有專業財務人員,這些組織所申請的項目經費大都依托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其他專業機構,盡管這些經費托管機構的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可以保證,在財務管理方面也比較規范,但因承接的是代管業務,在其日常本職工作并不輕松的條件下,大都對代管的社會組織財務工作缺乏積極性,在激勵機制無法保障的情況下,這些社會組織工作人員與財務代管人員在項目經費開支的溝通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1.3 財務制度建設問題
目前大部分社會組織在財務制度建設上屬于剛剛起步階段,對于參與艾滋病防治未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來說,財務制度建設還處于空白,不但在核算管理、報銷管理、報表管理方面無制度可言,而且在財務部門職責權限、財會人員崗位職責、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也無任何規定。尤其是在組織運營過程中,多數社會組織負責人不重視財務核算和財務數據分析和利用,并沒有切實地通過財務指標和數據來了解機構資金運行的狀況,導致這些組織內的非專業財務人員在處理會計事項時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而這些社會組織的賬目混亂、手續不規范、報表填報不及時且錯誤百出就成為常態。
健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對于社會組織來說至關重要,社會組織財務制度建設不完善和財務管理不規范為違規的支付和徇私枉法提供了機會,同時對社會組織的公益性帶來負面影響。以云南參與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的財務制度建設為例,從2007—2009年云南省第六輪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實施機構可以看出(見圖3),在34家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當中,僅有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5家社會組織具有比較完善的財務制度,而其他29家在財務制度的制定方面還處于空白。就其原因而言,其一,對于剛起步的社會組織,由于機構規模較小,本身就缺乏專業財務人員,能夠招聘一個兼職財務人員把賬目建立起來,并提供比較清晰、準確的數據已經實屬不易。其二,云南參與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組織大多是非民政注冊的組織,這些社會組織沒有建立會計制度的意識,更沒有獨立核算的能力,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行政部門或其他專業機構。
2 對策與挑戰
云南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可以成為政府購買服務艾滋病防治領域的主要力量,而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為社會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在資源和資金保障上提供了契機。但目前關鍵的問題在于:在有限的項目資金中,如何更合理地配置資源以平衡社會組織完成短期任務的需求,以及促進社會組織可持續和長遠發展的戰略??梢哉f,財務管理已經成為社會組織承接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關鍵基石,通過加強監管和資金扶持,能夠讓參與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組織實現平穩、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2.1 面臨的挑戰
2.1.1 資金缺乏挑戰
隨著國際資助項目來源的中斷和關閉,艾滋病防治領域社會組織獲得資金的渠道變得更加狹窄。目前,艾滋病防治領域的社會組織主要依靠申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展工作,這是該組織活動資金主要來源渠道。實際上,云南省的一些主要國際合作項目在2013年10月底就徹底結束,而在此之前,這些國際機構向社會組織提供了絕大部分資金支持。在社會組織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條件下,特別是單靠國際項目運作的社會組織已經面臨人員流失、工作停止、宣布解散,甚至永遠消失的可能。此外,雖然政府財政和企業贊助彌補了大量的工作經費,然而支持社會組織運行的項目缺乏穩定性,仍然使得其生存和發展受到極大挑戰,其運營的可持續性難以保障。
2.1.2 人員流失挑戰
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主要依靠項目經費維持日常工作,然而多數申請的項目卻規定只支付項目活動費用,而不支付人員工資待遇。在調查中,社會組織內部有這樣一種說法:“項目只管干活的錢,不管吃飯的錢?!痹趯嶋H工作中,組織內的員工沒有固定的勞務補貼,而是按“干多少活給多少錢”的方式進行勞務費結算。此外,絕大多數的受訪者認為,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員收入低,大多數都沒有社會福利保險,而工作量卻相當大。可見,社會組織員工所認為的收入低、福利待遇差是導致社會組織工作人員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如前文所述的云南省內的主要國際資助項目的撤出,對于社會組織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如果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不能及時補上這個缺口,并保持其穩定性,大半的社會組織將會倒下,大批具有艾滋病防治經驗的優秀人才將會流失,艾滋病防治工作將遭遇重大損失。由此可見,在艾滋病防治領域中的社會組織,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成績,積累了工作經驗,并獲得了發展,但隨之也伴隨著人員流失的挑戰,而這并不是個例,不同類型的社會組織都遭遇到同樣的挑戰。
2.1.3 專業財務人才缺乏挑戰
云南省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以自發、自愿成立為主,這些社會組織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個體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已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他們雖具有獨立資金賬戶,但因受到資金收入來源不穩定的影響,組織中的人員流動性大,加之薪酬較少,使得一些高水平的專業素質人才很少加入,員工數量極不穩定,而其中特別是專業財務人員缺乏,于是非財務專業人員既要充當開展項目活動的主角,又要充當財務人員的角色。這種在云南省內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的財務管理后果主要表現在:財務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處于相當低的水平,并且法律意識淡薄,有的社會組織根本不按規定建立財務賬冊,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極易在工作中出現事后難以彌補的錯誤,并且這種極其低效的業務素質在短期內難以提升。
2.2 對策與建議
2.2.1 拓寬社會組織籌資渠道
為維持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續性,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是關鍵。由于社會組織的公益性、獨立性等的特點,很少有自創收入,因此單靠自創收入是很難維持其自身的日常運轉,拓寬社會組織的籌資渠道顯得尤其重要。首先,考慮政府應該從政策上給予支持:一方面加大政府的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為社會組織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支持性環境;其次,社會組織自身機構能力建設也需要加強,提升組織的服務能力,提高社會公信力,取得公眾的信任,同時擴大自主創收的比例,拓寬籌資渠道,多項并舉,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解決資金困難問題,就社會組織本身來說,在財務管理上只有重視籌資規劃,很多社會組織只關注資金的多少,不考慮資金的來源與渠道。這對于其他營利性組織來說或許問題不大,但對于公益性的社會組織來說是不同的,它的性質決定了必須對籌集來的資金加以規劃和控制,否則組織就可能會因為對財務管理問題失去社會公信力導致籌集更加困難。為此,社會組織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以及所籌資金的用途選擇適當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合理籌集組織發展和業務工作所需要的資金。此外,社會組織進行籌資決策時應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結合業務工作實際需要,合理確定籌資規模,努力控制、規避財務籌資風險。與此同時,在進行籌資決策時既要確保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又要確保資金量的適度,盡量不多占甚至浪費來之不易的社會資金;不盲目追求籌資規模,應考慮組織的可持續性和長遠發展,尤其在借入債務時更應慎重,應在科學調研和比較分析之后,結合組織自身實際及償還能力合理確定負債規模。同時,社會組織自身也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籌資技能,擴大籌資渠道,從政府、商業機構、基金會等不同方式獲取資金支持,以保證自身組織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2.2.2 加強社會組織財務人才隊伍建設
其一,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政府部門對社會組織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加強。這就要求社會組織必須盡快加強機構人才隊伍的建設,其首要任務是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目前,許多社會組織因自身規模小、人員少,財務工作量不大,為了節約人員經費,通常會聘請一些兼職的非專業人員承擔財務管理工作,而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有一定的行業專業性,為避免出現會計核算不清晰、賬目混亂、報表錯誤等現象發生,需要加強對社會組織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訓、重視國家有關社會組織政策法規的學習和應用,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管理的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財務管理需求。另外,還需要積極為他們創造與同行業財務人員溝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其二,要克服作為社會組織員工就必須具有奉獻精神,可以不計報酬或少計報酬,無私奉獻方式為組織提供服務的片面思想,應按市場價格決定的工資水平聘用專業財務人員和工作人員從事社會組織服務工作,并以社會責任感和自我價值實現激勵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鼓勵員工在發展社會組織的工作中做出貢獻。
2.2.3 建立健全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加強社會組織的財務監管
建立健全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制度是規范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基礎。關于建立健全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社會組織建立健全組織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包括內部控制制度,對其財務運作行為有據可依,避免組織管理者和財務人員濫用職權的現象產生,防范財務管理風險;二是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的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科學合理、可執行性強的預算,嚴格按照預算方案執行,并對預算執行進行全程監管,為申請社會資助項目奠定基礎。從這兩方面入手方能不斷完善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社會組織財務管理。此外,在建立社會組織財務制度時,要考慮社會組織的特殊性,財務制度建設要符合實際情況,效仿其他社會組織或過于復雜的財務制度反而無法執行。
3 結論
(1)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的資金籌集是關系到其生存與發展的根本。資金短缺是社會組織面臨的主要問題,要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轉變社會組織運營理念,精心打造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社會組織應根據自身優勢,參與市場競爭,通過互聯網招標信息,以及與潛在資助方的主動接觸,在本行業領域打造自身的優質“產品”,建立良好的公益品牌形象和口碑效應,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健全的財務制度是提高其社會公信力的充分保障。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可為社會組織財務規范管理和規范支付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是提升其財務管理水平和社會組織公益性的體現。其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是實現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的有效途徑。
(3)財務人才隊伍的穩定性,是實現參與艾滋病防治社會組織良好運作的關鍵因素。財務人員是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加強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保障財務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和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社會組織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的培養,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引導積極參與財務管理方面的培訓,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組織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的特殊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寧,武沐.十年來社會組織(NGOs)參與防治艾滋病研究述評[J].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2):53-58.
[2] 趙建芬.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領域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7.
[3] 廖煉忠,晏月平. 非政府組織關注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支持機制研究[J]. 學術探索, 2014(2):27-30.
[4] 張廣,王芃,沙莎,等.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基金2015年項目申請與批準情況[J].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7(7):84-86.
[5] 辜嶸,呂柯,劉婧,等.中國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狀況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1(5):506-508.
[6] 薛琿,吳紀民,夏小亮,等.中國社會組織2012—2014年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情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 2018,34(3):124-127.
[7] 張雁.非政府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的資源問題[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05,25(8): 37-38.
[8] 應亞珍,王祿生,陳華亭.艾滋病防治經費管理研究:現狀、問題及成因[J].衛生經濟研究, 2006(11):32-35.
[作者簡介]董澤艷(1979—),女,云南臨滄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財務管理。